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神话剧
释义

神话剧,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都有出现多以许多历代流传民间的神话故事来改编,欧洲古希腊神话剧,充满虚幻和文学的渲染,从不同生活角度,从不同主人公身上,反映出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暴露出封建统治者对人们的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摧残,代表作有W.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等剧作,在借用神话题材时,也都赋予新的意义。在中国,古典戏曲剧目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牛郎织女》等。不知从何时起,神话剧出现了恶搞,胡编乱造,毫无价值可言。

中文名:神话剧

性质: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戏剧

欧洲:古希腊神话剧

中国:西游记、封神演义

趋势:恶搞

简介

定义

在欧洲,古希腊的题材,大都取自希腊神话,但悲剧诗人往往给神话以新的解释,赋予它以现实意义的内涵。这些神话剧尽管充满虚幻和文学的渲染,却与迷信不同,它从不同的生活角度,从不同的主人公身上,反映出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暴露出封建统治者对人们的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摧残。

W.莎士比亚借用希腊神话题材写了《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等剧作。P.高乃依、J.拉辛以及 J.W.von歌德等人的某些剧作,也取材于希腊神话。这些不同时代的剧作家,在借用这些题材时,也都予以加工、改造,寄寓了新的意义。

在中国古典戏曲中,这类剧目也很多。明代朱有权在《太和正音谱》里曾把元人的杂剧分做“神仙道化”、“林泉丘壑”、“烟花粉黛”、“神头鬼面”等十二科,神话剧也就概括其间了。又如根据《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以及《天仙配》、《雷峰塔》、《张生煮海》、《牛郎织女》等许多历代流传民间的神话故事改编。

特点

在各种神话剧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人物有:玉帝,观音,土地神,哪吒,二郎神以及天庭的许多神仙。

近两年,比较流行穿越剧。

作品

《西游记》、《东游记》、《白蛇传》、《封神榜》、《天外飞仙》、《牛郎织女》,《八仙过海》,《欢天喜地七仙女》、《聊斋志异》、《宝莲灯》

现状

雷死人

不知道从何时起,“无爱无欲”的神仙们都忙着谈起恋爱来:《宝莲灯》中的二郎神为爱纠结;新版《牛郎织女》中玉皇大帝搞起了“三角恋”;《白蛇传》里法海爱上白娘子……

神话题材电视剧渐渐成为中国荧屏的“雷区”,被改编后的神话人物装疯卖傻、装嗲成瘾,雷死人不偿命。然而奇怪的是,这些神话剧的收视却全面飘红:2005年央视大戏《宝莲灯》创造了高达10%的收视率神话;黄圣依、杨子主演的《天仙配》是2007年央视八套收视率的全年之冠;今年上半年央视八套的收视率冠军则是《宝莲灯前传》。另外,《春光灿烂猪八戒》、《魔界之龙珠》等神话剧也曾获得过地方台的收视冠军。

“恶搞”

神话剧为何会被如此肆无忌惮地篡改,记者昨天采访了一些神话剧制片人,他们表示归根究底还是收视率在作怪。《聊斋》、《八仙过海》的制片人裘立新表示,恶搞是为了最大程度吸引观众眼球,“现在许多影视公司把神话剧当成荒诞剧来拍,为了做到极致,让神仙也去三角恋。广电总局此次出面遏制这种现象,是做了件好事。”

《封神榜》(温碧霞版范冰冰版傅艺伟版)、浙版《西游记》(张纪中版六小龄童版香港版日本版)的导演程力栋则表示,乱改神话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的图腾,有着非常完整的体系。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懂神话,也没有好好研究神话,神话人物的角色和位置是不能被改变的。”他最后再一次声明,浙版《西游记》绝对忠于原著不会乱改,也根本没有神仙谈恋爱的情节。

误导孩子

针对近来电视剧越来越严重的随意编纂神话传奇故事的现象,广电总局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其荒诞离奇,缺乏积极的思想意义;在误读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误导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并指出将对存在问题的剧目不予备案。此举让不少制片人和电视台都拍手称好。

神话剧一般被安排在寒暑假播出,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这些胡编乱改的情节会给青少年带去很大的误导性,让孩子从小就以为神仙成天纠缠在情情爱爱中,失去了神话剧原本的意义。”六小龄童曾拒绝多家剧组的邀请扮演情爱孙悟空,他说:“艺术家还有一个责任心的问题,要是孩子问我,孙悟空是不是生了一个孩子,我怎么讲?虽然开放了,但任何事都要有一个度,如果没有度,就会对后代造成误导。”

“恶搞”加“误读”,神话剧是否会像当年的涉案剧那样被封杀?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毕竟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过确实应该对一些不良神话剧进行整顿。”

“主旋律”

《聊斋3》、《嫦娥》、《天地姻缘七仙女》等神话剧已在公示名单中,将陆续在今年下半年开拍。《聊斋3》的制片人裘立新表示,神话剧应该以励志、从善为主题,不要搞恐怖悬疑,要做到老少咸宜,并对观众有一定教育意义,“古代人创作神话,目的也是劝人为善,而我们现在来改编神话,除了起到这样的作用,还有必要加入一些现代观念。”

以去年拍摄的《八仙过海》为例,“八仙在成仙前也都是普通人,也都有缺点,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仙,我们实际上是在用这样一个古代神话故事来激励现代的年轻人要奋发向上。其实神话剧不一定用胡搞来吸引眼球,‘主旋律’一点,也很好看。”

国产的神话剧的成功先例应该要从1987版《西游记》和1990年版《封神演义》算起,这两部神话剧集不仅奠定了后来诸多神话剧延续的中国神仙谱系,而且在制作上也树立了一个标杆。

趋势

脑残非主流

从《宝莲灯》到《仙剑》,从新版《封神榜》到新《牛郎织女》,我们可以看见从西方戏剧脱胎而来的影视剧竟然可以脱离表演单独存在,演员只要长得好看,同时能够忍受那么愚蠢的台词和化妆就可以上了;那边厢有看官说了,不要只盯着老版的“姜子牙”扮演者蓝天野,我们有《仙剑》里的“酒醉仙”谢君豪啊!并不是说小谢一定不如老蓝,但是像浙江版《西游记》那样找个脑残非主流演孙悟空,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确确实实是现在的人干出来的。神话剧说的自然是神仙老虎狗的家长里短,里面的人物基本都没有被套牢的基金必须操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刚吃完剧组的盒饭,就可以志得意满地把自己演成一个完全立不住脚的人物。

山寨特效

神话剧的第一看点其实是特效,可问题竟然并非出在硬件水平上,1990年的时候,姜子牙扔出一只鞋坐在里面当飞机开,那鞋子跟纸糊的也差不了多少,可是你真觉得那是叫仙风道骨,可是等到《殷商传奇》里,王宝强穿着粉色的莲花裙声称自己是李靖家的三太子发射激光弹的时候,你一定希望自己是游坦之,二话不说就可以把眼睛送人。

国产的神话剧的特效显然不是想象力不够,而是太超前了,除了奇怪的设定之外,所有神话剧的特效表现出了高度的同质化:《西游记后传》里神仙的起飞方式和《牛郎织女》的一模一样,《宝莲灯》里的神仙和《魔幻手机》里的黄大仙修炼的是同一种武功心法。

琼瑶版爱情

直接无视地心引力的剧情

神话剧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走得还要更远一些,说的显然不是世俗间的悲欢离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不需要直指人心的戏剧张力,可是在一般情况下,观众理解的张力总是会和那些神话剧的编导们背道而驰。

不同于以往只能改编原著,现在多出了一种游戏改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学会自己编神话故事了,但是问题在于,一到电视剧,不仅不能更上一层楼,最后反而会失掉游戏的魅力。《仙剑3》里最好玩儿的地方显然是迷宫和大大小小的战斗,剩下的一点儿故事,换成一个狠角色来讲的话,最多5集就收工了,可是到了电视剧版,原来的迷宫和战斗完全丢弃,重新讲述了一个琼瑶版的爱情故事,并且勇敢地撑到了33集。

印度版牛魔王

《魔剑生死棋》是一部很诡异的电视剧,比如说一大丛塑料桃花赫然生长在街道的正中央,多好的城市景观啊,旁边应该有一个不锈钢的围栏就更相衬了;然后你还可以发现很多的酒店竟然只有四面墙,既没有厨房通道也没有账房柜台......如果说这种一闪而过、置景上的疏漏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人物造型应该可算是真正的雷人了。

王学兵在《福星高照猪八戒》里为大家奉献了一个印度阿三版的牛魔王;于波在《水月洞天》里完完整整地移植了《小李飞刀》里焦恩俊的泡面头;吼王马景涛在下巴上留了一撮胡子,很像一个在香港投资失败想要到泰国买醉的瘪三。看了这些之后,你要说于丹是薛涛甚至是孔子他妈转世我都相信,同时令人坚信,古代中国的强盛果然不是吹的,这种装扮出场,哪个对手不得肠胃炎啊?

傻子数“十三”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傻子坐在井边一直在数“十三、十三”,还直勾勾地盯着井里面看,有个人觉得很奇怪,就探过头去看,傻子就一把推他下去,然后数“十四、十四”。这傻瓜就是我们的神话剧。

我们拍不出《乔治和龙》的童心,拍不出《指环王》的浩瀚,拍不出《哈利·波特》得不到发泄的青春期,退到最后,甚至连保持从前的水准都不能达到了,偶像剧拍得神神叨叨像聊斋,神话传说不讲神话专门言情。你相信不相信,有一天,这些电视剧会从电视机或者电脑里散发出惊人的恶臭,而你会悲哀地发现你身边竟然没有口罩,定睛一看,原来是被他们的化妆师拿去做衣服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