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
释义 | 简称:上海东海学院 创办时间:1993年 类别:民办高等学院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学校属性:高职高专类 现任校长:项家祥 所属地区:中国上海 学院概况上海东海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教育部批准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紫竹高科技园区,毗邻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7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具有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全中国民办专科排行第二十五、上海民办专科排行前三。上海市‘两新’组织‘五好’党组织、上海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国家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东海学院是上海市迄今为止办学时间最长、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最好的民办大学之一。 学院实际建筑面积逾12万平方米。校内建有6个实训中心、下设73个实验室与实训室。图书馆有纸质藏书40余万册,电子图书15.1万册。拥有U型综合教学楼、宿舍楼、学生公寓、食堂、浴室、足球场、田径场、500多台微机机房(8个)、阅览大厅、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剧场、形体训练房(4个)、画室(8个)等配套设施,并为所有宿舍配备了空调和网线,为教学、学习生活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在校外和多家企业合作设有多个实训中心,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院周边3~5公里区域内,有两个成熟的卫星城区-闵行江川路街道和吴泾镇,生活方便、交通便捷。 学院设有经管学院、商贸学院、艺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航空运输系、信息工程系、金融系、护理系、基础部、马列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五个二级学院五个系十二个教学单位,31个专业(及方向),在校生4700余名。 学院设有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制度,强化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经过多年运行已形成与社会行业需求相互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和专业调整机制。 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含“双师型”)教师近75%,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交大、东华、海事、上大等知名高校。以资深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督导,强化了教学管理机制。 学院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成为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书籍装帧”、“外贸英语”两门课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又给予学生以丰富的生产实际知识和岗位职业本领。 十八年来,东海学院已为社会输送万余名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在95%以上,2007年12月20日统计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96.06%。2010年毕业生总就业率更是达到了97.36%。 历史沿革1993年上海东海学院(专修)创建 1999年上海东海学院(专修)升格民办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民办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不断革新2008年学院成立了党委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经过2年的建设完善改革,学院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010年3月上海东海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结对,形成公办大学对东海学院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全方位支持,为东海学院的持续发展和再次腾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10年学院经过院系改革,成立了东海学院的商贸学院、经管学院、艺术学院、另有金融、航空运输、信息工程、机电工程、护理等五个系31个专业。学院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中心,开展各种培训和本科阶段自学考试助学教育,帮助学生获得技能证书、取得国内和海外的本科学历,提高就业率。为此,东海学院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达到97%以上。目前东海学院已与上海电机厂等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与上海通用、上海高铁、苏宁电器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导言东海之精神------学院校训:自尊自强认真求真办学宗旨:诚信育人为本,严谨治学为基 办学特色:依法治校,学生为本,严格管理出成效;以德治教,人格为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理念:理论重基础、实用;实践重技术、技能;教学重质量、创 新;人才重能力、素质。 教学思路:一张文凭、多种证书,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和实际工作技能 实训基地东海学院设有多个完善的实训基地。 如东海银行,东海医院,东海海关,东海集装箱港,东海机电工程实训中心,金融实训 中心,航运实训中心等,学校亦开设上海教育超市及书报亭,给学生提 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机构设置党务部门:党委办公室,学生工作部。行政部门:院长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招生办,财务处,就业指导中心,图书馆,后勤保障部。 教学院系:经管学院,商贸学院,艺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航空运输系,信息工程系,金融系,护理系,基础部,马列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群众团体:团委,工会。 专业设置非艺术类专业 : 报关与国际货运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物流管理 电气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控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汽车运用与维修 印刷技术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商务 商务英语 商务日语 会计 国际金融 投资理财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建筑工程技术 新闻与传播 法律事务 空中乘务 民航商务 护理专业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影视表演类; 表演艺术(影视表演) 艺术类专业 : 装潢艺术设计 展览与商业空间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 影视动漫 人物形象设计 服装设计 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书籍装帧设计市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影视表演与拍摄,商务外语,保险学原理。 留学项目学院与澳大利亚查理斯杜大学、马来西亚精英大学有合作专升本留学项目,学生在大三学习完毕后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深造。 查理斯杜大学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公立大学之一,有着100年的教学经验,曾获得澳大利亚就业排名第二,查理斯杜大学的学位是获得各个国家教育部承认的。 马来西亚精英大学是以卓越的教学及师资力量而享誉东南亚地区的私立高等学府。精英大学成立于1986年,大学发展至今已经拥有八千五百多名学生,成为一流的国际私立高等学府。目前在精英学院深造的外国学生来自 4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澳大利亚、芬兰、德国、法国、文莱、新加坡、中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师资力量及专业学院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在校教师分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在骋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占75%。学院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且根据上海改革开放的需要,确定专业、优化教学计划,在教与学中引进激励竞争机制,既与当前经济建设需要接口,又同国际相应学科接轨。日前学院设置有“国际贸易”、“会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法律”、“商务英语”、“物业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影视制作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装潢艺术设计”、“影视表演”、“新闻学与大众传播”、“环境艺术设计”、“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航空乘务专业”等19个专业。学院在办好专业,搞好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强化英语与计算机应用的教学,要求学生英语达到四会(即:听、说、读、写),提倡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能通过上海市有关的等级考试,以提高学生多方位的适应能力。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教学特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还为学生谋职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就业工作学院在校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包揽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指导、以及就业公告等工作,工作细致到位,把各专业毕业生信息精确到个位,并做到了极其细致的评价。除在学校开设的招聘会之外,同时在学校官网设立了就业指导专页,发布额外招聘信息、校就业新闻、面试技巧等。并给到了学生就业更全面的建议,确保学生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办学至今,学院已为社会输送万余名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在95%以上,2007年12月20日统计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96.06%。2010年毕业生总就业率更是达到了97.36%。学院的特色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手动能力,为学生谋职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右图为学院近年就业率统计略缩图,点击可查看原图。 奖助学金学院面向全体学生设立了“学生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学金发放面达22.5%; 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政府奖学金;获得校内外各项奖励和荣誉的学生还将获 得学校不同程度的奖励。 家庭困难的学生经申请符合条件者,可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印刷技术专业设立“印工奖”。 学院设有帮困基金及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建立特困生档案,负责指导特困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 学生工作部学院拥有完善的学生关怀措施,并设立了学生工作部,是学校党委、行政下设的管理学生的职能机构,承担着学校全体学生思想教育、学生行为管理、就业指导、团学、社团活动、学生帮困资助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工作细致且全面,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办学理念学院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二十一世纪为立校之本。坚持“规模适中、独具特色、严谨规范、质量一流”的办学方针, 倡导“自尊、自强、认真、求真”的校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职业型、创新型的专门人才。 学院结合入学教育、颁发奖学金、邀请校外专家教授和社会知名人士来院做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想、情操与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 学校荣誉《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文汇报》、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导过东海学院的办学业绩;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全国高校设置审议委员会主作、原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原教育部规划司司长纪宝成、上海市教委主任张伟江等先后来该院视察,对东海给予了高度评价。99年下半年,东海学院被载入“共和国辉煌五十年上海篇”。几年来中国民办大学100强均榜上有名。2011年4月我院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并在4月11日举行的上海市精神文明表彰大会上,作为唯一高校代表上台领奖。荣获2009-2010年“推荐民办高校健康科学发展先进党组织”称号、上海市‘两新’组织‘五好’党组织、上海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国家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等。 学院领导院长(已故)夏征农 ,(1904.01.31~2008.10.04)江西省丰城市人。夏光庭(夏远)40世孙。金陵大学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共苏中四地委宣传部部长、苏中公学校长、苏中建设大学副校长、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中共山东省委、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文联主席,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大学首席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总编,《辞海》主编。 1981年1月,新版《辞海》出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他提出“10年修订一次”的建议被采纳,因此,有了《辞海》1989年版、1999年版。2002年,虚龄近百岁的他,出任《大辞海》主编。 他曾是参与“八一南昌起义”的热血青年;青年时代,以左联成员和文学编辑的身份活跃在上海文坛;96岁时,主持修订了1999年版《辞海》;99岁时,受命出任《大辞海》主编;103岁时,出版了8卷本《夏征农文集》。他堪称世界上最年长的大型辞书主编,也无愧为坚守信仰、铮铮铁骨的共产党员。百余年的漫漫人生,被他演绎的波澜壮阔、风景无限。 现任院长项家祥 教授,1948年3月生于上海,198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计算数学硕士生导师。 1994年任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 1996年4月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同年11月任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 先后担任中国仿真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上海工业与计算数学会理事。 2011年担任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协会副会长。 项家祥教授长期研究微分方程数值解的理论和方法,1985年提出了不等距插值和指数拟合求解刚性微分方程的理论,在全国首届刚性微分方程数值方法学术会议上宣读,并当即被JCM录用。之后,项家祥教授深入研究了刚性常微分方程数值过程的稳定性,对BDF方法、Runge Kutta方法进行了修正,同时对修正后的新方法进行了数值稳定性理论的研究和与数值比较。1991年起,项家祥教授对微分代数方程DAE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类求解DAE方程的数值方法,并在化工控制、电力系统等具体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工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项家祥教授先后在BIT,JCAM,JCM,计算数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 和项家祥教授从1995年起参与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了两项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另外,他完成了一批应用性科研项目,用模糊聚类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归航军舰的消磁进行测定和判别;用分数维空间插值和逐次逼近的方法对华北油田的石油分布进行预测和分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山西煤矿矿井突水的预测进行研究,这些项目成果都已在实践中应用。 项家祥教授1990年到1991年先后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系和莫那什大学计算机系访问研究,用DAE方程的数值方法进行化工过程控制的研究,对BDF方法和一般线性多步法的数值稳定性进行最优化比较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项家祥教授长期从事本科与研究生教育,1993年被教育部和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党委书记赵佩琪 教授,(1943.12 - )江苏吴县人。196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中共党员,心内科专业,教授。 1988年起历任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人事处长,副院长,常务副院长。1997年起任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0年10月任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2005年7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医学院党委书记,分管统战、工会、妇联,主持医学院党委工作。 撰有“灯盏细辛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时AT-III活性,TPA和PAI的影响”,“申报领先专业成功的要素初探”等论文数十篇。 学院起源18年前,眼瞅着年轻人上大学难,上海市4位老教授自掏腰包,办起了真正意义的“民办”大学——东海学院。 18年来,学院没用国家一分拨款,坚持走艰苦办学、探索发展的创业之路,逐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学生从最初的88名发展到今天的4800多名,在编教职员工从几个人到现在的大批优秀高校教师。学院从租用几间校舍到现已拥有2.37亿元固定资产,成为上海市办学时间长、拥有较为齐全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生活设施的民办高校之一。 近日,在上海市闵行区紫竹高科技园区,记者见到了这所富有传奇色彩的学校和它的孕育者。 “教书匠”动脑筋办大学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毗邻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与两位“邻居”不同的是,这所占地面积22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的民办高校,完全是靠自力更生走到今天。 气派的图文信息中心大楼、教学楼、学生公寓,36间计算机房、1202台计算机、19间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室、6个实训中心、68个实验实习实训室、大型田径运动场、10多个篮球、排球、网球场,还有实验小剧场、形体训练房、体育专用场馆、多功能报告厅等,这些都凝结着办学者18年的心血。 东海学院的创始者并非企业老板,也非民间财团,而是4位分别来自上海交大、原中纺大、原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的4位高等教育界学者——曹助我、姜至本、陶钧、李重华,四人都是教数学的。“教书匠”怎么会想到“折腾”一所大学出来呢?事情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当时,曹助我、姜至本、陶钧、李重华均为上海高校工科数学协作组的成员,四人相识多年,曹助我当时担任组长。“每年,我们各学科组都要开交流会,开会时,我们就开玩笑说,如果能集合这些协作组的力量办个大学,肯定出类拔萃。”曹助我说,可是,当时政策不允许,办学校的事只能说说而已。 1992年的夏天,上海高校工科协作组在淀山湖开年会。第二天,上海市高教局高教处的领导给曹助我带来一个好消息:“老曹,以前办大学不可能,现在国家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将要大幅增加,你们的时机到了。” 曹助我赶紧和姜至本、陶钧、李重华商量,四人一致决定,一生不仅要做一个好教师,还要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于是,他们立即向市有关部门打报告,我们要办大学! 自掏腰包20万元起家 当时,四位老教师都已是50岁上下的人了,在各自的学校里都已是资深教授。 李重华是老交大人了,1954年考入上海交大,1959年留校后一直没离开过母校,当时担任交大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我多年从事一线教学,每年给150个学生上课,但是,有更多的适龄青年却进不了大学课堂。”如今担任东海学院副院长的李重华告诉记者,当时的高等教育仍处在精英教育阶段。 有感于教育资源匮乏而高等教育求学难的状况,四人抱着办一所高质量民办大学的希冀,开始了创立东海学院的艰辛之旅。他们在一无资金、二无校舍的情况下,掏空了各自的家底,集资20万元,义无反顾地迈出了创建民办高等教育的第一步。“我们想,只要保证教学质量,不怕没生源,有生源就不怕亏本。”曹助我说。1993年7月,东海学院在当时25家申报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原上海市高教局批准的六所高校之一。 马路边摆地摊招生 学校是批下来了,可是学生上哪去招呢?以前,四位教授不愁学生,现在不同了,呱呱坠地的东海学院在学生中毫无知名度。 1993年8月,四位教授在光明中学借了两张课桌、四个凳子,在校门口马路边摆摊子招生。陶钧还跑到浙江义乌和金华等地办招生咨询会,并亲自到火车站接学生来校。最终,东海学院第一年招了88名学生,分为国际贸易、会计两个专业。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舍,曹助我通过学生的关系,在浦东沈家弄路河运学校内借了校舍组织教学。 “那时,女生住在医药卫生学校的宿舍里,晚上下课后,我们轮流值班,护送女生回宿舍。”李重华说。那时候,这位校董上班骑的是自行车,从徐家汇骑到外滩,然后摆渡到浦东,再骑到沈家弄。 在建校最初的四年里,东海学院的师生们先后搬了五次家。 请名教授兼职授课 东海学院最初由上海市老领导胡立教担任名誉院长,由上海市老领导、著名学者、教育家夏征农担任院长。“复旦一开始也是民办的,学校不一定要高楼大厦,关键是要有大师才行。”夏老勉励这些办学者。 学院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投资理念,确保资金大部分用于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请来上海各重点高校的教授兼职授课,让高职学生听到具有本科水准的课程。”曹助我说,一时间,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许多资深教师云集于东海。不同的教学风格在这里碰撞与升华,为东海学院一流师资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学校的学生数增加到250名。1995年东海学院获得参加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资格。95级、96级500多名学生参加国家学历文凭考试,平均通过率为85.2%,名列上海民办高校之首。 这时,光靠租借的校舍,已经无法满足东海学院发展的需要。四位创始者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要将东海学院自己的校舍建起来。他们四处筹款,终于说动了银行,成为首家获得银行贷款的民办高校。那时,已处花甲之年的创办人,集教学、管理、施工于一身,在风雨烈日下负重奔波,终于在1998年初,在闵行区虹梅南路6001号建起了一期工程占地46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新校园,成为上海市第一家拥有自己校园的民办大学。 1999年7月,东海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具有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纳入国家招生计划,更名为“民办东海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4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民办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将进一步开展产学合作、地域合作、校际合作,还将首次尝试开展国际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国际课程请进来,让专科学生也尝到“双文凭”的甜头。 经管学院上海东海学院经管学院下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会计》、《会计(税务筹划方向)》、《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等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余人。 全院拥有专兼职教师近80人,其中高级职称约占38%、中级职称约占52%。专职教师均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兼职教师分别来自于上海交大、东华大学、海事大学、海关学院、交通学院等高校,同时还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高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师资力量雄厚。 经管学院坚持“对准市场,就业导向,按需设置,适时调整”的专业建设方针,所设专业实用性强,其中《会计学》专业创办于1993年,《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创办于1999年,《物流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创办于2000年。根据市场需求状况,07、08年分别设立了《采购与供应管理》、《会计(税务筹划方向)》两个新专业,以满足企业对从事税务筹划的专业人才及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专业建设中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了物流综合实训中心、会计综合实训中心,设有电子报关实训室、物流管理实训室、码头集装箱管理实训室、国际货运代理实训室、商务单证实训室、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2006年,《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国际货运管理》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先后二期拨入专款300万元进行重点建设,2008年和2009年,又先后拨入专款250万元,进行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与改造,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学院以“校企联手、学用结合”为宗旨,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各专业还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既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同时学校为企业优先提供挑选优秀毕业生的机会,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根本、以办学特色求生存、以学生能力求发展的教育理念,多年来,经管学院坚持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今已培养毕业生四千多人,毕业生质量较高,往届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特别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同行业内已享有较高声誉,就业情况良好。 商贸学院上海东海学院商贸学院是在原管理系与人文科学系的部分专业合并、重组,于2010年6月建立的。商贸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0人,3个年级,18个教学班,分属5个专业,即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商务日语专业,法律事务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 商贸学院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既有年富力强的本校专职教师,承担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商务日语、法律事务、新闻与传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也有上海各所高校的专业教师。各专业还聘请了长期工作在实践第一线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指导。近年来,商贸学院教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实用商务英语》、《外经贸英语口语》、《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学》等教材、译著十多部。 商贸学院所设5个专业实用性都很强,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职业操守与专业精神、宽阔的国际视野和鲜明的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涉外经营管理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和商务日语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或日语语言应用能力,有较宽泛的商务知识,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利用英语或日语捕捉经济信息,参与经济活动的实用型人才。法律事务专业主要培养胜任企业、机关文秘和社区法律事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新闻与传播专业旨在培养新闻、广电、广告、企事业团体宣传部门及国家机关等从事宣传工作的专门人才。商贸学院各专业建设中尤其强调实践。各专业在校内都建有相应的实训、实践设施,包括校园商务中心,物流模拟实验室,模拟法庭,校报编辑室,语言实验室,实验超市等。同时,各专业还与相关的企业、机构开展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既促进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正因为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商贸学院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好,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10年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甚至达到了100%。学生就业单位的行业分布也比较广,包括中外企业、事业单位等。部分学生还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了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阶段学习,2010年毕业生中有10人进入了全日制本科院校3年级就读。有的毕业后直接到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留学深造。 2011年开始,商贸学院将扩大招生规模,在国际商务专业的平台上搭建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商务秘书等5个专业方向。其教学规模和教学水平都将有更加明显的提高。 艺术学院上海东海学院应用艺术系成立于1998年,是学院主要教学单位之一.应用艺术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84人,分属三个专业:应用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服装专业。承担着全院绝大部分基础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及科研任务。 应用艺术系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有来自各重点大学相关专业的,也有长期在上海市高校、著名企业从事设计教育与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在社会上有相当的知名度。近年来,该系教师的论文、作品经常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并主编或参与编写多本专业教材。该系现有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7%,中级职称占35%,双师型教师占34%。已形成了一个有影响、较稳定的教师队伍。 应用艺术系所设专业实用性很强,专业建设中尤其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备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如素描室、专业制图室、计算机房、装饰材料实验室及广告摄影室。服装专业备有完善的综合实训中心,设有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制版实训室、针织工艺实训室、服装立体设计实训室、服装CAD实训室、服装作品展示室,并配有先进的专用设备和设施,为学生校办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各专业还与相关的企业,协调开展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既促进了人才培养也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我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业面广,职业技能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0%-98%之间,就业方向:设计院(公司)、中外合资设计公司、大型超市、宾馆、商店的美术创意。可以从事广告设计、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等方面的工作。 2010年我系正式同原影视传媒系合并,成立艺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下设数控、机电、电气自动化、汽车、建工五个教研室,一个办公室和一个工程训练中心。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应用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五个专业。机电工程系目前在校生人数600余人,现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校的在职和退休教师,90%以上为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达50%以上。机电工程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走工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管理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100%,就业去向多为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外企、及大型民营企业,机电工程系的就业率屡创新高。 航空运输系航空运输系是适应我国民航事业蓬勃发展而建立的,下设空中乘务、民航商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等三个民航专业。由于旅游业与民航业的联系紧密,所以旅游管理专业也设在该系。 航空运输系的四个专业都实行“2+1”的办学模式,即大学阶段的前两年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三年进入企业实习,增强实践能力,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要的无缝对接。 航空运输系师资队伍优良。主要教学领导由一个教授四个副教授五个双师型教师组成,保证了航空运输系办学的质量。 信息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下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图情档方向)、印刷技术(图文信息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本系各专业授课教师为专兼职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安徽电气工程学院等高校。 金融系金融系是东海学院为适应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对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而新建立的一个系科。2008年10月学院进行系科调整,从经济系和管理系中抽调教师和干部,成立金融系。金融系规划下设系办公室、国际金融学教研室、投资学教研室、保险学教研室、模拟银行实训室以及学生工作管理组等6个部门。 金融系目前有两个专业:国际金融专业和投资理财专业。2010年起准备开辟保险实务方向。这些专业都属于大金融范畴课,着力培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乃至全国急需的行业基础人才,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公司及其中介机构的实际操作人员。 金融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训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同时还开设实训实验课程。学院投入巨资建成了模拟银行,并购入证券、银行和保险实务软件,可以让学生进行完全仿真的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期货交易业务、外汇交易业务、保险实务操作业务的训练。其中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模拟了现代商业银行的真实环境和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这里接受训练,可以动手操作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中间业务、现金业务、非现金业务的全过程,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 金融系现有专兼职教师 17人,形成了知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梯队。教师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5人,讲师 9人,助教 2 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 13人。 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东海学院还为金融系投巨资新建一所配合专业教学供学生实习的仿真模拟商业银行。 护理系护理系是2010年新增设的系,招生规模每年约120 ~ 160人,学制三年。东海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在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训的经验,新建的护理系将秉承学院强调的品质加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护理系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护理技能。护理系本着“充分就业为导向,品质培养为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全面发展为方向”的办学理念,面向上海及全国各其他省市招收高中毕业生、“三校生”(中专、职校、技校),文理兼收,实施高质量的全日制高等护理教育。 东海学院为护理系专门建设了实训中心 东海医院 。并加强国际化办学,聘请外籍教师授课,以强化基础英语和护理专业英语的学习,以适应上海医疗卫生事业日益对外开放的需要。面向社区面向基层,强化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课程,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控制慢性疾病、预防保健的社区护理和保健。 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东海学院旗下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2年。与其他院系不同,东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施行的是成人专科本科教育及自学考试教育。学院院长项家祥教授兼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继续教育学院认真贯彻上海市教委有关成人教育的政策,紧贴市场需求,面向校内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开展各类培训。 2007年,经过上海市自考委的批准,成为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单位,并于2007年开始了招生工作。 2007年以来,经过上海市自学考试办公室批准,东海学院为校内学生开展自考专升本辅导班,先后开设有《会计》、《国际贸易》、《艺术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获取本科文凭的机会。 2009年5月,经过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评估,我院成为上海市首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合格单位。 2007年12月,上海市教委批准我院成立“成人教育学院”,举办成人高等专科学历教育。 2008年,上海市教委同意我院成人高等专科《会计》、《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三个专业备案。同年10月,我院“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 2009年,我院成人高等教育开始招生,教委下达招生计划80名。在实际招生录取过程中,我院首届成教大专《会计》、《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三个专业共录取新生115名,超过计划35名。 2009年11月,市教委又批准了我院我院成人高等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商务日语》、《环境艺术设计》三个专业备案 申请。至此,东海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达到六个。 2010年,教委下达我院成招生计划120名,经过努力,实际招生成教大专学生167名,超过计划47名。 2011年,学院新增《汽车运用与维修》和《国际商务》两个专业,成招招生专业达到八个。 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推行“学历加技能”的培养模式,每个专业都有计划安排多种证书培训考试,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种技能证书,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