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德咏
释义

沈德咏,男,汉族,1954年2月8日生,江西省修水县人,1972年1月入党,1977年12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

简介

沈德咏,男,汉族,1954年2月生,江西省修水县白岭镇人,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参加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

曾任江西师范学院外语系团总支书记、76级年级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1980年至1983年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3年后历任江西省委政法委调研室副主任,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正厅级)、党组成员。

1997年任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副书记。

1998年 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

2006年 任上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2008年4月 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常务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个人履历

1975.02——1977.12 江西师范学院(1983.11 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

1977.12——1980.08 江西师范学院外语系助教、76年级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系团总支书记。

1980.08——1983.07 北京政法学院(1983.05 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院诉讼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3.08——1986.05 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工作。

1986.05——1988.05 江西省委政法委调研室副主任。

1988.05——1993.01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1992.03—1992.07 在江西省委党校第4期青年干部培班学习)。

1993.02——1997.02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正厅级)、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1995.09—1996.01 在中央党校第25期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7.03——1998.10 江西省纪委副书记。

1998.10——1998.12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1998.12——2006.1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1999.09—1999.11 在中央党校第27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6.11——2008.04 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2008.04——2008.05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正部长级)、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二级大法官。

2008.05——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正部长级)、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一级大法官。

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编写有关死刑、刑诉法修改、民事强制执行、审判监督等论著、文集及法律工具书十余部,其中1992年出版的《死刑制度比较研究》为中国研究死刑问题的第一本专著。

工作情况

2009年3月1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亲切会见了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香港法律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沈德咏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和王胜俊院长对各位代表委员表示亲切慰问,对他们长期以来给予法院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

沈德咏向在座的代表委员简要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他指出,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难事也多,人民法院坚持“三个至上”重要指导思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司法改革等方面都推出了开拓性举措,全面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与时俱进,较好地实现了自身科学发展与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

沈德咏还就汶川特大地震、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司法应对等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座的代表委员就履行职责为推动法院工作和法治建设进程表达了拳拳之情。沈德咏表示,欢迎他们继续关心和帮助、监督和支持法院工作,为他们履行职责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

黄松友案件

2009年3月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做客人民网,以着力加强法院自身建设,确保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中有网友问到黄松有案件的调查进展情况,最高法院有什么办法避免再出现这类现象?以及最高法院自身的反腐工作如何开展?

对此沈德咏回答说,黄松有是2008年10月15日因为涉嫌严重违纪开始接受中央纪律委员会审查,经最高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同年10月28日依法免去了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目前这个案件的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因为黄松有是最高人民法院历史上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查处的第一个大法官,问题发生之后,在机关内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震动。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总的指导思想是要抓住这样一个反面的典型,第一,要在机关全体干警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特别是要做好警示教育,因为这是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思想意识和加强道德防线建设。根据这样一个要求,去年10月份以后,在机关各个部门都开展了司法廉洁大讨论的活动,同时也要求机关各部门都要查找容易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

第二,结合黄松有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司法廉洁的制度建设。去年我们先后制定了几个规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制定了《人民法院监察工作条例》,开展巡视工作,在审判执行等部门建立廉政监察员制度,制定了"五个严禁"的规定。修订了《人民法院纪律处分条例》。所以我们感到从长远来看,还是要靠制度管事、管人、管物,加强制度建设这一块是一个重点,特别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来规范我们的司法行为。

第三,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在最高人民法院机关也有两个工作人员因为涉嫌违纪,已经移送司法机关。

沈德咏:黄松友案件是反面教材 法院全体增强拒腐防变。

焦点回应

针对社会各界对最高法工作报告和法院工作中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

2008年全国法院受案数首次突破千万,意味什么?

沈德咏:去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总量达到1000多万件,创历史新高。人们说,诉讼案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预测经济走向的“风向标”。

法院受理案件总量大幅度上升,各类纠纷增多,也说明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处于一个高发期。这个数字,关系着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数以万计企业的兴衰成败。

“三鹿问题奶粉”受害人如果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法院有何作为?

沈德咏:总的原则是责任企业主动承担赔偿责任,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协调督促落实对困难患儿家庭救助工作,法院依法受理赔偿诉讼。目前,受到问题奶粉不同程度损害的30万婴幼儿的家长绝大多数都已接受企业赔偿。有一部分现在联系不上,查找不到下落,还没有接受赔偿。也有少数患儿的家长没有接受赔偿,准备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人民法院随时会依法受理。

空降任职

2008年4月25日上午,未及正式告别,54岁的沈德咏即已离开上海宛平路上的纪委大院,飞赴北京。一天前,他被全国人大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这位特殊时期“空降”至上海的纪委书记,只在上海停留了17个月。3天前的4月22日,对陈良宇的一审判决正式生效,而沈的此时离任亦被解读为使命完成。

至此,发端于2006年的“空降”纪委书记改革尝试,终有了第一例观察标本。沈德咏,给上海留下了什么?

低调进京

4月24日,全国人大宣布任命当天,沈德咏召开了其上海任内最后一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会上他与大家郑重告别,并表谢意,次日一早,即赴北京。

对普通工作人员而言,一切显得突然,甚至未有一个正式告别仪式,也未有中央人士到沪宣读决定,沈的离去一如他的到来般低调。待第二天新闻披露这个消息,三楼的办公室已没了主人。

2006年12月,沈德咏以中纪委常委身份到上海时,亦是如此,也只是通过一则前往世博局调研的短消息,予以披露。

依惯例,每年三四月份,纪委要召开部署全年工作的各类会议,离任在即的沈德咏一如平常,出席了宣教工作会议、国有企业倡廉会议等。4月15日他还出席了江西代表团访问上海的接待活动,沈是江西九江人,这是其在公开报道中的最后一次亮相。

而4月16日,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12版刊登其署名文章《开展贯彻落实“七个不准”专项工作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可算是其作为纪委书记最后的工作交代。

更早些的年初,“说有领导要更换,但没有想到是他,毕竟才来一年半时间。”上海纪委系统一官员称。但细心的人还是揣摩出迹象。

两个多月前的系统内春节联欢会上,一向严肃的沈叮嘱大家,愉快生活,愉快工作,并且说,生活应排在工作前面。他提醒下属,要注意身体,祝愿“大家万事基本如意”,并感慨“岂能万事皆如意”?

“以前纪委领导,一般都是强调为党为国奉献”,此番话后来被部分官员理解为临别寄语。

沈离任后的上海纪委暂由副书记唐周绍主持工作,新书记人选尚不明朗,但纪委内部官员相信,会延续“空降”做法。

而沈此次重返最高法,已被证实担任常务副院长,由副部擢升正部,并成为最高法惟一的一级大法官,他的前任曹建明已荣升最高检检察长。

此次晋升,外界解读为,系中央对沈上海任内工作的充分肯定。

最高法的一位官员则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在已经明朗的最高法领导班子中,既有的副院长,多为学者出身且自始至终在法院系统中任职,履历过于单一,而沈则以其完备的地方、中央任职经历,以及纪委、政法委、法院多系统的工作经验,显得突出。

改革试点

17个月前,沈德咏抵沪之时并不轻松。当时的上海,社保基金案查处正酣,十余厅级官员落马,接受调查者更是数倍于此。

作为中央掌控直辖市纪委书记提名权的改革试点之一,沈德咏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间。

2007年春节,上任之初的他在上海纪委联欢晚会上即兴献唱,唱了一首《敢问路在何方》,其间伴奏早停,他坚持唱完。台下的纪委官员,如今感慨,彼时彼景,这首歌真是切题。

他需立即进入角色。借一次调研报道低调亮相后,沈德咏随后密集拜会沪上老领导、人大政协现任领导,寻求反腐共识。而其早期调研地也多选郊县,不涉社保基金案的黄浦、长宁等区,显示其谨慎一面。

他也需要表明立场,树立权威。任职一周内即到市专案组调研,看望了办案人员。在崇明,他提醒官员,“过去在许多地区出现的问题可以预料在崇明也会发生,因此,要未雨绸缪,要有思想准备”。而在嘉定区,他又强调积极恢复人民群众对市委、市政府的信任,积极恢复上海干部干事业、搞改革的信心。

作为社保案后的入沪官员,他积极传递着中央对上海既要严惩腐败,又要稳定人心、安定局势的良苦用心,也显出其所获新职的独特之处。

沈德咏留给上海民众最熟悉的一句话莫过于,“偶尔飘过的乌云,不会影响上海天空的一直晴朗12007年10月,在十七大上海代表团“开放日”上,面对香港记者关于社保案是否会影响上海发展的提问时,他的即兴比喻激起一片掌声。

会后,他私下拉住提问者说:“整个案件已尘埃落定,我希望以后新闻界不必再过度关注!没必要再过度关注!谢谢!

社保案

社保案阵痛渐消后,他开始步入更具实质性的使命履行中,确保中央政令在上海的通畅,以及在社保案后改善上海的反腐体系。

一个值得琢磨的细节是,社保案前,上海党风廉政年度工作部署,一般不由纪委主导,而是另开党风廉政干部大会,但中央层面,则都是纪委全会部署。沈到任后的2007年初,两会并一会,纪委全会即党风廉政大会,至2008年,党风廉政大会已取消,转由纪委全会承担功能。

“小细节,显示与中央一致的步调。”上海纪委系统一官员如是评价。

2007年6月,中央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简称“三个更加注重”),上海成为中纪委选定的试点地区之一。

随后,上海在反腐倡廉工作上,新制频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局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党委(党组)实施“三重一大”制度的若干意见(试行)》。

对局级干部单独设规监督,全国罕见,其背景是社保案后上海关于局级干部的举报线索直线上升;而“三重一大制度”,“以前也有,但多流于形式和口号”,沈为促使制度落实到位,要求试点部门必须制定相应操作细则,并辅以向国有企业、地方纪检部门直接派驻纪检人员等配套做法。

纳入其视野的还有巡视制度的落实,陈良宇案的线索最早正来源于巡视制度,沈在任内亦强调“巡视工作一定要突出监督这个主题,不能流于形式”。

“以前也有制度,但任期5年,都做不到一次,现在则成了硬性规定,至少要在任期内实现一次,巡视的力量也大幅增强。”上海市一机关纪委书记直言。2007年,上海实现首次对8个市管国有企业的巡视,触角直抵由社保案暴露出的腐败高发领域。

沪上官场2007年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覆盖几十万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活动,与往年不一样的是,预防教育不再是正面典型的宣讲报告,而是社保案涉案罪犯的现身说法。

在上海外滩的档案馆里,名为《贪欲之害》的犯罪分子涕流满面的短片,令观者过目难忘。

办有影响力的大案

2008年初“两会”间,上海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布了年度反腐十件大事。占据2007年前三条中的两条就是具体查案成果。

一直以来,不独上海,本应为地方强权部门的纪委,许多时候,查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地位边缘,流于宣教工作或制度文章,”一位纪委官员说。

沈德咏任内着力重塑地方纪委已渐被弱化的查案职能。他不止一次在纪委系统内部会上强调,“查案是纪检系统的第一位工作”。

2007年3月,上海市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被查,成为社保案由中纪委移交上海后,上海自行查出的第一个副局级官员,他的落马与挪用社保资金无关。7月,上海申能集团副总裁王维工、浦东新区原副区长康慧军相继案发。

上海一纪委官员坦陈,“空降”书记确实可以避免查案过程中地方的一些掣肘。在今年上海“两会”间,沈德咏说“有些官员仍不够廉洁”。

在其主导下,2007年,上海市纪委不断从法院、公安、检察院、反贪局等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充实纪委查案部门。这些人大都正值中青年,业务熟稔,并可优先获得职级的提拔。

和其他地方纪委一样,上海纪委过去的人员主要来自社会招聘、公务员招考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普遍专业性不强,制约查案能力。

“现在专业人才明显地被倚重。”纪委系统上述官员称。

纪委内部的机构功能也向查案倾斜,过去直接查案的只有一个处室,在沈的改革下,以前多负责信访、宣教功能的一些处室,也被赋予直接查案功能,并可一查到底。

沈德咏还多次强调,要办有影响力的大案,他说过,纪委系统“有作为才有地位”。

康慧军案正是在此背景下由上海市纪委主导查处的。

2007年的成绩单显示着战果累累,结案98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14人,其中局级干部17人之多。这一力度前所未有。

“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提高了地位,团结了力量,锻炼了战斗力。”一位纪委官员用面貌一新来形容今日的上海纪委。

遗憾之处

沈德咏的突然离任,亦留下不少遗憾。

一些工作戛然而止,比如,他在任内曾构想“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和社会公共性资金监管体系,建立对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体系”,直接针对社保案所暴露出的体制弊端。在其主导下由11家单位联合调研起草的《关于加强上海市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已报送市政府,拟以市政府规章制度下发。现在他将无法看到这一意见的实施效果。

而另一些则是基于纪委体制上的改革尝试,目前看,深入尚待时日。

2007年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欧国苏等人曾递交《关于对违纪案件实行公开审理的建议》,引起沈的高度重视,后有媒体报道,上海市纪委本打算在全市推行党纪政纪案件公开审理改革方案。但继青浦试点后,未见在更大范围内推开。

同年,上海还拟推行纪检监察组织派驻体制,包括对所管辖单位直接委派纪委书记,

据上海一市直机关纪委书记介绍,已在政法、财税等系统展开试点,但他心有疑虑,据其介绍,2007年,上海市纪委曾专门组团去深圳、浙江考察垂直派驻的经验,亦察觉毁誉参半。

这位纪委书记的担心是,“垂直派驻后,在单位,有些会议和材料可以冠冕堂皇地不让纪委书记参与,这样监督就更困难了,另外,来自上级纪委的支持也不够,名义上管,但实质上的人事任免和待遇,仍实现不了真正的垂直管理。”

这一试验,上海并不是先发者,但体制壁垒却一样牢不可破。

而这些对于特殊时期承担特殊使命的沈德咏来说,未免太显苛求,只能留待他的继任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