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深渊旁 |
释义 | 世界名画【画作名称】《深渊旁》(又名:夏天的傍晚) 【创作者】 I·I·列维坦 I·I·Levitan,(俄国) 【创作年代】1892年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规格:150x209cm 【材质】画布 油彩 【存藏处】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藏 作品赏析这幅风景画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从前有一磨坊主的女儿与一青年农民相爱,父亲对女儿的婚事极为不满,便买通当局将青年征去服兵役(旧时俄国的兵役制是终身的),姑娘得知后深感绝望,便殉情从该桥跳进水潭。画家被这位刚烈女子的故事所感动,据此传说,创作了《深渊旁》,他精心地观察和描绘了这个景色。画面上展示的是粗大的腐木架在水面上,对岸灌木在暮色中深不可测,绿得令恐怖。这里蕴有一个姑娘的遗恨,它埋葬了一个美丽的灵魂。在幽静深邃的风景中,似乎能听到一个美丽灵魂的哭泣。 据说诗 人普希金还在此构思过名诗《女水妖》。在一个傍晚,画家从自己的阳台向远处眺望,似乎看到那里沉沉的死水潭上的幽灵,几根粗大的圆木架起的桥跨过死沉的水潭伸向对岸的浓密灌木丛,神秘而不可测,令人望而生畏。 他决意画下这景色以寄托自己的哀思,使这幅画渗透着情侣的忧怨,饱含着姑娘的痴迷的深情,也蕴藏着大自然幽谧的情愫。 画家简介列维坦(1861—1900年)俄国19世纪下半期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他出生在立陶宛山城基巴尔塔一个犹太人家 庭,父亲是铁路上的低级职员。列维坦幼年时父亲就双亡,生活无着落。12岁时进入莫斯科 绘画雕刻学校半工半读,师从萨符拉索夫和波连诺夫。1884年终以优异成绩毕业,作品在巡 回展览画派展览会上展出,特列恰柯夫以重金购买了他的毕业创作。从此他以独具风格的风 景画家登上俄国画坛。 1891年,30岁的列维坦正式加入巡回展览画派。37岁开始回母校执教,是位优 秀的教授画家。列维坦的风景画一般以农村的平凡景色为题材,赋予大自然以特殊的涵意。24岁的年轻画家 与大作家契诃夫成了莫逆之交,在契诃夫的启发下,列维坦更加接近具有民主思想的人物, 使自己的风景艺术更具时代意义。 19世纪90年代,俄国民主运动高涨,积极地影响着画家的思想。他和契诃夫一样,在作品中 表现出激动和喜悦的情绪和对生活的信心。列维坦创造的作品总是有纪念碑式的构图和朴实 简练的艺术语言。他对自然景物进行高度的概括,创造出俄罗斯大自然具有深刻思想的综合 形象。契诃夫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独树一帜的天才,他的作品是那么清醒有力,本该引起一场变革,可惜他死得太早了”。他一生历经坎坷,但在他的画中却充满希望、欢乐,闪烁着 “能使疲倦的心灵愉快起来的阳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