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少林寺
释义
参考资料

1.少林禅修歌 

2.少林禅院 

扩展阅读:

1

嵩山少林寺自助游线路:http://hi.baidu.com/wqq%5F2010/blog/item/d2821815bd2b4702962b4376.html

2

嵩山少林寺门票: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b5379f0100v5l5.html

3

嵩山少林寺游玩注意事项: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b5379f0100wnmt.html

4

嵩山少林寺论坛 http://www.shaolinbbs.com

5

嵩山少林寺谱系 http://www.sldzzs.com/zoujin/7.html

6

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 http://www.ishaolinsi.com

7

少林寺历史http://www.shaolin.org.cn/templates/T_new_3list/index.aspx?nodeid=39

8

少林精神http://baike.baidu.com/view/7340342.htm

9

传承少林文化 弘扬少林精神http://www.chinataiwan.org/tsh/mtxy/tylt/200708/t20070801_426280.htm

10

新老少林英雄会 少林精神一脉传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09/01/13/356287.html

开放分类:
旅游景点功夫少林寺嵩山

2.1976年张彻执导电影

2 1976年张彻执导电影

基本信息

中文名:少林寺

英文名:Shaolin Temple

制片商:长弓电影公司

发行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年代:1976年12月22日

产地:中国香港

类别:动作,剧情

片长:116分钟

对白:普通话

职员表

▪ 制作人:陈列

▪ 监制:邵仁枚

▪ 导演:张彻;午马

▪ 副导演(助理):叶德申;李百龄

▪ 编剧:张彻;倪匡

▪ 摄影:龚慕铎

▪ 配乐:陈勋奇

▪ 剪辑:姜兴隆

▪ 道具:黎沃

▪ 动作指导:陈信一;谢舆

▪ 服装设计:刘季友

▪ 录音:王永华

▪ 布景师:曹庄生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胡德帝 姜大卫

蔡德忠 狄龙

方世玉 傅声

胡惠乾 戚冠军

李式开 岳华

马超兴 刘永

方大洪 王钟

洪熙官 韦弘

林光耀 郭追

黄松汉 李艺民

朱都 唐炎灿

满月 江生

慧先 山茅

马福仪 王龙威

固山贝子 鹿峰

庆春 王清

德昌 蔡弘

严咏春 施思

满桂王爷 谷峰

方丈 顾文宗

少林长老 沈劳;王憾尘;李寿祺;姜南

少林弟子 韦白;罗莽;林辉煌;叶天行

清兵 陆剑明;孙树培;余太平

剧情简介

少林寺世传武功,各方志士纷纷前往拜门习武。当时朝廷已命令民间不得练武,把少林寺更是视为眼中钉。少林寺方丈深知该寺迟早必有大劫,决定广收俗家弟子,以栽培及造成野草蔓地除之不尽之势。当时前往少林寺习武者有方世玉、胡惠乾、洪熙官、蔡德忠等等,几人都是血性男儿。方世玉与胡德帝之父皆为人所杀,他们前来少林习武目的就是为父报仇。少林寺方丈为了考验众人的诚心,设下重重关卡,方世玉、胡惠乾、洪熙官、蔡德忠等人终因一心向学得以入寺成为俗家弟子。

老方丈因材施教,让各位新入寺的弟子做一些粗活以锻炼耐心和基本功。方世玉、胡惠乾、洪熙官、蔡德忠等人对此事持不同意见,但为了习得武功都坚持了下来。寺中的主事慧先大师心术不正,私自拉帮结派,赚取私利。方世玉、胡惠乾等看在眼里,与之保持距离。方世玉与胡惠乾武艺学成,决定从木人巷闯出寺去,马福仪和慧先大师等人从中阻拦。还好有一般好友的鼎力相助,二人才得以出关。

少林寺内奸捣鬼,在井中放入迷药,而这一过程恰好被蔡德忠撞见,为了避免引起骚乱,只是告诉自己兄弟小心。方世玉和胡惠乾报仇后,发觉清兵已对少林寺展开偷袭行动,于是立即前往少林护寺。方丈因内奸暗算武功全无,并以身殉职。马福仪在少林寺危难关头出卖众僧,开门引入清兵,少林寺一片血光。众弟子为了保护佛门清静之地,不得不大开杀戒,但伤亡惨重。方世玉、胡惠乾、洪熙官、蔡德忠等众武者与清兵激战,侥幸逃生。虽然少林寺被烧毁,但少林功夫除之不尽。

精彩视点

由张彻、倪匡编写的《少林寺》剧情共分三部分,开始讲方世玉、五祖等入少林为俗家弟子,中段展示寺中苦练武功过程及内奸捣鬼,最后则是“火烧少林寺”的重头打戏。而民间流传的方世玉打出少林木人巷、胡惠乾爬狗洞出寺、马福仪出卖少林寺、五枚师太传授咏春拳术等故事,在本片亦皆有具体描述。

毫无疑问,《少林寺》的最大看点依然是动作场面,由于当时刘家良与张彻分道扬镳,独立执导《洪熙官》。邵氏为避免两部影片撞车,令倪匡修改剧本,故韦弘饰演的洪熙官在《少林寺》中仅是过场人物。本片动用陈信一、谢舆两位新锐做动作指导,又找武术专家指导演员的洪拳及蔡礼佛打法,再配以张彻风格血肉横飞的暴力渲染,令“火烧少林寺”的连场打斗同样效果不俗。另外,本来就研习咏春拳法的狄龙,将“虎鹤双形”打得相当漂亮的傅声,用杂技动作表演轻功技法的郭追,亦在影片有精彩表现。

3 1982年张鑫炎执导电影

隋唐年间,群雄逐鹿中原,争为霸主。王世充拥兵东都(古洛阳)潜号郑王,行暴政,民怨沸腾。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为郑王侄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亡命嵩山,垂危时为少林武僧昙宗所救。小虎在寺疗伤中,无意发现昙宗偕十一棍僧禁苑练武,各怀绝技,心喜复仇有望,恳请昙宗纳之为徒,遂落发为沙弥,法号觉远。这期间,他邂逅一武功不凡的少女白无瑕,互通心曲,才知白竟是恩师之女,而昙宗等遁世为僧,亦有不可告人之隐…

中文名:少林寺

出品时间:1982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导演:张鑫炎

编剧:张鑫炎 李连杰

主演:李连杰, 计春华, 丁岚, 于海, 于承惠

类型:动作

插曲:牧羊曲

主题曲 :少林少林

故事梗概

隋唐年间,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遭到了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逃亡至少林寺为少林武僧昙宗所救。小虎为报父仇,拜昙宗为师,习武少林,并落发为沙弥,法号觉远。一日,李世民偷渡黄河被王仁则兵马围困,觉远等施计解救。王仁则诬陷少林寺内有人通敌谋反,准备灭掉少林。众僧浴血奋战,昙宗战死。此时李世民率兵返回攻陷洛阳,王兵哗变,王仁则被觉远手刃。为继承昙宗遗志,觉远受戒为僧,兼负武林统领。唐大宗谕立僧兵,并立碑表彰众僧义勇。自此,少林习武风盛,名传四海,威震四方。

十三棍僧救唐王在电视剧《少林寺传奇2十三棍僧》里再现,给观众还原一个生动形象的十三棍僧救唐王。

幕后故事

这是一部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与一个为报父仇、出家学武的惊险故事掺杂在一起的优秀功夫片。李连杰成功塑造出了觉远这样一位武功高强、匡扶正义的武僧形象,表达出了反对暴政、反对分裂、渴望统一的主题。剧中的主要演员都由我国武术界的精英出任,全部真人真戏,不用弹床不用替身,拍摄都是一镜到底,不靠特技剪接,给人以真实遒劲之感,为功夫片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

《少林寺》改变一生命运

影片《少林寺》距今已快有30年,但剧中的演员到现在都还保持着联系。“秃鹰”计春华之后便踏上了表演之路,“色空”孙剑魁则带起了武术团参加国际表演,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去年8月,张鑫炎执导的电视版《七剑》开机,除了计春华和十一年没有拍戏的孙剑魁之外,在《少林寺》中饰演“大反派王仁则”的于承惠也加入了这部电视剧的拍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参演这部电视剧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对于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少林寺》,他们有着太多的感情和感慨。于是,有关当年拍摄《少林寺》时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就在两人会意的眼神中开始讲述。

“当年的少林寺是满山荒野”

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腹地的少林寺是天下第一名刹,因少室山下丛林茂密,故取名“少林寺”。如今的少林寺名扬万里,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但当年在拍摄电影《少林寺》的时候,这里却是满山荒野,人烟荒芜。“色空”孙剑魁回忆说,“第一次来到少林寺的时候,山上的荒草有一米之高,而且根本就没有路。寺里只有几个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萨的身体已经坍塌了一半。”少林寺的山门虽是实景拍摄,但匾上“少林寺”

三个字都是经过重新粉刷的,片中那段绿树环绕、青草茵茵的室外练功场所其实是在附近的中岳庙和杭州的“花岗观鱼”拍摄的。在拍完影片之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孙剑魁带着不少国外的朋友回少林寺参观,然而少林寺的逐日变化让他感慨良深,“现在的少林寺总让我觉得商业味儿太浓了,连和尚都有假的,那种原始单纯的感觉真是一去不复返了。”

“导演张鑫炎其实是来救场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鲜为人知的内幕,制片方最开始请了香港导演陈文来执导这部影片,当时陈文全部启用河南京剧团的演员来进行拍摄。但是制片公司对拍出的效果十分不满,于是才请出张鑫炎来救场。而此时已经花费掉了40万港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因为最后《少林寺》的投资也只有200万元。张鑫炎进组之后,决定将以前拍摄过的素材全部推翻,并开始重新挑选演员,当时正好赶上北京国际武术邀请赛,他在这个比赛中找到了李连杰、孙剑魁等十几位武术运动员。据悉,在《少林寺》之前,已有135部与少林寺有关的影视作品问世,张鑫炎为了打造一部前所未有的经典影片,决定剧中所有参与“武戏”的演员都要从武术运动员中挑选。扮演“秃鹰”的计春华回忆说,“当时根本没有动作指导,拍谁的镜头谁自己设计动作。每次导演告诉你需要打多长时间,从哪儿到哪儿,我们就开始准备,然后他用录像机拍下来回去分镜头。”所以在《少林寺》中,我们才看到如此之多的打斗的长镜头。

“最多一个镜头拍了48条”

真情、真景、真故事,这是张鑫炎导演对大家的要求,《少林寺》中NG最多的记录是孙剑魁创下的,他回忆说“导演当时根据故事设计了色空耍醉棍的情节,我在武术队时从来没练过棍,下午导演让我自己设计,晚上就实拍。结果那个镜头整整拍了一晚上,所有人最后都走了,我清楚地记得一共拍了48条。

拍完之后,我两只胳膊已经不会动了,是其他演员把我架回到招待所的。“那个拍了48条的镜头就是”色空“用脚把棍挑到头顶上的动作。

现在听起来这个镜头很容易拍摄,即使不会功夫的演员,只要把抬脚和用头接住这两个动作剪到一起就可以了,但是张鑫炎导演就是觉得不到位。他倒也不说什么,只是让你一遍遍地踢。计春华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玄机”,那个时候是没有监视器的,导演看不到拍出的效果,所以在现场他完全要依靠感觉来判断。我们最怕听他说的一个词就是“保留”,每个动作镜头拍上8条10条是常有的事儿。

尽管《少林寺》中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专业武术运动员出身,但彼此打斗时的磨合与长时间的体力透支使得受伤成了“家常便饭”。计春华回忆说片中有个演员因从马上跌落而导致左手大拇指和右胳膊骨折,但仍打着石膏坚持拍摄,还有一个弟兄因为跟腱断裂不得不离开了剧组,“那时没有替身,也没有护具,年轻人好胜心强,所以即使摔得眼泪流出来也没有人往后撤一步。”计春华表示,“那时的演员都很敬业,连十六岁的丁岚都不知道什么叫娇气,更别说我们这些习武的。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是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而实际上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已成了一种习惯。

“每个演员都是一张白纸”

计春华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少林寺》为什么好看?”在他的心里,什么武打动作真实精彩、故事极具趣味和娱乐性、创立了武侠片的经典模式等等都不是最佳答案。他给出的一个极为干脆的答案就是“因为每个演员都是一张白纸。”计春华向记者透露,剧中的演员大都是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对拍电影完全没有概念。

“什么叫表演,什么叫镜头感,我们当时一无所知。导演只需握住拳头,大喊一声‘往这儿看!’就可以了。

剧组有30多个演员,每个演员都要同时扮演五、六个角色,每场戏以不同的扮相饰演群众演员。只要机器一架,导演喊开始,大家就都认真地实打,根本不知道这个镜头有没有拍到你,是全景还是特写。然而习武之人身上特有的气质却是无法复制的。所以在《少林寺》里即使一个全景的武打场面都无比的真实,现在的影片里这种场面再也看不到了。“

“一毛钱一张电影票创下上亿票房”

影片《少林寺》在当年一毛钱一张电影票的时代创下了上亿的票房,在济南,最高票价竟然炒到了10元钱,整整翻了100倍。而对于剧中演员来说,这部电影就像他们所说的“改变了我的一生。”面对今天中国的武侠片现状,计春华深感悲哀,“内地的武术运动员为何非要让香港人才能拍出经典?我觉得内地的电影节应该为‘武指’设立奖项,支持和鼓励这一事业。现在所有的人都可以拍武打戏,实在学不会的还可以用替身,和他们对戏的时候我再也找不回过去的感觉。所以虽然拍了这么多戏,但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演员,我只是一个武术运动员。”

《少林寺》编剧卢少璋评价张鑫炎

他能化腐朽为神奇

张鑫炎是个很开朗的人,没有什么大导演的架子,有时候还喜欢自己演,好像在《少林寺》里演过一个群众角色。他能化腐朽为神奇。当时河南的少林寺破破烂烂,他就在中国其他地方的禅宗寺庙借景,把它们剪辑在一起,恢复当时整个少林寺的结构,这和他以剪辑出身做导演有很大关系。他拍摄的动作片比较写实,讲究真功夫,平实地描写情节,用武打来反映人物的情感。

张鑫炎说李连杰不忘本

李连杰进军好莱坞之后,有人指责他忘本。张鑫炎替他讲好话:“他很多时都是身不由己,现在出入都有好多人跟着,不是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张鑫炎解释说在《英雄》的首映礼与李连杰见面时,对方拉他到一边说:“没你就没我。”由此他就觉得李连杰并不是忘本的人。

影片错误

电影中小虎出家受戒,头上烧戒疤,而事实上戒疤是元朝才出现,这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于是很多人都误认为凡和尚都要烧戒疤的。在一些“唐宋时代”故事的电影或电视片里如电影《少林寺》,出现在银幕或屏幕上的和尚们都煞有介事地“烧”上了戒疤。

少林寺意义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1980年,李连杰被导演张鑫炎相中,出演香港中原电影公司的影片 《少林寺》中的主角觉远和尚。这是一部在武侠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表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卖弄,通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武术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真正欣赏到了中国武术的真功夫。

1982年,《少林寺》公映,内地以当时一毛的票价,累计票房高达一亿以上。

1982年1月,《少林寺》在香港公映,作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内地功夫片,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少林寺》在香港创下1616万港币的超高记录。一举打破香港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记录。

各界人士纷纷赞誉:中国武术开创了真功夫电影的先河,真功夫仍在中国。

近来,少林寺前树了一幢影片《少林寺》中李连杰练武雕像,以纪念《少林寺》和李连杰为少林寺带来的巨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插曲

《牧羊曲》 作词:王立平 作曲:王立平 歌手:郑绪岚 歌词 日出嵩山坳 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野果香山花俏 狗儿跳羊儿跑 举起鞭儿轻轻摇 小曲满山飘 满山飘 莫道女儿娇 无暇有奇巧 冬去春来十六载 黄花正年少 腰身壮胆气豪 常练武勤操劳 耕田放牧打豺狼 风雨一肩挑 一肩挑 风雨一肩挑 一肩挑 一肩挑

4 后弦演唱歌曲

用强烈的重节奏,将极具传奇色彩的少林寺展现在世人前,此曲是后弦游历少林寺之后,写下的歌曲,曲中特地加入一段洗髓经的经文,把对少林寺精神的神秘与景仰娓娓道来。

作词:后弦

作曲:后弦

专辑:东方不败

他的脸 写着信念 他的拳 化作闪电

参透空空色色 达摩洞的九年

僧佛院 住着西天 塔林前 罗汉指点

少林棍仰望的牌匾

传几手 袈裟木棉 藏几卷 虔诚无边

默念婆婆婆娑娑 涅磐悬在指尖

仙鹤手 挑下山泉 童子柔 捏朵白莲

二指倒挂顿悟香汤在眉间

埋下思念 弯月挂谷边

你的剪影变幻无穷 挥洒意念

(云雾中的神殿)

我翻翻天下武功 古刹门中

传下的古铜

胸中放着皆空 掌中泛起蛟龙

筋骨辗转捏成一尊佛

(色色空空色色 空空色色)

我叹叹天下英雄多还看禅宗

嵩山的巅峰

寂寞看不懂 玄机道不破

只留一身谜团入我梦

(色色空空色色 空空色色)

寂寞看不懂 玄机道不破

只留一身传奇对你说

啦……

(色色空空色色 空空色色)

啦……

埋下思念 弯月挂谷边

你的剪影变幻无穷 挥洒意念

(云雾中的神殿)

如是我开时 佛告须菩提

易经功已竞 方可事于此

此名静夜钟 不得人间事

白日任匆匆 务忙衣与食

三餐食既竞 ……

我翻翻天下武功 古刹门中

传下的古铜

胸中放着皆空 掌中泛起蛟龙

筋骨辗转捏成一尊佛

(色色空空色色 空空色色)

我叹叹天下英雄多还看禅宗

嵩山的巅峰

寂寞看不懂 玄机道不破

只留一身谜团入我梦

(色色空空色色 空空色色)

寂寞看不懂 玄机道不破

只留一身传奇对你说

(色色空空色色 空空色色)

我翻翻天下武功 古刹门中

传下的古铜

胸中放着皆空 掌中泛起蛟龙

筋骨辗转捏成一尊佛

(色色空空色色 空空色色)

我叹叹天下英雄多还看禅宗

嵩山的巅峰

寂寞看不懂 玄机道不破

只留一身谜团入我梦

(色色空空色色 空空色色)

寂寞看不懂 玄机道不破

只留一身传奇对你说

(色色空空色色 空空色色)

(色色空空色色)

5 泉州少林寺

简介

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也称南少林寺,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

据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云:“天坛傍少林寺,智空禅师拜会王太守,立于天坛。”,可知唐代泉州少林寺的中心位于东岳山“天坛”之旁。天坛遗址仍存,即位于现存“东岳行宫”前面20米处。天坛之旁,南少林寺遗址仍依稀可辨。

泉州南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在东岳山脚的村庄内,原江夏侯周德兴“剪刀剪芙蓉”穴的坟墓稍东,旁通往福 州的古大道,仍有一地名叫“山门”,位于天坛东侧约一里。这便是少林寺的山门。过山门有一条山沟,流水潺潺,名叫“洗脚坑”,传说进少林寺须先在此洗脚,以示清净与虔诚。沿山门而上,可见一片开阔地,是少林寺庞大建筑群遗址,在上世纪70年代辟为“打靶场”。当年辟建靶场时,曾发现古井和古建筑群体墙基遗址。

自661年(唐龙朔元年)前后,“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秋诏焚少林寺”,1100百年间,泉州少林寺经历了三兴三废的历程。

一、始建于龙朔,废于天佑

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云:661年(唐龙朔元年)以前,“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凡十三落。”“少林寺十三进,周墙三丈,陇田百顷,树林茂郁。”“天坛傍少林寺,智空禅师拜会王太守,立于天坛。” 智空(字道广)系救唐王闻名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其入闽,为闽武僧之始,传十二门徒,有力能擒虎、善挟千斤之鼎者,有能执千斤之弩、能舞百节链锤、飞行迅速者…… 《闽中记》又说:907年(唐天佑元年),“少林寺反王审知附梁,被毁”。南宋施梦说《东鲁诗集》也说:“少林寺宇筑清源,十进山门万丈垣;百亩田圆三岭地,千僧技击反王藩。” “王藩”即指闽王王审知。王审知毁泉州南少林寺,是该寺的第一次被毁。

二、兴于太平兴国,废于至元

《西山杂志》载,981年(北宋太平兴国六年)诏修泉州南少林寺。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的第二次兴起。北宋刘昌言诗:“遗迹清源兴国建,泉南到处少林风。”兴国即宋太宗太平兴国年号(976—983)。惠安县东桥镇东湖村保存的张氏族谱复印件载:“仕志,字法义,以石雕名世,工巧绝伦,如泉州少林寺门前之石狮子……”张仕志是宋代人张仕逊的胞弟,说明他参与了宋朝泉州少林寺门前石狮子的雕刻。 北宋文献记载,少林寺有山门、大雄宝殿、法堂、达摩祖师堂、十三堂、罗汉堂、玄女堂、藏经阁、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其他配套设施,占地400亩。2002年复建天王殿时,从地下挖掘出石制寺庙构件40多件,其中塔座1个、塔盖1个、与承天寺应庚塔相似的塔刹7个、石帽4个、柱础4块、石柱6根等,保存完整的直径达1米的榫石就有20块,体现出当时寺庙建筑的宏大规模。 还从现场发掘出大量的瓦片和瓦盖。专家推测,这些构件极有可能是唐宋时期泉州少林寺的建筑构件。

唐、宋鼎盛时期,寺内曾住有武僧数千人。

《西山杂志·统志》又载:“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寿庚之降元。少林寺长老元妙……俗称赵孟良……(元兵)追至少林寺……先行奇握温斯也,凶残成性,挥令冲少林寺,激起千僧之愤也。刀光剑影,以一当十,元兵尸横清源城东,枕骸遍野。唆都至,发矢,千僧毙焉,存者百人……亡入德化(戴云寺)。”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第二次被毁。明中期,安溪富翁兼善人李森(生于1398年即洪武三十一年)出钱购买东岳山大片荒地作为义冢用地,供泉州人免费埋葬尸骸。这些义冢用地,似乎也是少林寺南宋末千僧抗元后被毁的荒地。

三、兴于洪武,废于乾隆

《西山杂志》:1377年(明洪武十年),玄妙观法本(宋末千僧抗元之后逃至德化的少林寺僧人,高龄百三十有五)劝募州官黄中立“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僧人传技击于泉南。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的第三次兴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载:“镇国东禅寺在仁风外东湖畔……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后废。僧人修其旧址十分之一,兼祀知县彭国光,以彭曾为僧复寺田也”。

嵩山少林寺德虔法师《少林武僧志》(北京体院出版社,1988年)称:“《少林寺内传》载,垣然和尚武功超群,受到(明)嘉靖皇帝(1522—1566年在位)的嘉奖。当年垣然和尚的高足月空法师曾受命带领30多个打出山门的武僧,到福建泉州平倭立功,并在那里建立一座南少林寺,做了该寺的方丈。”可知北少林寺的《少林寺内传》明确记载明代泉州有个南少林寺,至于说是新建,则为误传。时至今日,闽南仍流传着北少林武僧平倭的故事。

清乾隆年间,乾隆下江南,担心南少林武僧与郑成功(参见《泉州人名录·郑成功》)的党羽勾结,“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秋诏焚少林寺……从兹无复敢修者。”部分寺僧避于南安一片寺。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第三次被毁。

火烧少林寺之后,少林寺和尚至善法师避祸民间,继续招收少林弟子,反清复明。至善、洪熙官及其弟子传至广东,继续发展南少林拳,出了南少林拳王黄飞鸿,后又由黄飞鸿弟子传至香港,并远播美国等。

现代重建

1992年10月,泉州市佛教界和地方知名人士决定在原址重建南少林寺,至1997年成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2002年开始在大雄宝殿正前方复建天王殿。此为泉州南少林寺在新时期的复兴。

6 莆田少林寺

概况

莆田少林寺遗址位于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

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据考,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据考,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

发现

1986年,莆田市在西天尾镇北部层峦叠嶂中的九莲山麓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以及五口建造于北宋年间的大型花岗岩石槽残碑、石柱等,学者们从石槽长226厘米、宽100厘米,槽旁刻有“诸罗汉浴煎茶散”字样,判断这是僧兵治疗伤病用的石槽,又从残碑、石柱上的“林泉院”、“寺山界”字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口重达数千斤的宋代石槽,槽上刻有“当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推测此遗址可能是南少林寺遗址。

位置

九莲山南少林寺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间盆地,居九华山脉中段,地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山间盆地小平原,耕植可以自给,大本营离各个隘口不过数里之遥;且坡度平缓,如有军情,到隘口凭险据守不过片刻功夫。从地理形势上看,林山实在是个易守难攻的藏龙卧虎之地。寺区周围有朱山、樟江、寨头等10多个山寨。目前各寨遗址均存。山头尾和梧桐山还有高三、四十米颇为壮观的山涧瀑布。少林寺遗址正处在九莲山盆地的中心,寺院的基地有两三万多平方米,十方丛林的气度可想而知。清初,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王朝深为忌恨,遣兵焚毁,莆田南少林寺从此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

新闻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中国佛教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他根据先辈叮嘱确定林泉院即南少林寺,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现在,莆田南少林寺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山门以及赵扑初题额的“南少林”牌坊等,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周围的古竹寺、霞梧院、九莲岩等大小寺院环绕着南少林寺,形成气势昂扬的寺院群落,重现了当年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度。唯一的遗憾是所有记载只是“林泉院”的痕迹,并无记载“少林寺”的字样,还是不能服众。

7 福清少林寺

简介

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坐落在福清市东张镇新宁里肖林村。福清南少林址寺院依山建成,有多座台阶,马厩、练功场、少林僧人墓葬等。寺前的石板桥刻有“少林院沙门谨募众缘,共发心德,舍造下洋石桥一间”石碑。宋,明历史皆有记载。1993年5月,专家们在《三山志》的福清县寺观中找到:“新宁里,少林院。”紧接着,清朝乾隆年间钦定《四库全书》同样记载着“新宁里,少林院”。民国二十年版的《福清县全图在新宁里西北部位置上,也标注着“少林”。“少林”二字可能是本地人崇拜少林而在封建时代后期改动的。出现“少林”二字的不定是南少林,而出现“少林”二字不只此地独有,全中国不少地方出现“少林”,但并不是南少林所在地。

历史

福清少林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建于唐代,毁于战乱。近年经考古工作者调查、考证和考古挖掘,在1993年6且4日,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遗址。又经福建省、福州市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诸如遗址中发现“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以及石桥、石盂、石槽、石碾(药臼)、石碑、石础、石舂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还有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使福清少林寺遗址得到考察。以及所显示的文化内涵与河南嵩山少林寺之相似,在福建都是仅见的。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景观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福建省宗教局和福州市政府先后批准福清市在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福清市各界人士及海外华侨共集资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建南少林寺。前不久,本人再到南少林一游,感受颇深。 南少林寺坐落于福清市西部闽中的崇山峻岭之中,寺院四面群山绵延,雄浑巍峨,一泓绿水环绕着上座座青山,密林深处,风吹草动山舞峰移、云烟拂拂、悠然飘逸。寺院座西朝东南,周围溪、涧、流、瀑、泉,清水汩汩,涌泉自出,构成了难得的秀水奇观。整座寺院依山起势、背倚着五老峰,也名“嵩山”,无论地形或山峦与河南嵩山如出一辙,令人称叹!寺前一溪横卧,迳流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晶晶莹莹,长流不涸。进入寺院,必先跨上长近二百米的铁索拉桥,人站在上面稍有摇晃之感,心境顿时豁然开朗。桥下是清澈如镜的湖面,把群山、寺院、绿荫映入水中。由于谷低,枕石漱流,清音潺潺,加之苍崖夹谷清泉长流,谷中常云蒸霞蔚,山色空蒙,时有紫气苒苒,神秘莫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