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泉寺 |
释义 | 相传始建于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避难路过此地,兵马饥渴挖泉取水,即位后立庙于此,以为圣迹,命名“上泉寺”,后来历代战乱,均为藏兵窝匪之所,多次烧毁,多次修复,直至清朝盛世,康熙十二年重建,楼台殿宇,肃穆壮观,茂林修竹,陪衬着建筑物,围墙依照城墙,有跑道、城楼、炮台、山门面对石亭江大河,山门外有一座高台,不知何意(后来称为望乡台)。 台据说:修庙时为一处地高僧采取白蛇传中金山寺模式,故筑台镇妖,治伏洪水,造福黎民之意。开山祖师其名不详,传至二代,二圆和尚作恶多端,被群众赶走,到河对面立一洪山寺主持香火,至此上泉寺便改为尼姑主持香火。 清末民初,曾在这里办过民团(即地方武装),山门外上边还有操场遗址。 解放后,土改建政,这里是三村办公室,并还有小学一所,1958年,绵竹中学分校在此,62年迁回后,又作为“劳改农场”,70年代乡办企业在这里开“抢房办粮厂”,79年将全部建筑折走用来办纸厂等乡办企业,给大队留下十间厢房至此这座“上泉寺”就告结束。 90年代经绵竹市人民政府佛教协会批准,由海勇和尚主持又开始重建,至今基本恢复原样。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