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海生意经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页码:214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7807403004/9787807403005

·条码:9787807403005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市场价:¥25.00

内容简介

生意经是做看得见的市场,是竞争的艺术,是降低成本的艺术;生意眼则是发现的艺术,发现一个天与地间抗衡的空白,去想象插根竿子也成柳的肥沃空白。《上海生意经》主要想你阐述了有关上海的生意经,想知道上海人如何做生意的吗?那就请您打开本书吧!

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品牌图书“俗上海系列”以其生动入微的笔触形象记录上海这座新旧交融城市的成长别史、文化风情而著称,继《上海老味道》、《上海市井》等畅销后,又推出了《上海生意经》、《上海人活法》、《上海品牌生活》、《上海本色》一辑四本,多侧面多角度展示大上海的各种风情。本书为《上海生意经》。 生意经是做看得见的市场,是竞争的艺术,是降低成本的艺术;生意眼则是发现的艺术,发现一个天与地间抗衡的空白,去想象插根竿子也成柳的肥沃空白.

作者简介

李大伟,一个不折不扣的市井之徒,长期混迹于生意场上,到十六铺进过蔬菜、同济大学门口卖过西瓜、泰山底下开过饭店、路过枣庄贩过香烟[大金丝]、到山东卖上海服装、到上海卖陈年白酒、到浙江慈溪将阴谋兑换成[阳谋](美其名曰:策划公关经理),基本上都是徜徉于街头巷尾的买卖,与下层社会沆瀣一气。生意之外,还恋文成癖,在《新民晚报》上写散文随笔,在《新闻晨报》上写经济随笔,野路子门派,嬉笑怒骂,自成一格。自云:[就像我的为人,狗头摸摸、羊头摸摸,东一榔头、西一棒头。喜欢什么千什么,因为喜欢,所以生动。

编辑推荐

生意经是做看得见的市场 是竞争的艺术 是降低成本的艺术 生意眼则是发现的艺术 发现一个天与地间抗衡的空白 去想象插竿子成柳的肥沃空白

古物一旦成为文物,价值连城,如果从功能上讲,早已是废物,是文化提升了它。鲁迅坐过的小板凳,那是文物;鄙人用过的沙发,虽然个儿大,是废物!这就是文化的附加值。

可惜我们太迷信金钱的兑换率,以为一分价钿肯定一分知识,以为银箱可以储存知识,价位就是思想的刻度表,这让我想起一个命题:树影长还是时间长?同样,智慧与金钱根本不是一回事。

目录

上海人的门槛

上海人的缺陷

发现空白

推销生活方式

细说区域资源

投资资源

贩卖文化

肉拉面的衰落

送礼(上)

送礼(下)

笑侃成本

一堆证书,八搭知识

巧用劣势

剖析杭州菜

截流优势

请个司机最便宜

卖给更勇敢的傻瓜

茶楼办公最实惠

洋鬼子的狡猾

白相科技新概念

名牌的价值

戏说MBA

信息成链才值钱

巧购垄断

品牌的勾引

CNN的成功

偏爱广告

因为概念,所以消费

经济学不经济

经济学者的价值

最差的也许是最好的

经营“一小撮”

因为有钱而破产

促销多余

金钱使我们有些愚蠢

冒昧给电台开方子

荒唐的昂贵

怕烦捂房产

地铁房最节约

比厢房还要近的邻居

房产≠地产

买房的要素

资产房与资本房

道德的利润

没有泡沫的肥皂是臭肥皂

投资风景酒店

细话住宅游泳池

学会放弃

房产广告嗲媚妹

拒买轿车

徒步上班最减肥

简单就是效益

偏爱普桑

富人的感觉

幸福的成本

朋友=机会

经营老年

絮叨形式主义

多余的优点是缺点

业余,兴趣的保鲜箱

关公发嗲

我的订报理由

学习英语的成本

月饼的人情世故

月饼奖券送给谁

香港其实很便宜

香港的劳动人民

香港的老板

笑的内容是理念

买瘦鸭

向菲佣学点啥

序言

在这里,我不得不感谢《新闻报》的总编毛用雄,因为他的力邀再请,我在他主政的报纸上写了三年专栏,才有了这本《上海生意经))o

2001年,《新闻晨报》再次推出副刊,由“晨风”变为“闲情”,毛用雄希望我在“闲情”版开个专栏,当时我已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写专栏了,自己的生意摊子也越摊越大,实在没有精力。但我这个人江湖味甚浓,朋友的交情不容敷衍。毛用雄希望我写些在风格上类似《新民晚报·夜光杯》上诙谐洒脱、内容上涉及市井万象的随笔,我非常为难,因为晚报让我出名,再写些与晚报近似的散文,那是同质化竞争,等于举左手打右手,对不起看得起我在晚报的编辑朋友,于是我决定在晨报上写风格迥然的《生意人随笔》。提出这个想法,好比买者选购甲,卖者提供丙,“不是拎不清,就是寻开心”。毛用雄面有难色。副刊偏重文化、生活,这是个锁定已久的中国报刊传统,也是读者消费习惯,怎么登经济文章?那是专刊的文章啊!我说我写“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经济中的生活现象”,虽然是经济,一样充满生活的机智。再说,晨报的读者,往往是职场拼搏的知识白领,更关心身边的经济生活。我企图将一些耳闻目染的“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贡献出来,让办公室的他们与她们,一笑之余或有启示,晚上聚餐也有谈资,起码一句话:“侬讲,伊十三点哦?”将无聊变有趣。我满足于这样的评价。就像我的手机号码,1 38,然后1与3均衡瓜分所有的8,过目不忘,我常常对速记完毕的朋友强调:“13点+8”。我追求文章中“十三点兮兮”的戏剧效果!

文摘

上海人的门槛

上海人睁开眼睛就是钱:出门前在家喝水多了,出门后就要花钱上厕所。在家闭着眼睛也要钱,入眠了,空调必须开着;晚上了,按揭房依然按时间算钱。母亲从小告诉我们:会挣不如会算。温州人的钱是挣来的,上海人的钱是算来的。

算,是褒义词,既保持体面,又得到实惠,反之,就是洋盘、阿曲死。

上海人讲究“门槛”,而且要“精”,引用列宁的比喻最形象:“一头牛可以揭下两层皮。”

在上海生活,必须会算。看病,特许门诊是普通门诊的8倍,但是专家的药很简单,自然药费很便宜,对症下药“一帖灵”。普通门诊,门诊费贱了,药费贵了,找普通门诊医生可能就是“吃药”,最终不便宜。一旦误诊,老中医变老军医。合辙一句老话:“秃子省不下梳子钱、瞎子省不下点灯钱。”

最“大兴”就是私立医院的免费检查,不查都健康,一查全是病,最轻也用“亚健康”恐吓你,无非让你买药吃药。对付它的最好办法:它查出什么病,自己到公立名牌医院有的放矢找专家复诊。前者免费,后者劳保。前者属于探雷器,可能无中生有,右派错划;后者权威机构,拨乱反正。“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体验唐太宗这句名言,无须自掏腰包。 买机票,越早折扣越大,但豪华剧场的戏票则相反,购买越迟越便宜,

开幕前到门口,最好再迟到一分钟出现,黄牛围着你,怕你心猿意马,“阿哥、阿哥”喊个不停。随你闭着眼睛瞎砍价,三折?二折?一折?成交!如果提前预订,反而百分之百的原价,吃药套牢,上海人叫“洋盘”。不少外国高档戏时髦戏,在上海市场很小,完全靠赞助商捧场,回馈赞助商的往往是没有市场、没有销路的票子,赞助商作为面子将它送给各自的生意客户,大多数客户又将票子卖给黄牛,半卖半送属于贵的,退票当然便宜。到这种富丽堂皇的剧场,老门槛,不买票,等退票,新行话:“淘票”,到“淮国旧”淘旧货的淘,到虬江路淘便宜货的淘,翻来覆去的淘,总之,越高档折扣越大。

现在,上海许多学校新增一个时髦的专业:展览专业,因为上海的展览活动多。最后一天有好戏,展商的展品必须清仓大处理,因为运回去,打包、运输、破损,太昂贵,不如现场甩卖,套现而归,泡货最便宜,比如藤器、瓷器。便宜买好货,最好等展览结束那一天,越狠心越便宜,都是厂家一手货,毫无假冒伪劣之虞。

苏州、杭州都是上海的风景邻居,休闲佳地,春秋两季,上海人喜欢出游,我选择杭州。苏州以园林胜,但门票太贵,逛一个园林,太单调,逛两个园林吃不消。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