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鼠
释义

社鼠别名白尾巴鼠,硫磺腹鼠,属于啮齿目鼠科。分布很广泛,除东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社鼠是丘陵山地林区常见的害鼠,取食林木、果树的嫩叶、果实及毗邻的农作物,为林区的主要害鼠之一。

概述

中文名:社鼠

学名:Rattus niviventer

别名:山鼠、白尾巴鼠、白肚鼠、黄姑鼠、刺毛灰鼠。

类属:啮齿目(Rodentia) ,鼠科(Muridae),鼠属(Rattus)。

分布:社鼠在我国除新疆、黑龙江外的各省、市、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北京、陕西、浙江、广东、贵州等地。社鼠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社鼠体型中等,身体细长,约130mm,尾较长,其长度超过体长。尾毛双色,上为褐色,底为灰白色,尾尖具有较长的一段白色,背腹颜色有明显界线,背毛棕褐色,腹面白色,背毛中有部分深色刺状针毛。前足背面棕褐色,后足背面白色。雌鼠乳头4 对,胸部和鼠鼷部各2对。

耳大而薄,向前折能达眼睛前缘。毛较软,冬季一般无刺状毛。乳头4对。

背毛呈棕褐色,中央颜色较深,为黑褐色。头、颈和腹部两侧呈暗棕色或棕黄色。夏季背毛间杂有白色的刺状针毛。腹部毛呈硫磺色,直至毛的基部,故名“硫磺腹鼠”。尾毛上为棕褐色,下为白色,尾尖端白色。耳朵背面密生黑棕色细毛,整个耳朵外观为黑棕色。

头骨与针毛鼠的头骨极为相似,脑颅宽而低平,吻部很长,鼻骨向前突伸,超过门齿。眶上嵴极为显著,颞嵴十分明显,向外扩展至顶间骨的两端,则不明显。门齿孔宽,其后缘延伸超过第一臼齿前缘的联接线。听泡较小,低平,颧弓纤细。

第一臼齿较大,第三臼齿极度退化,其长小于第一臼齿的1/2。上颌第一臼齿咀嚼面,前内侧齿突向后弯曲。第二臼齿咀嚼面前外侧齿突退化。上颌第三臼齿很小,整个咀嚼面愈合成为一个椭圆形的齿突。

生态习性

栖息分布

社鼠喜栖息于山地及丘陵地带的各种林区及灌木丛中,也栖息于农田、茶园及杂草丛中,可在岩洞、倒树下及树上筑巢,也在茶林后坎及茶枝上筑巢,具有广泛的生活环境。在贵州湄谭茶场社鼠占总鼠数的51.1%,为茶园鼠类优势种。茶园覆盖度不同,鼠类分布也不同,在覆盖度比较大的密植茶园,社鼠数量远远超过其它鼠种,而在更新的老龄、幼龄非密植茶园,社鼠数量较少,次于黑线姬鼠数量。社鼠主要在夜间和晨昏活动,季节性迁移不明显,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入村镇盗食。

食性食量

社鼠食性很杂,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果实、草籽为食,并取食部分嫩枝和昆虫等。在茶园社鼠可取食茶籽及嫩枝叶和茶花,解剖胃溶物发现有茶园蚧类、茶尺蠖幼虫和蛹、茶毛虫蛹和茶蓑蛾等昆虫残骸。

常以坚果如桐子、马尾松、松果、栗子等为食,数量多时,危害农作物。有时也吃些山野果、嫩叶和昆虫。多在黄昏后活动,白天能见到。活动多在山腰和山麓,也常进入农田和林区住户、场院觅食。

繁殖

春末夏初为繁殖盛期。每胎平均仔数4-6只,最多9只。

词典释义

社庙中的鼠。比喻有所依恃的小人。

相关文献

1、《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七年》:“今此僧徒,恋著城邑,正以诱于利欲,不能自已,此乃释氏之糟糠,法王之社鼠,内戒所不容,国典所共弃也。”参见“ 城狐社鼠 ”。

城狐社鼠 :城墙洞中的狐狸,社坛里的老鼠。比喻有所凭依而为非作歹的人。

2、社鼠——《晏子春秋》后人摭集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鉴赏】人类的公敌,大概老鼠也算其一吧,然而老鼠一旦披上所谓的外衣,成了社鼠,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它的破坏力更大了,但人们奈何不得,因为它已成为了当权者庇护的对象。难怪晏子回毫不犹豫地说,社鼠是国家最大的忧患。

【译文】

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

【感】所谓“投鼠忌器”是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权衡利弊。

其中,"治国何患"是一个倒装句,即"患何治国"意为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

3、社鼠——《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弛,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译文】

所以齐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担心什么?”管仲回答说:“最担心社鼠啦!”齐桓公说:“为什么担心社鼠呢?”管仲回答说:“您可见过那建筑社坛的情形吗?立起木头做成塑像的架子,再给它涂抹上泥灰塑成社神,老鼠穿行在里面,挖个洞托身其中。用烟火熏它却恐怕烧坏了木板,用水灌它却恐怕泥土崩塌,这就是社鼠不能抓获的缘故。现在国君左右的人,在朝廷外谋求尊权重势而从人民中搜刮财富,在朝廷内互相勾结而对国君隐瞒他们的罪恶,对内窥探国君的情况而告诉在外的权臣。内外都有控制,造成厚重的权势,靠诸臣百吏的贿赂而变得富有。官吏不诛罚,他们就会破坏法令制度;诛罚他们就会使国君不安。国君左右的人依靠国君握有重要的权势,这也是国家的社鼠啊!”

【注释】

社鼠:土地庙中的老鼠

恐涂岺:怕把木上的泥灰剥落

岺:同"堕",落下的意思

比周:结党营私

奚:什么,疑问代词

何:为什么

则:却

夫:那,指示代词

不得:不能抓

间:外

动物分类

本种有13个亚种,我国有8个亚种。

1.指名亚种足背面暗色。分布较广,见于福建的邵武、崇安、建阳、顺昌、南平、古田、政和、屏南、周宁、福州、永安、福清,浙江全省丘陵地区,江苏南北部丘陵,安徽的滁县、佛子岭、宁国、东至、黄山、歙县,广东的茂名、罗定、两阳、高要、曲江、韶关、增城、和平、台山、连平、陆丰、合浦.梅县,广西的恭城、罗成、龙胜、平南、靖西、宁叻,江西的南昌、新建及其他丘陵地区,四川的万县,康定、雅江、宝兴、峨眉.南充、南川、城口、南江、奉节、西昌、会理、峨边、天全、丹巴、黑水、巴塘、宜宾、灌县、米易,贵州的绥阳、桐梓、铜仁、松桃、江门、印江、沿河、兴义、贞丰、册亨、金抄、织金、天柱、三穗、台江、雷山、平塘、都匀、罗甸、贵定、龙里,云南的丽江、昆明、大理、佛海、思茅、麻粟坪、勐海,湖南的岳阳等地。国外见于印度支那和缅甸北部。

2.山东亚种足背面不呈喑色。分布于山东曲阜,山西太原,河南的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陕西的秦岭以南、延安、凤翔、商州、太白山,甘肃的,临潭、岷县、文县、卓尼,湖北宜昌。

3.河北亚种尾略长或略短于体长,足背面通常白色,有时脯部中央暗色。门齿孔平均略短于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河北的兴隆、涉县、涞源、秦皇岛、丰宁、东陵、北京门头沟,辽宁接近河北的边缘地区。

4.海南亚种足背面白色,体色较为鲜明。冬夏均有刺毛。分布在海南岛的尖峰岭、那大、琼海、保亭,澄迈、临高、南丰、东方、江边、乐东、文昌、昌江。

5.西藏亚种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国外分布于缅甸北部和印度阿萨姆。

6.台湾亚种分布于台湾。

7.闹牛亚种尾较其他亚种的短,明显不及体长,体长平均约138毫米,尾长平均约114毫米。后足和耳也较其他亚种的短小。分布于吉林西部闹牛山麓。

8.玉树亚种分布于青海玉树地区、四川西北部及西藏东部昌都地区北部。

综合防治

根据社鼠的习性及生活规律,该鼠的防治适期在一年中有春(4月份)秋(10月份)两季。

春季4月份田间食物贫乏,社鼠出洞后,饥不择食,给灭鼠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在鼠洞集中的地方和苗圃地,投放毒饵(用小米、玉米、红薯干等配制成1.5%的甘氟毒饵或0.005%溴敌隆毒饵),进行药剂防治,效果很好,可达到灭鼠保苗,压低基数,控制当年为害的目的。秋季10月份正值果实成熟季节和小麦播种期,若果园播种小麦,用甲基异柳磷(或对硫磷、辛硫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对社鼠有一定的兼治作用,也可在果园中投放毒饵,或用捕鼠夹等器械灭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