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烧绿石
释义

烧绿石(pyrochlore)CaNb2O6F,又称黄绿石。含Nb2O5达到56%。当铌主要被钽置换时,则成为细晶石。常含钽、稀士元素、铀等。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多为不规则的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褐色或黄绿色,也有少数为黑色。条痕淡褐或淡黄色。树脂光泽。硬度5.0-5.5。贝壳状断口。密度4.12-4.36。具有强放射性。产于基性岩、伟晶岩或碳酸岩中,往往与锆石、磷灰石、钙钛矿等共生。是提取稀士元素、铌、钽及放射性元素的重要矿物原料。

概述

烧绿石是一种氧化矿物,是提取铌的主要它的成分中含有铌、钠、钙及稀土、铀、钍、锆、钛等元素,是复杂的氧化矿物,因此人们还可以从中提取钽、稀土及铀、钍等。它呈褐到黑色玻璃状晶体或不规则的块体状,具有树脂光泽或金刚光泽,稍微有些透明。 烧绿石有一个奇怪的特性,用火一烧它就会变成绿色。

晶体化学

化学组成(wB%):Na2O 8.52,CaO 15.41,Nb2O5 73.05,F 5.22。A组阳离子Ca、Na常可被U、TR、Y、Th、Pb、Sr、Bi代替,从而出现以下变种:铈烧绿石,含CeO达13%;水烧绿石,含H2O 6.8%;铀烧绿石,含UO2 10~20%;钇铀烧绿石,含UO2 9~11%,TR 12%;铈铀烧绿石,含Ce2O3 13%,U3O8 7%;铀钽烧绿石,含UO3 15%,Ta2O5 13%;钇铀钽烧绿石,含ΣY2O3 11%,Ta2O5 30%,U3O8 9%;铀铅烧绿石,含UO3 21%,PbO 7%;钡锶烧绿石,含BaO 12%,SrO 6%;铅烧绿石,含PbO 39%。

结构与形态

等轴晶系,Oh7-Fd3m;a0=1.020~1.040nm;Z=4。a0值与Ti含量成反相关;而A组阳离子的成分变化并不引起a0值的规律变化。B组阳离子Nb呈6次配位,[NbO6]八面体以共角顶形式沿立方晶胞的[110]方向联结成链。A组阳离子Ca、Na的配位数为8,[(Ca,Na)O8]立方体彼此共棱并与[NbO6]八面体共棱相联。其结构可视为萤石型结构的衍生结构。即萤石结构中的配位立方体的1/2为配位八面体所代替,并减少1个阴离子。

六八面体晶类,Oh-m3m(3L44L36L29PC)。常见八面体晶形,亦有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

物理性质

暗棕、浅红棕、黄绿色;非晶质化后颜色变深。条痕浅黄至浅棕色。金刚光泽至油脂光泽。有时可见不完全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5~5.5;Nb含量高则硬度大。相对密度4.03~5.40。

偏光镜下:透射光下呈浅黄、浅红色。N=1.96~2.27,非晶质化后可降至2.01。反射光下呈褐、黄、浅黄绿色。反射率R=8.2~13.7。

产状与组合

产于霞石正长岩、碱性伟晶岩、钠长岩、磷灰石—霞石脉等,与钠长石、锆石、磷灰石、钛铁矿或榍石、黑云母、易解石、褐帘石、铌铁金红石、铌钛矿等密切共生。产于钠闪石正长岩中,与锆石、星叶石、萤石等共生。产于碳酸岩中,与锆石、铈钙钛矿、钙钛矿、磷灰石、磁铁矿共生。亦产于云英岩及钠长石化花岗岩中,与钠闪石、黄玉、冰晶石等共生。

鉴定特征

可具晶形、颜色、产状等初步鉴别。与锆石相似,但锆石硬度大。

工业应用

提取Nb、Ta、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的矿物原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