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
释义

《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是作者对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狭义生产研究:对商品价值的探讨,对产权、人口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研究,分析优化产业结构,提出要建立开放型产业结构的问题;对市场交换的研究:对市场机制的研究;对市场需求的研究;从通货膨胀和环境污染的角度对国际经济传导机制的研究;分配和保障的研究,主要是对按劳分配的研究;对消费和谐的研究;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等。

图书信息书 名: 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

作 者:马伯钧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

ISBN: 9787505866607

开本: 16开

定价: 24.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狭义生产研究:对商品价值的探讨,对产权、人口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研究,分析优化产业结构,提出要建立开放型产业结构的问题;对市场交换的研究:对市场机制的研究;对市场需求的研究;从通货膨胀和环境污染的角度对国际经济传导机制的研究;分配和保障的研究,主要是对按劳分配的研究;对消费和谐的研究;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等。

本书是作者多年独立求索的结晶,大部分内容以议论文形式发表过且有较大社会反响。本书是作者对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不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学教科书式的系统叙述。书中以议论文的形式发表过的内容,作者力求保持原貌,未做改动,只进行了个别文字上的修订。本书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欢迎读者提出科学的批评意见。

作者简介

马伯钧,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湖南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资本沦》、《开放经济理论和实践》等课程。曾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两项;参与完成《中国小康水平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其中一项获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在《经济学动态》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其他学术报刊摘登或转载,多篇获校级和省级奖励。出版《开放经济学》、《人民日报》等发表书评,获湖南省优秀著作奖;《什么是资本主义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第二作者)获中宣部和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两本,其中一本获中国大学出版协会“畅销书奖”。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狭义生产研究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三类原因和三种形态

二、自乘价值论

三、市场价值新论

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经济形式存在的双重性

五、从人口生产总过程来分析人口

六、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与社会主义生产本质不相容质疑

七、建立开放型产业结构

八、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产业与外资产业的关系

九、大力发展名牌工业企业和名牌产品

十、长沙走向富强的思路

第二章 市场交换研究

一、评萨缪尔森混合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

二、努力扩大湖南产品的市场需求

三、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四、开放经济中环境污染的国际传递

第三章 分配和保障研究

一、按劳分配是强国动力之源

二、按劳分配理论的原意及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三、马克思的劳动形态理论和按劳分配

四、按新价值分配和企业生产目的

五、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六、奖金不是超额劳动的报酬

七、住房分配的市场化改革

八、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四章 消费和谐研究

一、消费和谐释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消费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

三、消费结构优化是衡量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

四、节俭是非初论

五、闲暇消费论

六、正确处理土地消费中的矛盾

七、小康标准具有国际性和动态性

第五章 经济思想史研究

一、《哥达纲领批判》研究述评

二、恩格斯的生产一般思想

三、《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几处修改失当

四、《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评介

五、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述评

六、李嘉图是“铁的工资规律”的最先提出者

七、培根消费经济思想初探

八、西方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述评

延伸

中国学者对“中国式经济主义”的质疑

《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二○○五年九月号《论中国环境与经济至上主义》

近几年来在中国,一些社会学家、哲学家已经提出了对经济主义的质疑。他们指出唯GDP的发展观忽视了那些落后地区的文化连续性、人民的自主性……,并没有给大多数人带来他们真正需要的发展。

卢风指出:尽管没有哪位思想家宣称自己的学说是经济主义,也没有哪个国家政府明确宣称奉行经济主义,但是经济主义渗透於现代文化(广义的文化)各个层面的意识形态,是最深入人心的「硬道理」。在西方取代新教伦理而出现的经济主义,其三个基本信条都是错误的,

即:

(1)人的一切行为归根结底是经济行为;

(2)个人幸福和社会福利绝对依赖於经济增长;

(3)经济增长依赖於科技进步,科技可以无限进步,所以经济可无限增长7.经济主义包含着一种人生意义论,它试图让人们相信:发展经济就是社会的最高目标,赚钱就是人生的根本意义。

这样,经济主义在当代又表现为消费主义:消费不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必要环节,而是人生根本意义之所在,是我们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

这种不要作西方工业化的盲目追随者的警告,也在中国产生了反响,但是受阻於一种机械发展阶段论──即认为中国应当关心的是如何早日进入现代化,而不是现代化以后的问题。这正是「中国式的经济主义」的特点。

在「发展阶段论」之下,所有的批评都可归结为「后现代主义」的批评了。在当前,说到「发展」,只要有争论,就有人说「现在发展是硬道理」。这本是90年代初邓小平说的一句极有具体历史针对性的话,但今天中国面临的早已不是「要不要发展?」,那已成为「伪问题」,而是「怎样的发展?」、「为甚么人发展?」和「是否可持续的发展?」,这些才是「真问题」。

然而,前者却反而被更加频繁引用,而且是用来打压关注环境的声音。环境、资源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对此都有切身体会。其实,中国早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怎样使发展可持续才是大问题,才是「硬道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