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申包胥歌 |
释义 | 《申包胥歌》是先秦的一首乐府诗歌,作者是先秦诗人先秦无名。精彩诗句:吴为无道,封豕长蛇。 作品名称:《申包胥歌》 创作年代:先秦 作品出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二 文学体裁:乐府 作者:先秦无名 作品信息【名称】《申包胥歌》 【年代】先秦 【作者】先秦无名 【体裁】乐府 作品原文吴为无道。封豕长蛇。 以食上国。欲有天下。 政从楚起。寡君出自草泽。 使来告急。 作品注释〖《吴越春秋》曰:子胥以吴兵伐楚。入郢。昭王出奔。申包胥乃之秦求救。倚哭於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哭已。歌曰云云。桓公大惊曰:楚有贤臣若此。吴犹欲灭之。寡人无臣若斯者。其亡无日矣。为赋无衣之诗。出师而送之。〗 吴为无道。封豕长蛇。以食上国。欲有天下。政从楚起。寡君出自草泽。使来告急。(○《吴越春秋》四。《诗纪前集》二。) -----------逯钦立 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作品出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二 申包胥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申氏,名包胥,亦名蚡冒勃苏,又称王孙包胥。荆州监利人。楚君蚡冒之后,原与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入郢。申包胥随昭王撤出辗转随国。后自请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百乘前往救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楚人驱走吴国军队,收复了郢都。申包胥归郢后,昭王对他欲予奖赏,他声称请救兵是为了楚国人民,拒受赏赐。随即隐居山中,以度余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