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神泉镇 |
释义 | 在惠城南部,镇政府驻地距惠城7.5公里。属沿海丘陵地带。面积58平方公里。1987年人口5.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万人。丘陵地及沿海沙滩3万多亩,已全面绿化。耕地1.87万亩,其中水田6077亩,主种稻、薯。山塘、水库14座,总库容7801立方米。 惠来县神泉镇管辖(神泉镇沃角管理区 神泉镇蔗埔村 神泉镇渔业村 神泉镇图上村 神泉镇溪东村 神泉镇前湖村 神泉镇文昌村 神泉镇图田村 神泉镇角林村 神泉镇新兴南 神泉镇澳角华家村 神泉镇芦园村 神泉镇乌石盘村 神泉镇金东村 神泉镇桃美村) 神泉镇简介海岸线长14公里,是惠来主要渔产区之一。有机动渔船860艘,动力共2.6万马力,年捕捞量1.8吨。工业以渔网、造船、水产口加工为主。有镇办工业7家,引进来料加工工业4家。县办国营工厂2家、二轻工业厂8家。镇内有盐场3个,盐田合计5600亩,年产原盐约700吨。198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562.92万元,其中渔业产值1269.96万元,占49.55%。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15所,卫生院1所,影剧院2座。1987年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神泉港镇区西南侧,有公路通惠城,汇人葵和公路。不久前神泉镇又开通了揭阳至神泉港的揭神公路,未来还计划建造揭神铁路,形成惠来海陆交通枢纽。 著名景点澳角炮台、澳角老婶房、溪东炮台、鳌头塔、玉华塔、玉华寺、海角甘泉、水仙宫、天后宫、妈祖石雕像 澳角炮台澳角炮台位于惠来县城南二十里的澳角乡西北。东至溪东炮台5里,西至神泉炮台5里。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防倭寇而建。设置炮6尊,营房7间,专防外委一员,台兵18名。炮台朝东,面临溟渤。炮台四周贝灰夯筑,上有城堞、炮眼及人行通道。墙高5.8米、厚2米,人行道1.3米,总面积312平方米。现四周仍完好。 妈祖石雕像惠来地处粤东沿海,海岸线长81公里,沿海村庄30多个,村民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莆田迁徙而来。沿海特点与莆田湄州岛紧密相连的亲缘关系,是妈祖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南宋庆元六年(1200)便有福建莆田移民在神泉港建妈祖庙奉祀妈祖至今,数百年来,妈祖文化通过妈祖信仰者运用庙宇奉祀妈祖这一特殊的传扬方式,让妈祖文化在惠来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 著名食品曾经白萝卜是非常盛产的,而且由于地质,白萝卜也甚美味。现绿豆饼称之特产。 中国外贸史会副会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山大学历史系黄启臣教授,世界华 人郑和纪念馆筹建委员会主任罗平等一行,专程抵惠来县神泉镇考察历史人物郑和的 有关史迹省市专家先后考察了溪东炮台、鳌头塔、玉华塔、海角甘泉、水仙宫、天后宫等 胜地,一致赞叹惠来神泉沿海文物史迹独具一格,具备沿海文化内涵。专家特别考证 了郑和七次下西洋曾于神泉设立储运仓库等有关史料。通过实地考察,为进一步研究 郑和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材料和佐证史料。 地处惠来县神泉镇的石壁寮庵被县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壁寮庵始建于明代,道光年间由县衙出石重建,光绪三十年四年正月知县为护庵而立禁示牌。庵内现保存有铜塔、铜镜、观音石像、经书等可移动文物一批,对惠来明末清初的石庵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神泉历史与海角甘泉神泉约800年前,惠来的著名古镇之一神泉还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而不像如今和周围连成整片陆地。然而在海边沙滩上居然发现有一口泉眼,任凭潮水涨落盐卤浸泡仍然甘甜非凡,成为海角的一大奇景,也惠泽一方渔民。公元1553年,这个原来叫做“神前”的地方正式更名为“神泉”,可谓“城以泉名”。 这口以出水甘甜著称的泉眼依旧没有丝毫枯竭的迹象,泉壁砌石,护栏围着一泓神泉镇曾经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泉”,而600年的人文遗存更使这里别具风情。泉旁有亭,名为甘泉亭,原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9 79年为台风所毁,现立于泉边的甘泉亭为1980年修建。在一根亭柱上,记者又发现颇可玩味的一景——一副独脚联: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同行的人介绍说,相传此上联是惠来历史上著名的神童苏福所作,因为仄平镶嵌独特,又与神泉奇景巧妙结合,所抒发的情怀境界也相当高远,因此几百年来难觅可对之句,成为不折不扣的独脚联。乡间传言,当年郭沫若来此地也特意为之沉吟良久。郭沫若的这一经历使这个孤联之难对得到了一个相当权威的注解。 神泉亭塔碑记亭中有立石,走近细观,是《神泉亭塔碑记》,井、联、碑、亭由此联成一体。有记载明言“到惠必到神,到神必观泉,观泉必赏联”。 关于神童苏福,李文升告诉我们,他是神泉镇人,生于明洪武四年,在他13岁那年的春天,当地府县以神童举荐他以征士的名义遥涉江河赶往南京陛见朱元璋。朱元璋因觉得他年纪太小,不便在京深造,便赐金与粮遣返,嘱咐其长大后再为朝廷出力。苏福便踏上了归程。当地人对苏福路上的遭遇有许多传说,最连贯的一种是说苏福途经浙江濮州驿时,因为当地爆发痢疾瘟疫,而苏福又恰恰掌握了治疗痢疾的良方,便滞留当地为百姓医治,大有成效。自己却因为劳累过度而染病,医不自治,不幸命丧他乡。朱元璋听到苏福去世的消息,扼腕不已,颁旨厚葬。惠来知县便在惠来马东山山腰为苏福营造了衣冠冢,这一堆小小的黄土至今犹在。 当地打算专门修一条路,把苏福的衣冠冢和神泉景区的苏福纪念馆连在一起,并组织人手专门收集苏福遗留在海岛渔村中的种种传闻事迹,汇编成剧本,拍成电视剧,让这位英年早逝的少年在荧幕上复活,成为当代青少年的一个榜样。 李文升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当地对神泉以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神泉古镇的保护规划:准备以神泉为起点开辟“惠来神泉一日游”线路,拓宽景区范围,依揭神公路建景区的北大门,直接沟通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同时便利游客观光;进一步修建、清理泉水,铺设隐蔽性排水管道,保证井水长年甘活,并拆除现有的钢筋护栏,恢复泉水口的原貌;修建神泉和独脚联作者苏福的纪念馆,陈列苏福遗物、研究材料以及以神泉为题材的诗赋作品;借《广东历史文化行》先期向海内征集独脚联的下联。 海角甘泉 位于神泉镇区东南角,宋时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其时潮汕神童苏福为它题写独脚联“抉(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一时成为绝对,扩大了此泉影响,并被人们编造出许多神奇传说,使此泉演变为“神泉”。清乾隆间知县王玮在井旁建亭,将苏福独联刻在亭柱上,并树碑撰文。清代歌咏神泉诗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产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称。 南海之滨,粤东之南,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港城——神泉镇。她背山面海,雷岭河、盐岭河和龙江河在这里交汇入海,是惠来门户,揭阳市最大渔港,对外商贸主要口岸。 隋唐时代就有中原及福建等移民在此繁衍生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神童苏福就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小城诞生。神童8岁时,就以其灵异的思维和匠心独运的超凡想像,写下了著名的《三十夜月诗》而震动朝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赏识,钦定为神童,传为佳话。 神泉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有神童的麒麟彩笔闪烁着耀眼的光环,使这个美丽的港城散发着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辉映的独特魅力。 人们常说:“到惠必到神,到神必到泉。”神泉镇东南角有“海角甘泉”,古时近海滩。宋代,人们在这海滩边发现了一个淡水泉眼,泉水甘洌,取之不竭,且能去暑祛邪,胜于药石,真是神奇极了!明代时,人们把它砌成了泉井。后泉井旁建甘泉亭,亭中立一石碑,清乾隆年间惠邑县令王玮撰碑记,记载神童苏福引众在此汲水等事,其中有句云:“故泉以人显,城以泉称也。”这大概可以知道“神泉”城名的来历。 石碑左侧一亭柱留有神童苏福的独脚联:“抉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神童的独脚联,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才子名士、文臣武将撰写下联。虽有佳对,但因上联乃神童所撰写,故至今仍没有人将所撰下联刻于亭柱,让神童的上联永远成为神泉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玉华宝塔”伫立于甘泉南边约200米处,建于清代,是一座七层八角形实心塔,是渔船归航的标志。远远望去,就像一支如椽大笔,在蓝蓝的天宇上写下瑰丽的诗篇。塔门留有清惠邑县令王玮撰写的对联:“泻影入沧溟,静浪恬波,早见鲸潜鲵伏;高标出云汉,扪星摘斗,伫看凤起蛟腾。”塔下新建八角形墩台,周围回栏绕筑,景地幽雅。 沿玉华宝塔的水泥路向西,迂折朝南,再向西,便是西港码头。据说这里是看“蜃楼海市”的最佳地点。有书记载,神泉镇的蜃楼海市是我国三大蜃景之一,常于春夏之交出现在神泉港西南海面上。 据说,2005年3月的一天下午,在西南方向的港面上出现一大片橙黄色的彩云,徐徐向东飘来。突然,一些彩云变成帆船,乘风朝这里驶来,那些帆船后来竞凑在一起,变成一座拱形的大桥,桥上有霓虹灯在闪烁,来往的车辆疏落有致。其后,幻景变化万千,异常美丽。 西港码头南面是港湾,港弯过处是南岸。与大海亲密接触,赤着脚踏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脚底下传来了海的呼吸。掬一捧海水对泼,别有生趣;搂一缕海风入怀,豪情顿生。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日趋高雅,“南岸观月”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神泉的一新景观。 每年中秋之夜,神泉镇及周边乡镇的人们,男女老少相携坐轮渡,带着烟花红烛、水果饮品、鱿鱼脯、月饼等至南岸。有的在沙滩上围沙墙,点燃烟花烛火,品酒谈心;有的在海边戏水踏浪、拾贝壳、赏月观海,共享天伦之乐。青年男女在此约会,向“月娘”祈愿。中秋夜,成为神泉及周边乡镇年青人的“情人节”。 看海的另一妙处在神泉西南高地的烟墩。登临这里,南眺大海,别具一番境界。只见烟波浩渺,翔鸥点点,船只随波起伏。渔船出海时,千帆竞发,如出征的军舰,浩浩荡荡;渔船入港时,如万马奔腾,又如铺天盖地的将士凯旋而归,景象非常壮观。登高眺海,使人眼界开阔,心旷神怡,浮想联翩。这就是“烟墩望海”。 惠来县神泉镇管辖神泉镇沃角管理区澳角村位于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揭阳市惠来县。 在惠来县城南面8公里处,神泉港东南1公里的岬角地带。是揭阳市的第一大渔村。人口约4万。宋代、蔡、许、蒋等姓居民在此定居,村落依山临海,系岬角地带,地形似凤凰,故名凤山;后有黄姓人迁入,因村前澳内有一巨礁,形若香橼(橼潮音黄)故又名香黄澳;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以地处澳湾岬角,改称今名。聚落依山临海呈复合状分布,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和部分瓦木结构古式平房。以渔为主,海鲜特产有对虾、石斑、鱿鱼、龙虾等。有渔产品加工业230家,制冰厂10家,渔网具手工业10家,渔船数百艘。有中学1所,小学2所,医疗站1个,市场2座等公共场所设施。有公路通葵和公路。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村北海边高地筑营盘驻军,1938年日军入侵,营盘被毁、遗址尚存。曾任国民党海军中将司令的林兴林是该村人。 神泉镇蔗埔村在惠来县城东南6.2公里处。由蔗埔、英四内、尖埔3年自然村组成,以村委会驻地命名。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附近溪洋村吴姓居民来此广阔的山埔(坡地)看守甘蔗,后在此定居创村,取名大蔗埔。1980年地名普查时简称蔗埔。聚落呈长方形分布,建筑多为三合土结构平房。人口0.11万。以农为主。有耕地849亩,主种水稻、番薯、花生。山地820亩,植松柏、木麻黄和果树,有小学1所。司神公路从村东经过。 神泉镇渔业村在惠来县城南面8.1公里处。神泉镇区西南侧。人口0.35万。1964年由神泉大队析为居民、农业、渔业3部分,称神泉渔业大队。1986年设为神渔村民委员会。聚落呈复合状分布,建筑为砖瓦木结构平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以渔为主。海产有赤蟹、虾、鱿鱼等。有晒鱼干场50个,渔产品加工厂、冷冻厂、渔网厂、修配厂近20家。有公路接惠神、司神公路。 神泉镇图上村在惠来县城南面偏西9.1公里处。人口0.18万。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周多宪从潮阳洒港迁来此定居,村地背海面溪,四面环水,村落在涂田(今称图田)村东面1公里处,故名涂上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为三合土结构平房。以农为主,兼浅海捕捞。有耕地881亩,主种薯、豆。林地525亩,其中防风固沙林300亩。海产主要有苗虾、西施贝等。属革命老区。有小学1所。有简易公路。 神泉镇溪东村在惠来县城南面偏东10.3公里处。人口0.24万。明末,谢姓居民到此创村,后有张、林、黄诸姓相继迁入,因村落在溪的东侧,故名溪东,溪也因村而得名溪东溪。聚落沿溪东溪呈长块状分布,建筑为三合土结构平房。以农为主,兼营渔业。有大耕地1522亩,主种水稻、番薯、花生。山地1100亩,营造薪炭林,间植荔枝。海产有金龙鱼、蓬螺等。村西的溪东溪出海处盛产鳗鱼苗。有小学1所。有简易公路通镇区。 神泉镇前湖村神泉镇文昌村在惠来县城南面5.9公里处。人口0.38万。明初,邓姓居民到今村北侧约300米处的后山头居住,不久,南移至今村址,并相继有余、林、周、许等姓人迁入聚居,因聚落在文昌山南侧,故称文昌,又因村民多以晒盐为生,劳苦贫困,而民风淳朴,因而以谐音亦称忙情,流传有忙清忙不富之谚。聚落于文昌山南侧呈长方形分布,建筑为三合土结构平房。以盐业为主,兼营农业。有盐田2000亩,是惠来县历史修久的产盐基地之一。耕地790亩,主种水稻、番薯。山地650亩,植相思、马尾松。有电讯器村预制厂1个,小学1所。惠神公路从村东侧经过。 神泉镇图田村在惠来县城西南9公里处。人口0.29万。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周姓一支从福建莆田县迁来此定居。背海面溪,四面环水,形似小岛,可耕地土质为海滩涂地,故名涂田,后雅称图田。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为三合土结构平房。以渔为主,兼营农业。海产有赤蟹、对虾、马鲛等。耕地908亩,主种薯、豆。林地4000亩,其中防风固沙林2000亩。1926年成立图田农协会,次年组织赤卫队,1928年3月参加彭湃领导的攻打惠来县城的武装斗争,1929年秋建立惠来县苏维埃政府图田交通站,1938年秋建立惠来县苏维埃政府图田交通站,1938年建立中共图田支部,成立青抗会。属革命老区。有小学1所、医疗站1个。有简易公路。 神泉镇角林村在惠来县城东南3.8公里处。人口0.18万。宋代,杨姓村民创村,因周围林木荆藤茂密,丛簇互拥,当地土语谓之帕、篮,故称村名为杨帕篮,及后周围建起后吴、城仔、新乡、刘厝等村,诸村连成一片,村中有两巨石,形似羊角,遂重新命村名为羊角林,1980年地名普查时简称角林。三面丘陵,南为文昌山,西侧临雷岭河,村落在窝地中凸起的低丘之上。聚落依雷岭河东侧呈长方形分布,建筑多为三合土结构平房。以农为主。有耕地1130亩,种植水稻、番薯、花生。山地1430亩,主植马尾松、相思、木麻黄和荔枝、桃、李等果树。有小学1所、医疗站1个。村北有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所建的三长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改建为石壁庵。 神泉镇新兴南神泉镇澳角华家村在惠来县城南面10.5公里处,濒南海。全村887人。宋时已有渔民在此海边搭寮守渔船,后游、张等姓居民在伯公山坑下西面避风搭寮定居,称下坑,继之谢、吴、胡、许等姓居民相继迁入聚居,遂成村落,改称下家,后雅称今名。聚落临南海呈长方形分布。建筑多为泥瓦木结构平房,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以渔业为主,兼农业。耕地80亩,主种稻、薯。山地及沙滩460亩,均已造林。有小学1所。有司神公路从村前经过。 神泉镇芦园村芦园村在惠来县城南面11.8公里处。由芦园、溪东港、东坑仔3个自然村组成,以村委会驻地命名。宋代已有渔民在此搭寮捕鱼。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庄、谢、王、黄、杨等姓居民相继迁入,遂成村落。地处海边丘陵之凹部,环村东、西、北3面有鸡笼山、看仔石、桶弓石3个高地,形同炉沿上的3个垫角,故称炉园,1950年改为今名。人口0.53万。渔农并举。海鲜特产有紫菜、龙虾、鱿鱼等,远销港澳等地。还有养殖鱼虾池120亩。耕地2020亩,主种水稻、番薯及豆类。山地586亩,植木麻黄、相思等。有小学1所、医疗站1个。是革命老区。有公路通镇区。 神泉镇乌石盘村神泉镇金东村在惠来县城南面7.1公里处。人口0.17万。原村建在龙江、盐岭、雷岭3河出神泉港之交汇处,古为沙洲,因周围遍生胶绽村(海底红树林),故称胶绽洲,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金姓居民选择与陆地相连的沙洲西侧创村,取名新乡仔(已废),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许姓居民到此创村,因村落在金姓居住的村庄东侧,故名金东洲,1980年地名普查时,简称金东。聚落呈方块状分布,建筑为三合土结构古式平房。… 神泉镇桃美村在惠来县城南面偏东11.2公里处。人口0.12万。明初、篮、颜等姓居民到此创村、村落初在山顶,后逐渐移至山下,村前为黑色土壤,故名乌涂尾,后雅称今名。聚落为长方形分布,建筑为砖瓦木结构平房。以农为主。有耕地817亩,主种水稻、番薯及豆类。山地450亩,植松柏、相思等。部分村民兼营竹筏浅海捕捞。有小学、医疗站各1所。有简易公路通镇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