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海沪太公园 |
释义 | 上海沪太公园是沪太新村配套工程,位于普陀区东部,新村路37号,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设计,1988年月12月动工兴建,1988年5月1日建成开放,占地1.47公顷。上海沪太公园位于新村路37号,南临新村路,北沿沪太路,东为上述两路呈锐角形的交汇点,公园平面呈三角形。1995年全园面积1.43万平方米,职工6人,年游人量21.3万人。 简介其主要景区在以七座方顶伞亭为主体的广场上,广场三面环,以浅平水池,清澈见底,不规则的十根残缺柱称“残缺美”错综散布其间,有数只仿石长凳频池排列,坐凳环顾,视野开旷,一片洁净,仿西建筑淡雅朴实,远处围墙种以树丛隔音挡尘,与北面低矫灌木、花丛、花坛相应,意情浓郁。 建设园址原为农田,西有横港支河及水塘,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于1982年决定在此辟建沪太新村的配套公园。建园工程由市园林管理局设计室杨明兰负责总体规划及绿化设计,由浙江奉化园艺建设公司施工,投资总额为69.4万元。工程于1986年12月动工,1988年4月15日落成开放,1994年5月1日起免费入园。 园内的布局颇有新意,色调简洁明快。 建筑风格上海沪太公园建筑式样,布置与中国古典庭院迥然不同,方顶伞亭群,十余根断残立柱,壁式紫藤花架、童趣雕塑、洋雕壁画均属仿西式样,其色彩、线条、轻便、简洁、明快,平面组合活泼,立面线条差错,与对面的高楼对比协调,其布局处理手法新颖,富有时代气息,是中西合璧有益尝试,,在我国园林设计中另立一格,别具观赏趣味。 布局园中建筑均为现代风格,建有平顶方亭、断残立柱、壁式藤架、紫藤廊架、“童趣”雕塑、浮雕壁画、大草坪、水池涌泉等。园东南部有面积为900平方米的水池涌泉,水深0.6米,内装九只喷头,两只弧形涌泉。池北为面积430平方米的广场,地面用红缸砖铺设。 广场上有二组方形平顶亭,南面一组由四亭相连,北面一组为三亭组合;二组亭高低错落,面积大小不等,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面积96平方米。近池边有十余根高低不等的钢筋混凝土断残立柱,可以给人一种“残缺美”的感觉。数只仿石长凳濒池排列,池及广场周围配置林木与花丛。园西有占地1056平方米的大草坪。草坪北部置名为《童趣》的不锈钢雕塑,塑像为一童孩倒立,像高1.6米,长1.95米,宽1米;花岗石底座高0.2米,长2.2米,宽1米。在园西南部近园门处有两幅表现四季景色的壁画,画面色彩、线条简洁明快。园路东的一幅画长4米,宽1.24米,镶嵌在一堵15.4平方米的红砖墙上;园路南一幅画长7米,宽1.24米,镶嵌在一堵28.6平方米的红砖墙上。壁画前的紫藤棚由五根曲尺形混凝土柱构成,造型奇特。 因为全园处于两条马路的夹角之间,为挡阻尘土、噪声和东北面废气的侵袭,沿路透墙主要种植香樟、夹竹桃,配植杜鹃、黄杨、金丝桃等花灌木,以及乌桕、三角枫、红枫等观赏植物。园内地形北高南低,在踏步形的小径两旁植四季花卉。全园有树木77种3672株,乔木与灌木之比1∶1.36,常绿树与落叶树之比1∶0.55。 其他小景在入门处有一仿西壁画,称“春、夏、秋、冬”合景,旁有三枝石荀石的假山景点,园内有不锈钢仿人雕塑称“童趣”及八格露天亭作紫藤架,设计新型,别具风格。 上海沪太公园有马褂木、合欢、水衫、女贞、香樟、垂丝海棠、红叶李、杜鹃等70余种。 上海沪太公园已成为附近居民游乐,休息的好去处,沪太公园自1994年元月起改为免票公园。 儿童园内设有电动空中飞象、冲气弹跳。园中并设售品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