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空实验室”空间站
释义

与前苏联采用成熟技术、循序渐进的发展方针不同的是,美国在空间站的发展上则更多地注重技术上的先进性,而缺乏连续性和继承性,因而,美国只发射了一个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在该领域远远落后于前苏联。

天空实验室

“天空实验室”空间站。1966年为了鉴定人在失重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工作能力;考察航天员人工操作、维修安装设备和进行各种试验操作的能力以及活动的灵活性;进行空间对地和对太阳进行观测活动;进行宇宙天体的研究,观测地球环境;研究银河系的天体;进行空间材料加工及晶体生长试验等,美国利用“阿波罗”计划剩余材料,启动了“天空实验室”计划。1973年,在发射“阿波罗”登月飞船的“土星”5号火箭的举托下,美国把不载人的试验型空间站“天空实验室”送入轨道,轨道高度为435千米。

“天空实验室”由轨道舱、气闸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5部分组成。长36米,直径6·7米,最大宽度27米,总重量为90吨。

轨道舱是“天空实验室”的主体,由“土星”5火箭的第三级箭体改装而成,直径6·7米,长14·66米,舱内充有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温度为25摄氏度左右。轨道舱内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工作区,下层为生活区,舱外两侧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翼。

气闸舱长5·36米,供航天员在轨道上出舱用,同时,也是实验室的环境、电源和通信控制中心。

多用途对接舱直径3·04米,长5·27米,有两个供“阿波罗”飞船对接用的舱口,一个沿着纵轴方向安装,另一个安装在侧面,可以同时停靠两艘飞船,航天员通过对接舱进入轨道舱,对接舱还可以作为试验设备和胶卷盒等物品的储藏室。

“天空实验室”空间站没有考虑后续补给的问题,航天员的生活必需品和试验品均在第一次发射的时候带足。“天空实验室”共接待了3批9名航天员,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为84天。

“天空实验室”空间站运行期间,取得了一批科学成果,为以后的载人航天空间科学试验,积累了经验。同时,也证明了人在空间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人具有完成空间操作和航天器维修的能力。

它的样子大致是个圆柱体,长36米,最粗的地方直径接近7米,重达80吨。它有6块发电用的太阳电池翼板,其中较小的4块是狭长条形的,交叉成为十字形,好像是风车的旋转翼。

“天空实验室”在离地面43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它里面有实验室、生活区、食堂、厕所,还有专供航天员锻炼身体的“健身房”,三、四个人在这里生活是很适宜的。“天空实验室”的前端有好几个对接装置,可以同时和几艘飞船对接。

“天空实验室”有左右两块较大的太阳电池翼板。其中,一块电池翼板在上升过程中被气流冲刷掉了,另一块太阳电池翼板在“实验室”入轨以后又出了故障伸展不开。使得“实验室”电力几乎完全丧失。这个耗资20多亿美元的太空实验计划,面临着夭折的危险。怎么办?美国航宇局决定,派出航天员到太空去进行抢修。

于是,在“天空实验室”进入轨道10天之后,3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飞船来到出了故障的“天空实验室”身边。阿波罗飞船同“天空实验室”在太空中进行了对接。航天员通过对接舱口,爬进了充满危险的“实验室”,勇敢地展开了抢修活动。他们首先修理被损坏的太阳电池翼板,几经周折,终于将剩下的这块太阳电池翼板修复好,正常打开,电力勉强够用了。

以后,3名航天员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他们在空间生活了28天以后,乘阿波罗飞船,安全返回地球。

为了研究人在长期失重环境中生活,健康会不会受到影响,科学家们对三批航天员分别按一个月、二个月和三个月的时间,逐步延长在太空生活的期限,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生理的变化。

一个月后,第二批3名航天员进入“天空实验室”,生活了59天;第三批3名航天员则在空间站里生活了84天。

在此期间,三批航天员共进行了28项科学试验,拍摄了4万多张地球照片和128万多张太阳照片,录制了3万多米的录像磁带。

航天员们还在空间站里进行了三项饶有兴趣的太空飞行实验:第一项是背一个背包式腿力器在实验室内四处飞行;第二项是在实验室外面,试验用新的喷气枪喷气产生反作用力来帮助飞行;第三项试验最令人感兴趣:让航天员穿上一种喷气鞋,以帮助航天员向前、向后,向上和向下飞行,就像中国古典小说中描写的那个脚踩风火轮的哪吒一样。

自1974年2月第三批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后,“天空实验室”就被关闭起来了。它实际上成了一颗重达80吨的特大型人造卫星,独自在太空中绕着地球运行。按照原来的计划,“天空实验室”至少有10年的轨道寿命,可以运行到1983年。到那个时候,美国航天飞机将研制成功,发射上天,对将要坠落的“天空实验室”进行抢救,由航天飞机帮它加速,提高它的运行轨道。

不幸的是,由于70年代末期,太阳黑子活动加强,大气层的气体分子密度增加,“天空实验室”在运行中所受到的阻力增大,结果它的运行轨道高度的降低比预计的要快得多。而航天飞机又由于技术上有困难,尚未研制出来,不能上天执行营救任务。于是,这个庞然大物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终于在运行了2200多天,行程14亿千米之后,于1979年7月12日凌晨陨落。它在通过大气层时被烧毁了。据目击者说,无数残骸碎片像发光的雨点,倾泻在南印度洋海面和澳大利亚西部的沙漠地区。燃烧的碎片像无数颗流星划破长空,色彩缤纷,景象壮丽。

“天空实验室”是利用“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剩余的火箭第三级壳体改装而成,是“一锤子买卖”,没有第二座,所以“天空实验室”陨落以后,就没有后续的空间站了。

自从“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美国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忙于研制航天飞机。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的十几年间,根本顾不上发展空间站,甚至连载人航天飞行也几乎全部停顿。直到航天飞机发射成功并投入使用以后,1984年1月,美国总统里根才宣布:要花10年的时间发展一种永久性的空间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