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神秘的启示 |
释义 | 《神秘的启示》(Kashf al—Mahjub) 伊斯兰教苏菲派理论著作。中世纪著名苏菲学者侯吉维里(?~1072)的代表作。侯吉维里晚年旅居印度期间为回答当地穆斯林的疑问而作,为波斯文。全书共25章,内容涉及4方面:(1)论知识、贫困和“过错”。认为知识分为两类:天启知识和后天知识。前者为安拉关于自身德性的无限的灵知,不容分割,不能同世人分享,后者为人类自身有限的知识,不能同安拉的灵知相提并论。认为追求“贫困”在苏菲寻求真理的道乘修持中品级最高,最受安拉慈悯者莫过于穷人。贫困者在物质生活的表面上一无所有,而实际上无忧无虑,有广泛选择的自由,其精神生活最富足、最幸运。指出人的“过错”有3种情况:或因遵循“正道”而受到无端的指责,或因欲达到某种高尚的目标而受到非议,或因无视伊斯兰教法而受到正当的谴责。(2)论历史上的著名苏菲。认为苏菲派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伊斯兰教历史上许多有影响的人物皆为虔诚的苏菲,如早期的四大哈里发、圣门弟子、再传圣门弟子、什叶派的著名伊玛目及其后的苏菲谢赫等。(3)论苏菲派的各支派。简略介绍了西亚和中亚的著名苏菲学者、谢赫,论述了穆哈西比、祝奈德、哈拉智等为代表的12个苏菲分支的学理、功修方式上的异同,认为其中10个派别为遵奉教法者应受到“赞许”,2个派别不遵从教法应受到“谴责”。(4)以揭开11块“面纱”为题,逐次阐述了苏菲派教义。内容涉及苏菲派的直觉体认、认主独一、五功、净化心灵、功修阶梯、方法等。认为世人对苏菲信仰多有误解,苏菲主义本质上是寻求一种通往“人主合一”的道路,以达到灵魂纯洁、品德高尚的精神境界。该书的主导思想是强调苏菲信仰与“正统”信仰的一致性。为此,作者还着力论证了苏菲信仰的“三根支柱”(即关于安拉的本质和独一的知识,关于安拉德性的知识,关于安拉的万能和智慧知识)同作为安拉启示的教法知识的3个渊源(《古兰经》)、圣训和穆斯林大众的公认)实无明显差异。该书为早期苏菲派重要理论著作之一,书中所提出的区分苏菲遵法派与非遵法派的原则界限,及将苏菲教义与正统教义相融合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广泛影响。是研究苏菲教义、教律的珍贵史料。美国东方学者尼科尔森将该书译为英文,1911年出版于英国伦敦,1936年再版并多次重印,广泛流行于西方学术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