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烧鸭 |
释义 | 很久以前在岭南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广州吃烧鹅,南宁吃烧鸭。南宁人自古喜欢吃鸭,这和南宁的气候有极大关系。南宁天气炎热,居住于此的南宁先民认为鸭肉清热祛火,而鹅肉性毒,吃了会使患处愈加发炎肿胀,多食上火生疮。据说,南宁最早出现烧鸭是在清初康熙年间。南宁烧鸭的原料多选用南宁本地的芝麻鸭,皮香肉嫩,骨头带香。由于地域不同,形成了选料、制作流程、吃法等风格的迥异,南宁烧鸭与北京烤鸭代表了中国烤鸭的南北两派别。 中文名:烧鸭 主要食材:鸭 特点:此菜色泽红艳,油润光亮 口味:皮香肉嫩,骨头带香 历史典故名字起源宜良烤鸭旧称“京都烧鸭”,系宜良狗街西村人刘文,于清末自北京学艺回滇后,结合本地实际,经改进创新而成。刘文生当19世纪70年代,享寿80余岁,其传人有3:刘文第4子刘荣昌、同村人杨国才、王章。刘、王早逝,无传。杨国才传其子 杨德春 杨德春为第三代。杨德春生1934年。其学艺之时,刘文尚健在,故亦得刘文真传,也是现存唯一的嫡传弟子。 创建烧鸭的缘由刘文创始“京都烧鸭”事出偶然。清光绪28年(1901),乡人许实秋田氏(许姓为狗街沈伍营望族,民国《宜良县志》修纂者,时徙居西村)秋试中举,得公族资助赴北京会试。同村农家子刘文受雇随侍进京。据有关资料,许实在京尝撰《四书韵偶》一书,在琉璃厂刊印行世(汤池李直卿先生30年代赴京求学时尚亲于琉璃厂见其书),知其羁留时日既久,刘文因得充裕时间,投师寓所附近之米市胡同老“便宜坊”烤鸭店,毕其技艺(按: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派系,一为“便宜坊”闷炉式烧烤;一为全聚德明炉烧烤。当其之时,全聚德尚在天津经营,名“聚全德”,后经营不善,店铺关闭,乃于民国初年进入北京,改今名“全聚德”。故刘文在京之时,惟有“便宜坊”式烤法,因得学成以归,在我滇发扬光大。今北京“便宜坊”烤鸭仍在)。回宜后,颇加改进,并筹资在狗街火车站租房开起烧鸭铺“质彬园”,厘立规制,一丝不苟,精心料理,终至蜚声遐迩,创为名牌。 烧鸭创新之处刘文创新,主要有三:1、北京用高梁杆做撑筒,刘文就地取材,改用南盘江边芦苇。鲜苇清香,烧味别具一格。2、北京用麦芽糖水做鸭胚表皮涂料,刘文改用滇产蜂蜜水,烤炙后色更金黄。3、刘文自制土坯焖炉,在燃料上另辟蹊径,改用我省特有的青松毛结燃烬,暗火烘烤,取其无烟气而有清香味,燃烬热度均匀持久,土炉保温储热性好(炉温达摄氏400?。),烤力透彻,能令骨肉酥离。刘文烤鸭,提着鸭腿一抖,肉即离骨脱落,趁热食之,软骨可嚼。一只鸭子只丢四大骨(两腿双翅),余皆酥嚼啖尽矣。 古代烧鸭做法刘文烧鸭用滇麻鸭(今之北京鸭系70年代引进),宰杀成鸭饲养2个月以上,为老秤2.5斤(约1500克),除去毛及内脏并烤熟约得其半(750克)。每炉烤约10支,时间40—50分钟,绝不提前开炉。若是两人进店,可卖鸭一支,一人则卖半支。每支售价约为1.5升大米(7000克)价值。每日仅烧制30余支。买主再多,也绝不多卖。食不尽兴,或售罄没吃到,俱请下次再来,毫不迁就。其保质重誉如此。为此,生出许多趣事,俗谚“刘文的烧鸭好吃,脸嘴难瞧”(此公高个,约1.8米,马脸,黝黑,背微驼,从无笑容,倘百年而后为公塑像,此体貌特征不可忘也),就是这样说开来的。 撑筒作用宜良坝子旧时南盘江沿岸芦苇特多,取之甚易。每鸭用四根:两根分撑两翅,使能熟烤两胁,又能使鸭胸挺然凸现,勾挂陈展,最具卖像。用现代商业的眼光看,是对商品的造型与包装,邑中俗话说:“烧鸭脯子拎着”,指人仰首挺胸,气宇轩昂之态;说明传统京都烧鸭的商品造型久已深入人心,从而诱发享食的欲望。现今却偷工减料,将双翅齐根斫去,光秃秃一根肉棒,激不起食兴,另外两根苇筒一置于胸腔之内,将腔膛撑空,利于火力渗入,使胸腔内壁并受炙烤并体液沸煮而透熟,且得鲜苇之清香;另一根称为屁筒,苇筒须有节,插屁眼内,不与腹腔贯通,免油外流。此筒功效,一在强化造型,二使肛腔内壁亦得烤熟,心理感觉上,亦因苇筒的清香薰炙,不复存其宿味。而现在都被省弃了。 烧鸭的选料刘文烤鸭,首重选料。他对鸭源的要求最为苛严,专门令其第3子刘荣逵(今已70余岁,仍健在)养鸭,并创出一整套养鸭技艺和规范。他人所养鸭子,都入不了刘文的眼。滇麻鸭开春孵抱,于水稻栽插后下田放养,一人放牧300余支一群,用敞筐盛装累叠,挑往田间,每担四筐。幼鸭渐次长大,便弃筐赶放。杨德春讲:那时放养的鸭子,是要经过教育的(注意:杨先生使用的是“教育”二字),从出壳起,每在饲喂时教以口令,使人禽相熟。宜良鸭界的口令统一是“伊来来……”,十分亲切上口,不知是哪位先贤的创造。然而因鸭倌音色、语调的差异,各自的鸭群都能分辨,从不相淆。即使几群幼鸭在水田中游走互混了,也无须耽心。只要各鸭倌发出口令,便会各奔其主,免去了许多的纠纷。遇有贪耍顽皮久不拢群或迷路的小鸭,也无须下田寻找,只须频发口令召唤,也会循声归来。从而又减少许多劳累。放养的鸭子能吃到虫鱼虾蟹,维生素丰富,因此肉质佳美,食味鲜香。稻谷初熟,相机进哺,更能内增“暗膘”,油水愈丰,食味更佳,是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经过“教育”的成鸭心理素质稳定,有灵性,暗膘足,这是刘文鸭源的独有特色。他认为:未经教育,易于受惊恐慌、情绪波动的鸭群会掉膘,食味必逊。刘文的鸭子,一大群关在笼内,宰哪支捉哪支,手到擒来,同伴不怖不惊,大有临变泰然,从容受死的大将风度(由此可见禽畜的诚朴可爱。古往今来许多所谓大将也者,遇受死之日大多惊惶失态,变节投敌,而平素所受教育,大都丢到脑后去了。大将如此,大吏又何尝脱得干系?财色当前,命亦忘之,尚有何气节操守可言?而贪脏之风炽矣。古人所谓“禽兽不如”,良有已也)。鸭群夜宿,常有鼠蛇窜扰,刘家的鸭子从不惊悸,一夜相安,偶有胆怯惊叫者,刘家老三轻呼一声,便又归于安静。宰杀前的鸭子,最忌在黄泥田中放牧,因泥水污染皮肤,卖相不好。而在黑青色熟泥田中放牧的鸭群,宰杀去毛后,肤色白皙,饶有弹性。宰时不搏,皮下不见瘀血,也是一个关键。今每见成堆的北京鸭被十支一捆紧缚双腿,堆装于长途班车顶部。到站后,一堆堆朝下乱丢,被摔掼得屎臭毛飞,一派惨烈,有的拆翅断腿,哀嚎盈耳;有的奄奄待毙,窒息以终。宰杀开来,更是瘀斑被体,伤痕累然。如此“虐杀”而得之烤鸭,有何“暗膘”可言,必然是毫无滋味,如同嚼柴。 杀鸭技巧刘文宰杀鲜鸭,刀工也十分考究。颈上宰口,只准有黄豆粒大小,却能将体血全部控干,点滴不滞留体内(当代宰杀却另有电麻法,亦可滴血不存体内)。因而烤出的鸭子通体光洁金黄,不见瘀斑,更由于颈部表皮皱缩,宰口几乎看不见了。这样,在熟鸭悬挂展销时,苍蝇也找不到缝隙产卵为害,既美观,又卫生。胁下掏取内脏的开口,也只准拇指节大小,始见功力。而今所见胁下开洞,长数厘米,足可容拳,都离乃祖的作法愈去愈远。 烧鸭趣事刘文烧鸭,还有一段趣事,就在杨德春出生(1934)前某年秋天。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在五华山宴客,专程请刘文上昆明龙公馆烧制烤鸭(据《宜良文史》第4辑《段克昌先生生平略述》一文称:段克昌微时,与刘文相善,尝同宿鸭棚。而进五华山为龙公馆烧制烤鸭,当即由段克昌介绍引荐)。杨德春之父杨国才等弟子随往。鸭子、燃料全部由宜良带去。提前几日垒砌烤炉,需要加水和泥,几个后生不谙世事,把龙家正在浸泡烟土的几桶清水都和到泥中了。待炉子晾干,生火试炉时,被烘烤的土炉便散发出一阵阵奇香,几个后生才知道闯了大祸,吓得连夜跑回狗街。其实泡烟土的水也无有大用,龙府也未加责难,那一回的烤鸭,因了这一番无意的掺和,甫一揭炉,鸭香和烟香便混为一气,随风四散飘溢,远近都闻。这兴许对刘文烤鸭的成名也不无助益呢。此次上昆,大获成功,品嚼诸公,自是赞不绝口,又询得艺技渊源,因此回宜不久,省府就派员送去一方匾牌,上书“京都烧鸭”四字,取代了原先的“质彬园”招牌,悬挂在刘文简陋的烧鸭店门首。龙云另赠大红锦旗一面,各界人士送他的颂语缎幅多如彩云,每遇节日或重大宴会,悬挂出来,迎风招展,极为壮观(于此可见产品成名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之一斑)。刘文“京都烧鸭”由此成名,誉驰三迤,人尽知之。后有人撰联赞之:“南圃春前新燕舞,西村秋后乳鸭肥”(60军183师师长高荫槐题赠),“南国老便宜,西村小吃恬”(开远铁路警察总局局长钱小方题赠。于此又可见其时官员文化素养之一斑),可惜这些匾牌和题联竟不得珍惜,解放后歇业时便不知何时被劈柴进了灶洞,大批无形资产毁于一旦。刘文从北京学得的另一手绝活是烤乳猪,用土炉蜂蜜之类本地原料加工,也并不逊于烧鸭。惟因烤鸭名气太大而几被淹没,未获大展,而其嫡传弟子杨德春,尤为用心,乃尽得其传。1996年在达莱思休闲地主理厨政,曾牛刀小试,颇得食客青睐。笔者亦被邀叨扰过一回。数年前,笔者旅游泰国。某晚,于曼谷某剧院餐厅就膳,有道菜即为烤乳猪,据说是泰国名菜。几箸将皮块拿食后,暴露的已是体肉,便分插筷子,撕而裂之,却见体肉生硬,韧而难裂,众人奋力撕扯,竟将骨肉扯得老长,像拉弹弓似的,一人筷子滑脱,失却衡力,便弹击在对方脸上,肉星飞溅,一时满座狼狈不堪。此时,才有服务生来告之,体肉尚需第二次加工才能分食,弄得大家啼笑皆非。而刘文烤猪却与其烤鸭一样,表里如一,内外一次熟透。故较之泰国名菜,实已优胜许多。杨德春现场解说,每支乳猪从宰杀到入炉,只需20分钟,而烧烤时间却要2小时以上。其所用炉子,仍是烧鸭土坯焖炉。 烧鸭准备主料:鸭8500克 调料:小葱、甜面酱、椒盐、蜂蜜、盐、味精各适量 烧鸭做法做法: 1. 将鸭宰杀,洗净,翅膀并起,左手拇指和食指攥住鸭膀根部,鸭背靠近手背,小指勾住鸭右腿,右手捏住鸭嘴巴,把鸭头送给攥鸭膀根的拇指和食指,捏在鸭头和颈部之间,用刀在脖外切一小口,以切断气管为准,随即用右手捏住鸭嘴,把脖颈拉成上下斜直,血滴于碗内; 2. 在沸水中将鸭子烫后,拔去大羽毛; 3. 下锅时左手拉动鸭掌,使鸭子在锅内浮动,右手用一木棍随时拨动鸭子全身,促使鸭毛尽快透水,再放入清水中浸泡打净细毛,从左翅膀下面切一小口,掏出内脏、食管、食袋,抠下鸭舌,齐关节处剁去脚掌; 4. 用芦苇秆一节,两端削成叉形,做成“鸭撑”,长50~60 毫米; 5. 将“鸭撑”从体侧口伸入胸脯的三岔骨上,使鸭脯隆起,便于灌汤,烧后体形不致扁缩,然后,用清水里外清洗干净; 6. 将鸭子用烧钩钩住顶颈,把鸭子在开水中烫一下,只能打一个滚,立即提起,达到鸭皮毛孔紧缩,表皮蛋白质凝固; 7. 蜂蜜用清水稀释,用手蘸蜜水擦在鸭身上,挂在通风处晾干; 8. 烧鸭入炉前,先在肛门处塞入4 厘米长的芦苇一节作堵塞,防止灌入的汤外流; 9. 再将上汤兑入精盐、味精调好,从体侧刀口处灌入至八成满; 10. 烧鸭时能使鸭子外烧内煮,熟得快,烧得透,并且可补充鸭肉水分的过度消耗,达到鸭肉外焦里嫩的效果; 11. 将烧鸭的焖炉先用于松毛绳烧热,待松毛烟过时,立即把鸭子从上炉口放挂好,盖上炉火口和上盖,利用焖炉的热度反射烧熟; 12. 烧鸭不能直接与火苗接触,烧的过程中,要根据火候移动鸭子的位置,保证火色均匀,烧的时间不能过长和过短,一般掌握在10 至15 分钟,烧至皮呈枣红色即可出炉; 13. 鸭子出炉后,先拔掉鸭塞,挖出肚中汤汁,从中竖剖两半,切成1 厘米宽的长方块,摆入盘中,保持鸭的形象; 14. 花椒盐、甜面酱、大葱白另装盘,一起上桌蘸食。 烧鸭特点特点:此菜色泽红艳,油润光亮,皮香脆,肉质滋嫩鲜甜,松脂味清香醇浓。 烧鸭菜谱酱爆鸭块特色:味酥而香,色酱红。 原料:烧鸭块(300克)、笋块(40克)、甜面酱(20克)、黄酒(3克)、蒜末(3克)、姜(20克)、麻油(3克)、鸡汤(1匙)、白糖(少许)、葱节(30克) 制作:一、将烧鸭切成长1寸左右,宽4分的长方块,先放入旺火油锅内,把水分爆干取出。 二、取笋块下锅,加甜面酱、酒、姜、蒜末等炒拌,再将鸭块拉入,葱节、糖和鸡汤、再翻几下把汤收干,起锅时再放麻油。附注:此菜须火力,先用旺火,后用文火,使鸭块酥透入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