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邵家山村 |
释义 | 1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牛街镇邵家山村邵家山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牛街镇尼腊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牛街镇东南边,距离村委会7公里,距离牛街镇22公里。国土面积5.48平方公里,海拔1,37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喇嘛豆、小米辣等农作物。 ◎ 村情概况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62亩(其中:田52亩,地610.00亩),人均耕地2.34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4,838.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5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7亩,主要种植石榴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15.00亩;草地500.00亩;荒山荒地1216亩,其他面积487.00亩。有铜、铅等资源。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5户,有乡村人口282人,其中农业人口281人,劳动力17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0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6.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有耕地总面积662亩(其中:田52亩,地610.00亩),人均耕地2.34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4,838.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5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7亩,主要种植石榴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15.00亩;草地500.00亩;荒山荒地1216亩,其他面积487.00亩。有铜、铅等资源。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7.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5.6万元,占总收入的79.34%;畜牧业收入16.5万元,占总收入的15.4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5头,肉牛28头);林业收入0.9万元,占总收入的0.84%;第二、三产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3.73%;工资性收入3.58万元,占总收入的0.46%。农民人均纯收入1906.8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5万元,外出务工人数14人(占劳动力的8.18%),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在省内务工5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电视 ,无路灯。全村有3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60%)。有65户通电,不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51.5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5户(分别占总数的39.39%和39.36%)。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2.00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运输车7辆,摩托车15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0户;建有小水窖89口;无“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无有效灌溉耕地面积和高稳产农田地面积。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87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村集体没有集体收益,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榜公布、口头公布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一是政务公开。主要涉及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级政府布置的有关任务,以及村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等事项的公开;二是事务公开。主要是涉及村内日常事务的管理等事项公开;三是财务公开。主要是村、组财务收支情况。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道路交通不便,缺乏产业发展后劲。2、农民缺乏科学文化知识。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发展野甜菜为主的非林下木质经济。2、加大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意识。3、发展喇嘛豆、高粱等热带经济作物。4、充分利用区域矿产资源,引进外资、人才开发矿产资源。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邵家山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牛街中学。该村建有小学校,距离中学22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0人,其中小学生30人,中学生10人。 全村没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业余文娱宣传队,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贫乏。 2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邵家山村◎ 村情概况邵家山行政村隶属隆阳区辛街乡 ,地处辛街乡西边,距辛街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乡道路为沙石路,交通不方便,距隆阳区26公里。东邻水眼行政村 ,南邻施甸县,西邻施甸县,北邻马鹿塘行政村。辖 邵家、徐家等7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 228 户,有乡村人口923 人,其中农业人口 923 人,劳动力 627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607 人。 全村国土面积 5.41 平方公里,海拔 2050 米,年平均气温 12 ℃,年降水量 1600 毫米,适合种植 包谷、烤烟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967.07 亩,人均耕地 1.05 亩,林地 5408.6 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71.8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362.3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外出务工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67.07 亩(其中:田20 亩,地 947.07 亩),人均耕地 1.05 亩,主要种植包谷、烤烟 等作物;拥有林地 5408.6 亩,无经济林;水面面积 9.5 亩,无养殖面积 ;无草地;荒山荒地 878.75 亩,其他面积 853.78 亩。无资源。 ◎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112 户通自来水,有 116户饮用井水,有 228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90 户通电,无农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110 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20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101 户。 该村到乡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2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2公里。全村无汽车,无拖拉机,有摩托车 7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20 亩,有效灌溉率为2.0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2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02 亩。 到2009年底,全村无建有沼气池农户;无装有太阳能农户;建有小水窖 234 口;无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3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无自然村已通路灯。有 3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无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24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164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40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76.71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46.3 万元,占总收入的60.36%;畜牧业收入 9.5 万元,占总收入的12.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927 头,肉牛 43 头,肉羊 20 头);无渔业收入;林业收入 4.9 万元,占总收入的6.39%;第二、三产业收入 11.13 万元,占总收入的 14.51%;工资性收入 4.88 万元,占总收入的6.36%。农民人均纯收入1809 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业、畜牧业、外出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1.33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30 人(占劳动力的4.79%),在省内务工 27 人,到省外务工 3 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种植业,主要销售往 区内。2009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4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7.3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 烤烟、蚕桑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甜柿 产业。无企业 ;无专业合作组织 ;无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 。 ◎ 文化卫生该村有农户 231 户,共乡村人口 949 人,其中男性 490人,女性 459 人。其中农业人口 948人,劳动力 72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彝族2人,傣族1人,其它2人。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 人,占人口总数的0.2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922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 76 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400.2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1 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3 公里。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人畜混居的农户 30 户,占农户总数的13.16%。 该村建有小学 1 所,校舍建筑面积 511 平方米,拥有教师 6 人,在校学生104人,距离实验中学 15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45 人,其中小学生104 人,中学生41 人。全村有文化活动室、无图书室、无业余文娱宣传队 。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