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河头村
释义

云南省马关县八寨镇上河头村

上河头村隶属八寨镇马主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5.00 公里,距离 镇7.00公里。国土面积0.03平方公里,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气温21.00 ℃,年降水量1,50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50.00亩,其中人均耕地0.50亩;有林地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9户,有乡村人口131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人,劳动力1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0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为主。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上河头村

简介

朱台镇上河头村距朱台镇政府驻地西南4.15公里。明代孙氏立村,曾名孙家庄。清朝年间,因村近傍乌河,有大泉涌出,状如河头,更名上河头村。现全村483户,1567人。

沿革

1920~1930年,上河头村属临淄县西四社。1930年起,先后属临淄县四区、高阳区。1952年后,先后属临淄县高阳区、高阳乡。1958年9月属临淄县淮阳公社。1984年4月起,先后属高阳乡(镇)。2001年,属临淄区朱台镇。现分上河东、上河西两个行政村。

戏曲

上河头村是全国稀有的民间剧种鹧鸪戏发源地。鹧鸪戏是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创立的剧种,演唱特点是每句唱腔中都加入鹧鸪鸣叫似的拖音。据崂山碑志载:清乾隆年间,因婚姻不幸而到崂山云海庵出家的尼姑。在长期修行中,听到鹧鸪鸟鸣叫而悟出一种声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众人听后交口称赞。传唱中逐渐演变成鹧鸪调。

后来尼姑来到临淄故城西北15公里三义桥头孙家庄。这里地处凤凰山北麓,

水之阳,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一天尼姑在槐荫树下演唱鹧鸪调时,孙家庄举人孙兆初听后觉得曲调非常美妙,便决定把尼姑留在村内,请其精心传授。三年以后,孙兆初及周围村民都学会了鹧鸪调。临淄县孙家庄就成为鹧鸪戏的起源地,孙兆初及部分村民即成为鹧鸪戏第一代传人。孙兆初也成为鹧鸪戏第一班主。鹧鸪戏融入了鹧鸪鸣啼的圆滑与婉转,声调清润绵长,娓婉缭绕。其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并融入了独特乐器——鹧鸪胡,唱腔与念白取材于临淄方言,也吸取京剧的精华,既大气规整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欢快的基调,尾拖的长音,哀婉忧思,富于乡土生活气息。唱腔有匀板、慢板、老生匀板、老旦调、急杠、慢杠、娃娃腔、悲腔、抱娃娃、刨、茉莉花调、莲花落、十到黑、亲家斗和姜二青等十五个曲牌。

鹧鸪戏最初唱民间小调,后来以小戏为主。吸收了京剧的精华后,开始排演《穆桂英征南》《太公传》等,成为独具风格的品牌大戏。精品剧目有:《胭脂》《龙宝寿》《采茶奇案》《五凤岭》《太公传》《粉红江》《罗通扫北》《穆桂英征南》《状元打更》《杨排风》《宝莲灯》等50余部。鹧鸪戏传到民初第四代班主孙继康时达到高峰。孙继康艺名黑牡丹,德艺双全,戏班演出阵容强大,出名演员很多。如艺名“一把留”的孙德永及孙曰俭、孙曰本、孙德训等。这一代鹏鹊戏走上了专业道路,演出传到博兴、桓台、张店等地。

抗战时期,军民联防队长刘克和以联防队员为骨干,排演了一些应时剧目,获得军民的好评。1950年以后,剧团连年演出,演员阵容大,常被各地邀请演出。“文革”期间,服装道具被破坏,演出停止。改革开放后,鹧鸪戏一度复苏。

2000年,热心地方文化人士孙庆平投资8万余元资金,成立了“淄博市鹧鸪剧团”,自任团长。2000年纪念姜太公诞辰(农历八月初三)3143周年之际,剧团自编自演十台连本戏《太公传》,得到了台湾姜氏后裔邱正吉的好评。邱正吉对淄博市鹧鸪戏团提供经费支持并自荐为名誉团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