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尚海涛 |
释义 | 人物生平尚海涛,1940年8月生,河南省孟津县人,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煤矿现代化建设专家,全国优秀企业家。1963年7月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采煤专业后备分配到山西潞安矿务局工作,先后在局机关劳资处、五阳矿、王庄矿任技术员、生产技术科长、综采办主任;1980年任石圪节矿总工程师;1982年任潞安矿务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85年3月开始任潞安矿务局局长。在潞安矿务局期间,先后主持了两次大的煤矿主导技术(采煤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是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他主持会引进的波兰柯马路节式支架进行十余次改进,并以此投产成功;以后又用国产设备连续三年创造全国最高纪录。1988年全局实现综采机械化,并达到队队生产超百万吨的全国最好水平。第二次技术革命时综采放顶煤的实验成功。此项实验创造发展了厚煤层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新技术。他所领导的技术攻关小组在综放工艺、综放技术和配套设备上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其中低位放顶煤支架、框架式运输机和E型巷道布置等,均属原创技术,属世界领先水平,都在全国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潞安矿务局利用综放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首先创日产1.65万吨,月产31万吨和年产253万吨的综放队纪录。 尚海涛还提出了以综放为核心技术,建设集约化生产的“四一型”矿井模式,并在漳村矿实践,1993年漳村矿建成了第一个“四一型”矿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产高效新路子。由于他始终致力于煤炭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及现代化矿区工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了煤矿技术进步高效率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煤炭工业现代化矿井,开创了中国煤矿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被称为中国企业科技进步的“潞安模式”。由于尚海涛对我国煤矿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贡献,1987年被国家科委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并获“金球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七届人大代表。 1995年10月,尚海涛调到煤炭工业部任总工程师;1998年4月,任国家煤炭工业局中国煤炭经济技术咨询中心主任。他还是中国矿业大学、山西矿业大学、中国管理科学学院、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的兼职教授,兼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执行理事、中国企业协会执行理事、中华教育艺术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作为焦作工学院董事会名誉董事长、兼职教授,尚海涛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出版作品尚海涛在从事煤炭生产和技术研究过程中,先后出版有《活力源》、《新方略》、《企业心理学》、《高效率》、《煤炭企业领导学》、《煤炭企业管理方法创新》、《综采放顶煤开发方法》、《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矿区——潞安矿务局》等著作,其中《高效率》一书创立了中国煤炭技术理论,获煤炭部特等奖;还发表有《放顶煤综采技术在潞安矿区的应用与展望》、《高效率管理法》、《继续工程教育与煤炭企业现代化》、《安全系统管理法》、《潞安思维模式重构机制》、《用科技进步促进双效提高》、《三步走: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矿井》、《谈综采放顶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的必然性》、《综采技术在缓倾煤层的前景展望》等数十篇论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