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 |
释义 | 绍兴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九千年左右的人类活动史、四千余年的文字记载史和两千五百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2007年3月6日开展的《越国史馆》、《绍兴酒史馆》、《纺织史馆》三个专题馆充分诠释了绍兴悠久的历史文脉,展示了绍兴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馆简介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位于鲁迅路与中兴路口,东接沈园,西接鲁迅故里,是市中心的一朵文化奇葩,也是国内外聚集越文化系列文物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藏品最精的民营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面积3800平方米,分为越窑青瓷、会稽铜镜、古越兵器、金银玉石四大系列。越窑青瓷汇集了从西周到南宋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品质精美,秘色贡瓷之真品均为闻名遐迩的国之珍宝;会稽铜镜,名震中外,工艺精致,巧夺天工;古越兵器为古越一绝,风靡世界,是中华民族兵器中的瑰宝。展馆四层设“国粹馆”,是本馆的重要展区,陈列的藏品有越国开国帝皇允常和吴王的珍宝。“王者之剑”、“唐越窑青瓷兵马俑”等展品,均为国内外孤品,件件堪称国宝。 基本陈列《越国史馆》 以文物印证历史的艺术手法,通过近千件自远古时期至西汉时期的越地文物,包括最富特色的越国青铜器、玉器、原始青瓷、印纹陶器,系统介绍越地最富特色的历史文化。越国文化博物馆高三层,总面积六千八百平方米,展厅四千余平方米,由《越国史馆》、《绍兴酒史馆》、《纺织史馆》三个专题馆和一个临时展厅组成,内有数以百计的文物珍品,有石器时代的石犁、石斧,有战国时期的铜剑、鸠杖,还有大量的越窑青瓷。博物馆再现了绍兴越国历史的灿烂文明,呈现了传统产业绍兴酒的悠久历史,凸现了绍兴主导产业纺织业的独特魅力。博物馆建筑新颖,设计独特,在 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 尊重以实物展品为前提的条件下,融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幻影成像、环幕电影、动感影视等等,进一步提高了陈列艺术和可观赏性。 绍兴县是个文物大县,有着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越国文化博物馆的建立为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弘扬越国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悉,越国文化博物馆的建立得到了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的关心和支持,纷纷捐款捐物贡献自己的一份绵力。 珍贵藏品战国泥质黑衣陶编钟 明器。共19件,形制相同,大小参差。最大一件通高34厘米,最小一件通高13.3厘米。泥质灰陶,器表施黑色陶衣,多已剥落。 春秋青铜鸠杖 杖首长26.7厘米,杖镦长30.6厘米。鸠杖在古代为敬老之物,亦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此杖由杖首、杖身和杖镦三部分组成。杖首为一只鸠鸟,短喙翘尾,展翅欲飞,通身饰羽纹。杖镦为跪坐人像,头上蓄发至额前和耳部,脑后一椎髻,横穿一簪,身上饰几何纹、蝉纹等,真实地再现了古越人“断发文身”的习俗。杖首和杖镦均中空,用于固定木质杖身。 西晋越窑青瓷堆塑罐 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两层堆塑殿阙、人物、飞鸟;下层正面立一圭首龟趺碑,上刻“会稽,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众无极”铭文。四周殿阙间又捏塑多种胡人俑,或抚琴,或吹笙,或击鼓,或说唱,形神兼备。下部为罐体,腹壁四周堆贴骑射和禽兽图案。外施青绿色釉,釉面均匀光润。战国原始瓷壶 壶盖已佚,子母口,肩部有三只半环形耳。肩腹部饰云纹宽带三周。外施青黄色薄釉。器形较大,成型复杂,在绍兴属首次发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