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工具人”假设
释义

工具人的由来

“工具人”假设英文俗称People assume that tool。这一假设盛行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力还不发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冲突尖锐.在工厂制度中,资本家将工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所使用的主要是强制手段,如皮鞭惩罚,饥饿惩罚来实施管理的.在这一时期,劳动者特别是新兴无产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微弱,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他们在管理过程中只有服从,听命于资本家的义务,没有丝毫的权力.工具人假设的理论与实践反映出在资本主义初期,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但仍带有深深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烙印,无产阶级在饥饿的强制下对资产阶级的依附.显而易见,工具人假设是不符合人的本质,是与人的社会性相冲突的.依此对人进行管理不可避免地会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严重对立,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完全压抑,其管理效率之低就可想而知了.

“工具人”假设,这是前管理学阶段对人的基本看法。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象机械一样去动作。这种观点将作为管理者的人和作为被管理者的人完全对立起来。前者是主动的、起支配作用的,后者是被动的、是按照管理者的指令操作以实现管理目的的生产工具。

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概念中的“工具人”

职业技术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之上,通过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劳动者进行的从事非专业性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以使他们现在或将来能顺利获得职业的活动。其特点是职业的非专门性、导向的就业性、内涵的相对性和外延的包容性等。

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的职业技术教育时期,职业技术教育主体(教育者、被教育者)、职业技术教育目标、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和职业教育技术结果,是与其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而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下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生产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本质属性被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并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按计划经济的要求,以计划经济的法则对有关资源进行配置和利用。总之都是为了达到培养听话的“工具人”的目的。职业技术院校在办学实践中也确实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偏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和人的全民和谐发展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致使职业技术院校教育培养出了大批的只有一技之长而缺乏人文素质的“工具人”,背离了教育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民、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