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箭”1战机 |
释义 | 简介20 世纪 50 年代初,阿根廷共和国的航空工业曾经出现过短暂的辉煌,为了实现阿根廷共和国工业的历史性飞跃,该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箭”系列喷气战斗机便在此时诞生,令人遗憾的是:所有这一切不过是浮光掠影而已,阿根廷共和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二战结束后,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决意加快空军建设的步伐,在政府鼓励下,位于科尔多瓦的阿根廷共和国军用航空工厂开始寻求国外帮助,以完成首架国产喷气战斗机的研发工作。1946 年,IAe 请到了著名飞机设计师艾米尔.德瓦蒂纳(曾在德国入侵法国时流亡南美),德瓦蒂纳于 5 月 28 日到达阿根廷共和国,随后在 6 月 26 日同该国航空部正式签约,他的设计组里也有不少阿根廷共和国工程技术人员,如 IAe 的主管 J.I. San Martin 等。 项目不久便正式启动,1948 年 10 月 8 日,阿根廷共和国官方首次公开展示 IAe.27,当天驾驶“箭”I 的是IAE 公司的试飞员路易斯.瓦罗尼(Luis Valoni)中尉,于之一并展出的还有 IAe.30 和阿根廷共和国的“空军 1 号” –维克斯“维京” 等。尽管德瓦蒂纳有着深厚的设计功力,但对革命性的喷气引擎和由此引出的航空动力学方面的新问题却很不适应,虽然“箭”I 采用全金属构造和三轮车式起落架,德老仍然对传统的平直翼和德式垂尾恋恋不舍,这些过时的设计本不应该出现在这样一架高速飞机的身上,后来“箭”I 只是偶尔进行一些飞行活动并在 1956 年 3 月退役。 性能参数翼展: 11.25 米(后为 10.50 米) 全长: 9.69 米 全高: 3.39 米 机翼面积: 19.70 平方米 主起落架轮距: 2.46 米 空重: 2,358 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3,600 千克 翼载: 184 千克/平方米 最大速度: 720 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 600 公里/小时 着陆速度: 150 公里/小时 爬升率: 1,500 米/分 升限: 14,000 米 作战半径: 900 公里(600 公里/小时) 续航时间:1 小时 30 分(600公里/小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