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神路街 |
释义 | 北京市通州区神路街文字描述位于通州区西北部。车站路东侧。北始新建街,南至前板井巷东端。以城隍神出巡活动经路途而名。 城指城墙,隍指护城河,合之即城池。城隍神即城池神,是县以上一地总管冥间鬼神之主神,以保城邑安全稳定。奉祀是神,始于南北朝,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年间封城隍神为王爵,宋以后祀遍天下。明初,太祖朱元璋封京师城隍神为帝,陪都者为王,府者为公,州县者为侯,各城立历坛供祀;二十年(1378)敕改建庙宇如衙署一般,称城隍庙,塑像供奉。清袭明制入祀典。 洪武初,通州旧城北门外建历坛以祀城隍神——灵应侯,坛建台东,台称赦孤台。二十年于旧城西南隅创建城隍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前殿主祀灵应侯神像。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自天津入犯北京、途经通州而未入,道正郑教瀛以为城隍神显灵(其实是知州萧履中百般献媚联军,为洋兵供应粮米酒肉充足,又洋人主要是侵犯京师逼迫咸丰帝签订屈辱条约而未入城),请由通州绅士呈乞顺天府上奏朝廷,晋加通州城隍神为“显应灵佑侯”,自上是庙香火益盛,每年例行出巡活动愈烈。 通州城隍爷出巡即在每年夏历正月初一,仪仗甚盛大,众人共抬其像出城隍庙山门向南直行,前有旗、罗、伞、扇相导,后有鼓乐齐奏,纸人、纸枷形态各异,善男信女簇拥而前,观者壅街填巷。行至西顺城街折东,至南大街北转,过闸桥,穿北大街,出北门至赦孤台行宫庙,再至历坛焚烧纸人纸枷后原路而归。其出巡活动开始南行一段道路,乃为城隍神出巡而设,形成街巷后故名神路街。1949年初,城隍庙被冀东十四军分区司令部占用,毁弃庙内诸神像,废除出巡迷信活动,殿宇渐被拆建新房,但街名尚沿至今。 旧时每年夏历正月初一城隍神出巡日、六月十五日城隍神诞辰日与十月初一日鬼节日,城隍庙及神路街举行盛大香场庙会,热闹非凡。1957年庙会废止。 北京市朝阳门外东岳庙前神路街综述北京市朝阳门外东岳庙前神路街,名字来历很简单,就是东岳大帝巡游所走之路。明清两代,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除了官民都去敬香赶庙会外,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东岳大帝出外巡游。 神路街牌楼南边约一公里是日坛公园。日坛公园是北京的五大坛之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公元一五三零年,最初叫祭日坛。是明清两代帝王朝拜太阳神的地方,公园的中央现在还保留着一个经过修葺,据说是用于祭祀的坛,四周圆形的围墙,四面都有棂星门,红墙绿瓦汉白玉的棂星门,被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柏中。北棂星门外有神厨,神库,钟楼,东北角有宰牲亭,宰牲亭是宰杀牲畜的地方。用牲畜当贡品在古代帝王们祭祀活动中是常见的,亭中原有一口井,后被填平。东棂星门和南棂星门外的周围都是森森万树的侧柏,这情景在蒋一揆的《长安客话》中曾有过描述,西棂星门外的西北角有具服殿。正对着西天门的地方有燎炉瘗池。中间有一条笔直的大道约二百米,现在它是日坛公园里一条很普通的路。当年这里铺着洁白的汉白玉,这段路就被称“神路”。是帝王们每年春季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段路。皇帝是“天子”,他的活动与上苍的诸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大概是这原因,于是他在人间的路,被称为“神路”,如今那条路上的汉白玉已有些凸凹不平和斑驳破损,带着明显的岁月痕迹,据传明朝以后的历代皇帝每年春分,都在这里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 日坛博物馆的资料中还能反映出当年盛况,皇族东出朝阳门一路浩浩荡荡,经朝外的神路街穿过三间七楼琉璃牌楼,穿过这个牌楼,直奔日坛。牌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六零七年,晚于祭日坛七十多年。总体来说明朝社会弥漫着腐败之风,媚主、整人、弄权、索贿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先是宦官当道,中间一段是奸臣把持朝政,最后又是宦官当道。这样的社会环境自然不乏逢迎拍马的事例。迎合皇帝的心理,就有人在朝外大街的牌楼上的横匾刻下“永延帝祚”几个字,单从字体上看,它遒劲有力,无疑是大家书法的经典之作。但它却隐藏着作者攀龙附凤的阴暗心理。结果明朝的“国祚”没有永延。38年后,它的江山,随着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铁骑踏过北京城,墙橹灰飞烟灭。同国子监的大树“锄奸柏”一样,留下了一段笑柄,也留下一座古老的牌楼。 名称来历非常简单,就是东岳大帝这位“神”巡游所走之“路”,而木雕泥塑的神像并不能如真神般上天入地,要靠人抬着走在“街”上,所以就是“神路街”了。 明清两代,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除了官民都去敬香赶庙会外,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东岳大帝出外巡游,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帝诞辰,都人陈鼓乐、旌帜,楼阁亭彩,导仁圣帝游。帝之游所经,妇女满楼,士商满坊,肆行者满路,骈观之。帝游聿归,导者取醉松林,晚乃归。” 据说北京古迹分布最少的区就是朝阳了,但它还是不嫌自己缺历史少文化,硬把个东岳庙拦腰截断、卸去臂膀,成了现在的样子。 交通线路:75路 101路电车 109路电车 110路 112路电车 202夜班 420路 750路 619路 615路 快速公交2号线支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