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舍命护友 |
释义 | 原文苟巨伯远①看友人疾,值②胡贼攻郡③。友人语④巨伯曰:“吾今死矣,子⑿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⑤,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⑥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⑦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⑧?"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⒁之,宁以⒀我身代 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⑨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⑾班⑩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远:路途遥远,可译作远道前往。 ②值:适逢,正当。 ③郡:这里指城池。 ④语:告诉。 ⑤相视:来看望您。 相:你(特殊用法) ⑥既:已经。 ⑦一:整个。 ⑧独止:只有一个留下。 止:停留。 ⑨无义:无情无义。 ⑩班:通假字,同"般",撤退。 ⑾.遂:最终,于是。 ⑿.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⒀ 以:用。 ⒁ 委:舍第三方弃,抛弃,丢弃。 (15)值:正当 (16)之:代词。代“友人”。 (17)邪:放在句末尾语气助词,“邪”通“耶”。 译文有一次荀巨伯远道前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告诉巨伯说:“我马上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巨伯说: “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敌寇进了城以后,对他说:“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不管,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他。”敌寇听后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国土。”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中心生死之间,真情乃见。面对生重病的朋友和来势汹汹的敌人,是去还是留,实际是生与死的选择,荀巨伯以一腔真情,大义凛然,留下来陪伴朋友,与朋友一起面对敌人,他作好了“以我身代友人命”的准备。他的这种视友情如泰山的气概,打动了敌人,使得一郡都得以保全。以真情退敌,读来确实让人感觉荡气回肠,豪气冲天。 "生死之交,真情乃至。”他的这种对友情的重视,不怕生死护友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