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释义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简介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8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通称。筹建中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成立后,陈独秀被选为书记。12月,陈独秀离沪去穗,先后由李汉俊、李达代理书记。成员先后有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李达、杨明斋、周佛海、邵力子、袁振英、沈雁冰、林伯渠、李启汉、李中、沈泽民等10余人。发起组主要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各地建立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指导和开展工人组织,联系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直至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代表有:李达、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张国焘、刘仁静(代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主义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王尽美、邓恩铭(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陈独秀的派遣参加了会议。另外,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会议。李大钊和陈独秀都因当时有事无法脱身而没有参加党的一大。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7月1日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

陈独秀、李汉俊等创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维金斯基等人来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联系,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杨明斋、李达等人在上海发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任书记。据回忆,当时的名称为“共产党”,或“共产党临时中央”。不久,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旅日、旅法勤工俭学青年中也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各地成立的党组织也不叫共产主义小组,而称“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采用“共产主义小组”这一名称,主要是根据中共“一大”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有“中国的共产主义组织”、“小组”和“地方小组”的提法,后来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利用《新青年》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并创办了党内刊物《共产党》月刊,制定《中国共产党宣言》。同时创办外国语学校,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出版发行通俗刊物《劳动界》周刊。11月,组织成立了上海机器工会。并帮助指导了北京、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的建党工作,为组建一个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之一。

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6月,陈独秀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维经斯基与陈独秀等人一致同意开始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准备工作。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5人开始筹建工作。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推举陈独秀为书记。草似了《党纲》,提出用劳农专政和生产合作为革命手段。

创办《共产党》月刊

1920年11月7日,一份既秘密又公开的新杂志,在上海创刊。说它秘密,因为这份新的杂志的编辑部地址保密,杂志上所有文章一律署化名,杂志的印刷、发行也保密。说它公开,因为这份新的杂志的要目广告,却公开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新青年》广为发行,也就使这份新杂志广为人知。这份新杂志的刊名,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就叫《共产党》!这份新杂志是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主编为李达。用《共产党》作为刊名,表明这个“小组”要迈向下一步——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以“共产党月刊社”名义在《新青年》杂志上刊登广告,在中国头一回公开亮出了“共产党”的旗帜。

这份新杂志选定十一月七日作为创刊之日,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日期选定

11月7日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只要听一听维经斯基这天在上海发表的题为《中国劳动者与劳农议会的俄国》的演说,便清楚了:“今天是公历十一月七日,正是三年前俄国劳工农民推倒资本家和军阀,组织劳农议会共和国的成功日!也可以说今天是全地球各国劳动者的庆贺纪念日!……”《劳动界》,一九二○年第十三册。正是选择了十月革命三周年的纪念日,作为《共产党》月刊的创刊之日。陈独秀为《共产党》创刊号写的《短言》,相当于发刊词,非常明确地提出“跟着俄国共产党”:“经济的改造自然占人类改造之主要地位。吾人生产方法除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外,别无他途。资本主义在欧美已经由发达而倾于崩坏了,在中国才开始发达,而他的性质上必然的罪恶也照例扮演出来。代他而起的自然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法,俄罗斯正是这种方法最大的最新的试验场。“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共产党》创刊号,刊登了《俄国共产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俄国共产党的历史》、《俄罗斯的新问题》[即列宁在俄共(布)“九大”的演说]以及专门介绍列宁的文章。文章的作者们用种种化名:“江春”、“胡炎”,李达也。“P生”即沈雁冰,由他的笔名“丙生”衍生,因为“丙”的英文拼写开头字为“P”。“汉”,那是李汉俊。“CT”,则是施存统。《共产党》月刊发行量达五千份,通过各种渠道像飞机播种似的撒向全国,为筹建中国共产党起了很大的作用。

宣言诞生

李达与王会悟小姐由爱而婚,在渔阳里二号客厅里举行了新式的简单的婚礼。操办婚宴的,是陈独秀夫人高君曼。李达和王小姐的新房也就成了《共产党》月刊的编辑部所在地。就在创办《共产党》月刊的那些日子里,由陈独秀执笔,“小组”的笔杆子们参加讨论,起草了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中国共产党宣言》。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宣言,不是陈公博论文附录中所附的两篇宣言。那两篇,一篇是一九二二年七月中国共产党“二大”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另一篇是一九二三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宣言》。这篇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没有公开发表过。它的中文稿原件,迄今不知下落。一九五六年,当苏共中央向中国共产党中央移交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档案,内中存有这篇宣言的中文稿。但这一中文稿不是原件,是根据英译稿还原译成的。英译者

为“Chang”,亦即“张”(也可译成“章”、“常”、“昌”、“长”等)。这位姓“张”的译者,曾在《中国共产党宣言》前面加了一段说明,全文如下:译者的说明:亲爱的同志们!这个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在去年十一月间决定的。这宣言的内容不过是关于共产主义原则的一部分,因此没有向外发表,不过以此为收纳党员之标准,这宣言之中文原稿不能在此地找到,所以兄弟把它从英文稿翻译出来。决定这宣言之时期既然有一年多了,当然到现在须要有修改和添补的地方。我很希望诸位同志把这个宣言仔细研究一番,因为每一个共产主义者都得要注意这种重要的文件——共产党宣言。并且会提出远东人民会议中国代表团中之共产主义者组讨论。讨论的结果,将要供中国共产党的参考和采纳。Chang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日这个“Chang”,要么是张太雷,要么是张国焘,因为在出席远东人民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中,只有两“张”。这两人的英语都不错。不过,据中国共产党党史专家们分析,由于张太雷“不仅负责大会的组织工作,而且负责英文翻译”,因此由张太雷译出的可能性更大些。至于原先的中文稿,是由谁译成英文,已很难查考。很可能是陈独秀写出《中国共产党宣言》之后,由李汉俊译成英文,交给维经斯基,而维经斯基把英文稿带到了苏俄。当然,这只是“可能”罢了。

《中国共产党宣言》可以说是筹建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篇重要历史文献。现据“张”的中译稿,摘录于下:第一部分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指出——“共产主义者主张将生产工具——机器,工厂,原料,土地,交通机关等——收归社会共有,社会共用。“共产主义者要使社会上只有一个阶级(就是没有阶级)——就是劳动群众的阶级。”第二部分是“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但是要使我们的理想社会有实现之可能,第一步就得铲除现在的资本制度。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资本家政府的被推翻,和政权之转移于革命的无产阶级之手;这不过是共产党的目的之一部分,已告成功;但是共产党的任务是还没有完成,因为阶级争斗还是继续的,不过改换了一个方式罢了——这方式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三部分是“阶级斗争的最近状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一面继续用强力与资本主义的剩余势力作战,一面要用革命的办法造出许多共产主义的建设法,这种建设法是由无产阶级选出来的代表——最有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的无产阶级中之一部分——所制定的。“一直等到全世界的资本家的势力都消灭了,生产事业也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开始活动了,那时候的无产阶级专政还要造出一条到共产主义的道路。”这篇《中国共产党宣言》虽然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那么气势宏伟、文采飞扬,但写得简明扼要,通俗明白。这篇在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之前写下的宣言,其中的原则迄今为中国共产党所遵奉。

有了如此明确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已为时不远了。

《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和《中国共产党宣言》的拟就,把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确定下来。建党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