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邵家寨村
释义
1 云南省邵家寨

邵家寨村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大厂乡大厂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大厂西南边,距离大厂村委会2公里,距离大厂乡政府2公里。国土面积1.3平方公里,海拔1940米,年平均气温14.9 ℃,年降水量1491.6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等农作物和茶叶,油菜等经济作物。有耕地243.7亩,其中人均耕地0.5亩;有林地1702.8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0户,有乡村人口486人,其中农业人口482人,劳动力1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0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9万元,占总收入的49%;畜牧业收入82万元,占总收入的4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5头,肉牛10头,肉羊40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2.28万元,占总收入的2.4%;第二、三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7.1%;工资性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1%。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4人(占劳动力的20%),在省内务工54人,到省外务工11人。

2 山西省邵家寨

简介

邵家寨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北部,北与代县接壤,近与大芳、茹岳、班政铺相连。 邵家寨山水环绕,景致宜人,人杰地灵。全村共201户,607人,耕地2220亩,其中水地400多亩。经济方面,近几年来村领导带领大家调整经济结构,在种植基础上,发展仁用杏、苗圃、养殖等产业,年轻人多在外打工,村民收入趋向多元化。民生方面,2009年硬化108国道至村口3公里通村路;2011年开工硬化街巷,总里程4.67公里,现已完成60%。2009年村投资3万余元,建起5间村级卫生所,2名专职村医为村民服务。文化建设方面,投资11万元建起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立了藏书1800册的图书室,定期向村民开放。兴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组建了50余人的秧歌队,每年农历七月廿四村里举办文化节,四邻八村万余人参加,推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教育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邵家寨小学教师不畏艰苦环境,向外输出了许多优秀的学苗,其中不少考上高中,后来上了大学,一些读研,读博,得到进一步深造。

文化景观——魏郑国公祠(龙泉寺)

这里有全国少有的魏征庙。魏郑国公祠(现龙泉寺)为邵家寨重要文化景观,该祠有上千年的历史。明嘉庆二十七年《重修楼烦寺碑记》有言曰:“寺之前有衢通于宣大寺,之后有溪接于龙泉,诚盛地也┄┄”文中所提到的龙泉即其邻村龙泉村之龙泉,魏政国公祠就依泉而建。关于祠的由来,明重修碑记曰;“崞之龙泉在城北相距三十里有庙曰魏郑公之祠,溯厥所自魏政国公在唐时尝领兵至此,水艰遂以剑插地,剑拔泉涌以济军渴,后因以龙泉名也,其泉流汹涌,灌溉民田,利泽及于民,而后人遂建祠于泉之上,以彰其灵。”《崞县志》曰:“崞西北三十里魏郑国公征于此,驻师祷天,以剑插地,泉水涌出,三军顿之泉,左有郑国公祠。”“而岁久倾屺不堪瞻仰,成化丁未时┄┄又营建以数十间┄┄”碑记曰:“是庙自创始以至于今,其间或重建或重修,不知更几,但碑记残毁,其创始之年代兴作之事绩莫之改也,惟有祠以时祀之,乡民以事祈之,历世相沿,迄今而不废。”明朝崞县县令史渔曾有诗云:“烟云笼古像,险雨润君苔。遗朝功臣在,龙泉宝剑开。千年流劲气,三代有遗才。骏业谁能并,临风酬一杯。”

如今,几经修缮的魏郑国公祠又呈现在眼前,庙门上赫然写着“龙泉寺”三个金色大字,由五台山广济和尚所题。大雄宝殿正中央是唐太宗李世民塑像,右边是魏征像。虽庙名变化,但远近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魏征庙。

关于魏征庙的修建有一个传说,当年首创之时,人们选好了村东北方向的一块地方,将木料运到了那里,谁知一夜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第二日,东北方向的木料不见了踪影,几经寻找,在村西北找到了丝毫未损的木材,于是村民认为此乃神灵的意愿,遂建祠于西北角。此后数百年间,自然灾害与兵革之乱无情地侵凌,几经重修,几经破坏,没有间断过。明朝知县王纶回望沧桑巨变,感叹不已:剑拔灵泉涌,泓深潴作池。雨余光潋滟,风过碧涟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望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声冤九千里。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民奚幸。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魏征庙庙会为每年七月二十四,是村里重要的文化节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