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神女庙 |
释义 | 地名shén nǚ miào 庙名。为巫山神女所立之庙。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巫山飞凤峰麓。《清一统志·夔州府·祠庙》引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梦与神遇,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为朝云。"一说瑶姬为西王母之女。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瑶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助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纪,今封妙用真人,庙额曰'凝真观'。 神女庙最早见诸文字的是宋玉的《高唐赋》。楚怀王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神女自荐枕席,临别时称自己朝云暮雨阳台之下,楚怀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从战国至唐代前,巫山神女庙都是指阳台之侧的朝云庙。 唐仪凤元年(676年),神女峰对岸飞凤峰麓小地名叫青石的地方建神女庙,宋宣和四年(1122年)改曰凝真观。自此,人们所言巫山神女庙,一般就是指青石的神女庙。因其位于神女峰下,上下舟船经由,便于人们祈求保佑,瞻仰、祭拜和游赏,知名度很高。无数诗人到此顶礼膜拜,留下灿烂诗篇。直到1949年解放以后,青石神女庙才香火泯灭,损毁无迹,仅有清代重刻的明代范守道《神女考》碑,及后来当代著名诗人徐迟等人在此庙中寻得的神女像,现藏于巫山县文管所。 清代,在巫山县城宁河东岸的高龙嘴箜篌山麓,又建了一座神女祠。此处与县城和江河相邻,祭祀方便。清代著名诗人王士桢在康熙年间拜谒过此庙,所写《神女庙》诗云:"箜篌山下路,遗庙问朝云。"道光十三年(1833年)正月,夔州知府得克进布游览此庙,欣然作"庄严正大蕊宫仙"诗,并刻石于庙。民国时,此庙香火仍然很盛,有尼姑住持,后此庙于1949年后被废毁。 此外,青石以下的培石镇庙子山和骡坪镇杉树土尚两地,均在清代各建过一座神女庙。 从可考的楚怀王于阳台立朝云庙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方圆百里地方,为同一位神多次建造庙宇,这在全国各地都不多见。 宋词《神女庙》 巫阳仙子云为裾,高情杳渺与世疏。微有薄酒安足献,愿采山下霜中蔬。仙坛古洞何清虚,中有琼楼白玉除。 江山洗荡谁来过,闻道琴高驾鲤鱼。 作者:苏洵 字明允 号老泉 生卒年:1009—1066 所属朝代: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三苏 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权书 衡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