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海临港新城
释义

距上海市区50公里,规划面积296.6平方公里(现扩展为311.6平方公里,相当于3/1个香港,或者20个澳门的面积),是洋山深水港的配套工程之一,于2003年11月30日正式启动。 蓝图中的临港新城,将是一座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简介

临港新城位于上海东南端——南汇芦潮港,距上海市区50公里,规划面积296.6平方公里(现扩展为311.6平方公里,相当于3/1个香港,或者20个澳门的面积),是洋山深水港的配套工程之一,于2003年11月30日正式启动。由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5个功能区域组成的临港新城,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浦东国际航空港的区位优势,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区,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未来上海中心城区的重要辅城。

背景介绍

建国初期,芦潮港原来还是一片荒滩,是“野兔作窝场,蟛蜞当操场”的茅柴荡,“抓把土能腌菜,舀碗水当盐汤”的盐碱地。现在这里开始成为上海市的金尖角。这里将以滴水湖为中心,建成上海临港新城。“临港”不仅是临洋山深水港,还要与浦东机场这个航空港相接。最终建成的临港新城,将是空运、海运、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都很便利的现代城市。有一种说法是:(上世纪)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临港新城。

临港产业区致力于建设支撑中国能源、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乘用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舶关键件、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洋工程设备、民用航空产业配套等五大装备产业基地以及支撑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工程机械、物流机械、精密机床等制造基地。

基础建设

城市景观人工湖

临港新城总规划面积311.6平方公里,其中由填海而成的陆域占4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填海造地项目(这一称号将被在建中的唐山曹妃甸工程取代,曹妃甸工程规划的填海面积将是上海临港新城的三倍)。在临港新城开发中,总计需要填海20万亩,即133.3平方公里,仅填海所耗费的成本就高达400亿元。平均填海一亩需要花费16万-20万元人民币。除了填海,临港新城在主城区,还挖掘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滴水湖。滴水湖呈圆形,直径2.66公里,总面积5.5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7米,其水域面积和杭州西湖相当。滴水湖由海南龙湾港集团历时15个月开挖而成,共挖土1780多万立方米,这些土方的体积相当于15个上海金茂大厦。

临港新城东临东海,南与普陀山、嵊泗、大小洋山隔海相望,交通便捷,毗邻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以及第一个国家级保税港,距离浦东国际机场27公里,距离市中心75公里,距离洋山深水港32公里,距离东海大桥5公里。按照规划,到2020年,临港新城将成为上海东南地区最具集聚力和发展活力的中等规模滨海城市,并依托上海惟一深水港洋山港成为辐射长三角的巨型物流基地。预计,届时人口规模将达到80万。

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滴水湖。

滴水湖中还有北岛、西岛、南岛3个小岛。北岛被称为“娱乐之岛”,位于滴水湖的北面,是三岛中最大的一座,占地约23.5万平方米。根据计划,北岛上将建设一个有海洋特色的游乐园,其中涵盖水世界、绿洲、游戏隧道、蓝鲸表演艺术中心等;西岛占地约6万平方米,定位为商务和旅游住宿,其中将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标志性的两幢高星级酒店;南岛占地约14万平方米,规划为水上休闲娱乐岛,规划建设游艇俱乐部、游艇港湾等设施,南湖将形成具有举办大型国际水上运动赛事能力和健身娱乐的水上运动休闲中心。

产业分区

海港新城分为主城区和产业区(包括主产业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综合区)。主城区是以5.6平方公里的滴水湖为中心的城市综合生活服务区,规划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湖中点缀着三座岛屿(星级酒店商务工作之岛,娱乐休闲主题公园之岛、游艇码头体育活动之岛),沿湖以环状、放射状的形式向外扩展,形成城市生活环带、城市公园景观环带和都市居住生活环带,居住人口80万人。产业区是以产业开发为主的功能区块,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50万人。产业区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主体部分,并以现代装备产业、出口加工和高科技产业为核心,其中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是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依托,是集仓储、运输、加工、贸易、保税、临港工业、分拨、增值和国际商贸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经贸平台。“十一五”期间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临港新城将实现固定资产投入1200亿元,重点建设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装备制造、船用关键件制造、物流装备制造、航空装备制造、光仪电设备制造六大产业基地。

填海造地工程

临港新城主城区规划用地74平方公里,其中54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在2年时间内围垦成陆。围垦54平方公里的土地,需要在这一片滩涂上填起5600万平方米的沙土,首先需要在退潮时,在滩涂上围起一道10公里长的挡潮大堤,然后用机器设备灌混凝土和沙子进去,进行吹填。由于滩涂上是厚厚的淤泥,大型机器无法进去,围堤全靠人工。来自上海水利工程公司、南汇水利工程公司等五千多名建设者顽强拼搏,从2002 年10月至今分两期完成了南、北围区长10公里的围堤建设任务。大堤底宽85米、上宽9米、标高9.1米,加上钢筋混凝土翻浪墙高达10.47 米,可抵御200 年一遇风浪。

按照上海地区传统的围垦造地的施工工艺,第一步是促淤。就是在规划的堤线位置先抛筑块石,形成一道促淤坝。涨潮时,泥沙随潮水进入促淤区域。退潮时,一部分泥沙沉积下来,经过2到3年后,滩地可淤高1到2米。第二步是围筑大堤。等围区内泥沙淤高到一定程度,在促淤坝里筑道大堤,使围垦区域与潮水隔开,形成不进潮水的陆地。第三步吹填。在一般情况下,围堤内的陆地标高较低,达不到设计用地的标高。这就要设法从附近海域中取沙进行吹填,抬高地面,满足用地要求。

而芦潮港地区属于低滩围垦,大堤堤线位置在吴淞标高零米左右。同时,堤线位置和地质条件很差。大堤基础下面有3到5米厚的淤泥,局部地段淤泥深坑达到6――10米。每个坑有100×200米,共有9个深坑,属于不良软弱地基。这里有5米水深,海域的水文、气象条件恶劣,风大、浪高、流急。在这片滩涂上围垦成陆,建起新城,从围垦工程上看是上海围垦史上面积最大、用沙量最大、地质条件最差的一项工程。也就是说,用传统的办法先筑堤再吹填,会形成堤内海水越来越多,而堤外的海水在涨潮时对堤坝产生巨大的冲击。不要说大堤龙口难以合拢,未等吹填成,大堤会有前功尽弃的危险。

为此港城建设者们采用“裸吹”的办法。首先要解决围垦所需的沙土。5600万立方米的沙土,如果筑起一米见方的泥墙,这道泥墙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圈半。不熟悉海洋常识的人总以为大海里有的是沙土,其实并不如此。为了保护滩涂,近处的泥沙是不能随便挖掉的。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大堤外1.5公里外的海底取沙。这样做投资成本低,进度快。在浅海挖掉一个8-9米的沙坑,经过半年就可以淤平。

其次是挖沙工具和时间的矛盾。刚开始时,4艘小型挖泥船试挖试吹,6个月挖吹泥沙50多万立方米。照这样的速度,5600万立方米沙土需要挖40年。怎么办?工程指挥部果断决策,决定向荷兰租借挖泥船,并向上级领导汇报请示,取得了交通部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因为原先规定国外疏浚企业及设备不准进入国内疏浚市场,因为洋山工程特殊需要,破例同意租借国外绞吸式挖泥船。这种大功率挖泥船,动力大,效率高,每小时可挖3000立方米。边挖边吹沙上岸的排出距离远,最远的可达5公里。抗风性能好,7级大风还能继续挖沙。以两艘从荷兰租借来的绞吸式挖泥船为主力,又配置了几艘国内挖泥船,进度大大加快。

第三是改进工艺。传统的施工工艺是促淤,围垦、吹填。现在是促淤、吹填、围垦。先进行吹填,用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取沙,通过输沙管道向围垦区域里吹沙。先吹填,再筑堤。待大堤建成后,地面未达到设计标高处,再进行补吹沙土。用这样“裸吹”办法,使近5万亩滩地从零米提高到2米。这样一来,滩地抬高后,减少了潮水的进入量,大大减少了大堤合拢的风险性。同时,用大型绞吸式挖泥船的有利条件是,采用大容量、快速连续向淤泥层吹填沙土的方法,硬是将深潭中的淤泥挤掉,置换进坚实的沙土。东海的滩涂上,吹泥船马达轰鸣,吹泥管中喷射的沙土奔腾不息。经过两年多的连续施工,临港新城由此诞生。

装备制造业基地

民用航空产业配套

在200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航工业集团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协议,在临港产业区设立国家级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吸引国家航空产业配套项目,发展发动机、航电、机电、环控、新材料和航空物流产业。首批启动项目为航空发动机项目,由中航工业集团为主出资组建中国商用飞机发动机公司,注册资本60亿元。

汽车整车制造

上汽集团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整车及发动机基地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发动机五大车间以及车体分配中心、能源中心等单体已经建成投产,主要生产自主知识产权KV4、KV6系列发动机、自主品牌“荣威550”整车,最终形成30万台各型发动机和22.5万辆整车的生产规模;到2010年形成五个生产平台、30款车型的规模。届时上海形成本地三大汽车整车制造基地(嘉定、金桥、临港)“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

船舶关键件制造

中船三井船用柴油机项目、电气船用曲轴项目、中船重工和瓦锡兰合资的中速柴油机发电机组项目已经投产;中船重件码头已经建成;沪临金属加工配套项目、韩国东和恩泰热交换器项目正在建设中;沃尔沃高速游艇发动机项目、船舶工艺设备配套项目已经开工。

中船三井船用柴油机项目具备年产170万马力柴油机的能力,主要制造汽缸直径600毫米以上的大功率低速柴油发动机,同时可制造理论上最大的汽缸直径1080毫米的柴油机(现已批量制造世界最大的缸径900毫米的柴油机),满足12000箱集装箱船的主机需要;基地二期已经开工,最终形成年产400万马力的生产规模,是全国最大最先进的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大型船用半组合式曲轴项目年产160根曲轴(已可生产为缸径900毫米柴油机配套的曲轴),未来可达360根,打破了日本、韩国、捷克、西班牙等少数国家对该领域的高度垄断。明年,船用仪表、舵系等船舶配套项目将落地。

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制造

生产百万千瓦等级核电主设备、重型燃气轮机、具有极端(特大、重型、超限)重型装备制造能力的电气重装联合厂房,具有1400吨吊装能力、5000吨泊位条件的电气重件码头已建成投产;一机床公司核电内堆件项目年内将完工,年产核电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4.5套(全国唯一具有此生产能力的企业);核电起重运输项目将于明年完工,年产核电成套起重运输、重型起重运输等设备4.9万吨;这些装备将为我国实现核电设备的基本国产化奠定基础。2008年7月,长21米、最大直径4.4米、重3350吨的60万千瓦核电机组蒸发器已下线并运往秦山核电站,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之后能制造该设备的少数国家之一。特高压交流重型输变电设备和直流输电设备项目已经开工,产业区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高端发电及相关设备制造基地。

海洋工程设备制造

中船集团已开工建设具有世界一流的大型海洋工程与船舶制造专业配套基地,其中专用产业码头两座,年产海洋工程平台4座,海洋工程生活模块或船用生活模块30个。代表着钻井平台的世界先进水平。今后进一步重点发展具有高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特征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海洋油气装备,将为我国发展新兴的深海油气采掘事业服务,提高我国在全球海洋工程设备制造领域的地位。

工程机械等其他制造

港口和物流机械为主,中集集装箱制造及维修、卡尔玛港口机械、科尼(KONE)港口机械、振中桩机等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并将扩建。随着田中激光机械、阿特拉斯空压机、开山空压机、蒂森克虏伯工程机械、希尔博装卸机械、希斯庄明机床、大型煤矿液压支架、履带挖掘机等项目的建成和落地,该基地涵盖的领域将更加丰富。

目前,中国重点突破的16个装备制造业发展领域中,临港产业区的项目已涉及到8个。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用设备、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洋工程设备、航空配套产业等五大装备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临港集团目前已同中船集团、中船重工集团、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中航集团、上汽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中集集团、三一重工、华仪电气、开山集团、卡特彼勒、沃尔沃、三井造船、蒂森克虏伯、西门子、科尼、卡尔玛、瓦锡兰、韩国东和恩泰等国内外著名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建立战略联盟。到目前为止,临港新城已经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81.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25亿元,引进外资总额12亿美元,实现生产总值年增长60.4%,工业总产值年增长48.1%,税收收入年增长34.9%。

临港新城现已建成防汛标准为200年一遇高潮位和12级以上大风的防汛大堤工程;建成供水、污水系统一期工程、电信工程和天然气中压管线工程;建成了一期市政主次干道、河网水系、桥梁和绿化配套等工程。两港大道西延伸段、大芦线、轴线大道、连接市区的轨道交通线、城区公共交通等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

2008年9月,上海海事大学、海洋大学两所大学搬迁临港新城,2.6万名师生员工成为第一批新城居民;而在一年前南汇区首个街道——申港街道成立,担负起临港新城主城区74平方公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位于主城区的南汇区机关办公中心也已落成办公;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即将建成开馆;学校、医院、商务办公楼、中高档商品房、酒店、休闲娱乐等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海关、检验检疫、港口管理、电力、燃气、水务等服务功能项目也在筹建中。四个分城区也正在加快建设以商业服务、职工公寓、文化中心、培训中心、娱乐休闲等服务配套设施。到2010年,临港新城将实现地区增加值235亿元,工业产值500亿元,财政收入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200亿元,人口规模40万,将建成一座初具金融、商贸、科教、旅游、休闲、居住功能的新型海滨城市。

建设大事记

2003年6月5日,上海市政府决定成立上海临港新城建设领导小组,韩正同志任组长。

2003年11月24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临港新城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了上海临港新城建设的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发展定位等重大问题。

2003年11月30日,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和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临港新城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2003年12月29日,上海临港新城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004年1月20日,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上海临港新城总体规划。

2004年2月1日,上海市市长韩正签署第16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正式颁布并实施《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2004年4月27日,上海临港产业区投资说明会在上海四季酒店举行。

2004年8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视察临港新城。

2004年11月13日,上海海事大学迁临港新城新校区开工建设。

2004年11月17日,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公司和芬兰卡尔玛公司签约。第一个外资项目落户临港新城。

2005年2月7日,上海市党政主要领导视察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临港新城建设情况。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建设工程,确保年底实现“港开、桥通、城用”目标。

2005年4月5日,卡特彼勒集团全球总裁Gerard Vittecoq率领高层代表团访问临港新城,实地参观了物流园区基地。

2005年6月22日,国务院以《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正式批准设立洋山保税港区。

2005年7月9日,上海电气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一期工程开工典礼在临港产业区重装备制造基地举行。一期项目包括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和大型船用曲轴项目,投资32亿元。

2005年7月28日,中船临港船用大功率柴油机基地开工建设。

2005年10月10日,临港新城首个重大市政项目——两港大道一期工程竣工通车。

2005年12月10日,洋山国际深水港(一期)正式建成开港,东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

2005年2月28日,中国首条低速(城轨)磁浮交通试验线在临港新城产业区开工建设。

2006年1月12日,上海水产大学迁临港新城新校区举行奠基仪式。

2006年1月16日,临港集团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洋山保税港区陆域第一个国际物流项目正式启动。

2006年1月20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工奠基仪式在临港新城滴水湖畔举行。

2006年2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联合发文,正式批准国家级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上海临港新城,面积13.3平方公里。

上海临港新城

2006年4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视察上海电气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

2006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洋山深水港。

2006年10月30日,毛里求斯副总统班敦及夫人一行参观临港新城。

2006年11月30日,临港新城首个街道——申港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

2007年2月2日,临港新城芦潮港铁路中心站海铁联运首发成功。

2007年8月9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视察建设中的临港新城。

2007年8月15日,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率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考察临港新城。

2007年9月9日,临港新城首个商品房住宅项目,绿地蓝海庭——东岸涟城1号作品33万平方米正式开盘。

2007年9月16日,中船三井临港船用低速柴油机制造基地首台柴油机总装下线提交。

2007年10月18日,德国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临港制造工厂在临港重装备产业基地举行开业典礼。

2007年11月1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视察临港产业区。

2007年12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视察临港产业区。

2008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德江视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2008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2008年4月28日,中船临港海洋工程基地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是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16个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

2008年5月29日,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上海南汇区行政中心搬迁至临港新城滴水湖畔的南汇机关办公中心办公。

2008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洋山深水港。

2008年8月30日,浦东铁路客车开行仪式在上海南站举行,从上海南站至上海临港新城芦潮港站的客运列车正式开通。

2008年9月19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港基地落成投产,自主品牌荣威550轿车正式问世。

2008年11月5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珠海签署协议,在临港产业区设立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首批启动航空发动机项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