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商业热处理
释义

商业热处理的定义

商业热处理(Commercial heat treatment) ,在中国也称为专业热处理,是指独立经营、从市场上承接热处理委托加工、有别于机械制造企业内部热处理分厂(车间)的热处理行业和企业。商业热处理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30 多年历史和相当大的产业规模,不但形成了高效、优质、低耗生产的成熟经验,专业热处理比重已达到80%以上,而且涌现出象Bodycote这样在世界各地设立了超过170家连锁热处理加工网点的“巨头”。

中国商业热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成长中的烦恼”——当前中国商业热处理行业发展的特点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的这三年来,我国商业热处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五方面的特点:

1、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优胜劣汰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加速发展市场经济、推进国企改制,商业热处理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原来又都是小型企业,由此使民营热处理加工企业近年来大量涌现,目前已占行业的主导地位(约占总数的90%以上)。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细胞,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既说明我国商业热处理行业是市场化改革较彻底的行业,同时也预示了行业未来将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然而,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转型仍有个过程,从目前来看,民营经济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胜劣汰”特点,在商业热处理行业似乎还未完全形成,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优势企业由于受品牌、资金、人才等资源和条件的制约,难以迅速做强做大;二是劣势企业则依赖一定的市场需求尚能生存,不愿退出市场,不能真正做到“淘汰落后”。部分小企业因资金不足、不能自行积累资金更新设备,仍在使用40年役龄以上的箱式炉、盐浴炉、小型井式渗碳炉等,尤其是一些城市企业技改淘汰的设备流落到边远地区或乡镇,把低效率、高能耗和重污染带到农村。这些都不利于行业的形象和整体发展。

2、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仍偏低。“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重化工大力发展的时期,装备制造业作为重化工的代表性行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而热处理作为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工艺行业之一,乘势而上、“水涨船高”,发展势头良好,突出表现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我国商业(专业)热处理加工企业约3500 家,专业热处理加工数量已达480 万吨,加工收入约为86.4 亿元。

在热处理加工专业厂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同时,产业的集中度却持续偏低。行业的整体结构呈现出“小”和“散”的现象:“小” 指全国约3500 家专业热处理加工企业,一般规模都较小,平均年营业额247 万元;其中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热处理加工企业(年产值大于500万元)的大约有300 家左右,不到企业总量的10%。“散” 指布点分散,没有形成区域性的热处理专业化加工中心。“小”和“散”的现状使产业集中度偏低,行业还未产生一批有知名品牌、有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难以与外企独资企业竞争。长此以往,不利于商业热处理民族工业和民族品牌的成长。

3、清洁热处理生产和技术得到重视,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业中耗能最多的工艺之一,在工业发达国家,热处理生产成本的25%~40%是能源成本。我国则比工业发达国家高1~2倍。近年来,我国政府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强制性地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热处理行业首当其冲地受到巨大压力。在中国热协的领导和推动下,业内大部分企业开始重视应用和推广清洁热处理技术和生产方式,具体通过更新设备、采用和推广少无氧化加热技术等措施,使目前少无氧化加热比重达80%,可控气氛热处理普及程度达50%,真空热处理比重近10%。此外,一些企业加大了环保设施的投入,逐步建立了整套污水处理系统,减少了排放。

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清洁热处理技术和生产的推行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注重的是从更新设备、环保设施投入和合理组织安排生产来完成政府规定的节能减排指标,较少有企业从自身可持续发展角度,主动自觉地从改进老工艺、应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这一重要措施上,去推进清洁热处理技术和生产方式。反映在指标上,我国目前热处理平均单位能耗约为600kW·h/t,仍远远高于上世纪70年代末欧洲热处理单位能耗400kW·h/t,日本300kW·h/t的水平。可以说,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商业热处理企业的节能减排是任重而道远。

4、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研发创新能力仍显薄弱。近年来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外资企业按国际标准的严格规定来选择热处理协作伙伴等因素,促使商业热处理企业逐步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经营的方式,加大了技术进步的力度,产生了一批新工艺、新技术,如多用炉气体渗碳基本实现碳势自动控制,Ф4米以上特大型齿轮用国产设备实现了深层可控渗碳淬火,高温快速渗碳和氮势可控渗氮也都用于生产;超高频、高频、超音频、中频、工频、双频感应热处理、横向磁场加热、数控模拟感应淬火技术都在生产中应用,化学热处理催渗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等。这些都对充分发挥金属材料的性能潜力,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有效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起到了显著效果。

但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实现“优质高效、节能降耗、无污染、低成本”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且我国商业热处理企业由于过去的起点低、底子薄,就整体来说,目前的研发创新能力仍显薄弱,热处理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先进的精密控制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热处理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都有差距,尤其是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精密控制热处理技术明显落后。最关键的是:作为技术密集型的热处理加工行业,目前却面临技术人才严重青黄不接、技术人才相当匮乏的困局,而这种困局在短时期内一时又难以解决。

5、业务范围扩展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诸领域,专业化优势尚有待增强。近年来,我国商业热处理企业的市场开拓意识不断增强,除了为传统的汽车、机械零部件等企业客户进行热处理加工外,业务领域逐步扩展到当前我国最有发展前景、最受产业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风电、轨道交通设备、航空(大飞机)、大型铸锻件、海洋重工等。少数技术工艺先进、质量稳定的商业热处理企业已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户批量加工,成为其稳定的热处理供应商。

但是,从总体上看,新业务的拓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户大都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部分甚至是央企,他们大都有自己的热处理分厂或车间,其热处理加工主要是由这些分厂或车间来完成,仅仅是遇到在技术工艺上无法解决的“骨头”,才外发给商业热处理企业来加工。商业热处理企业的新业务拓展要有新突破,达到不但能啃“骨头”,甚至能把这些大客户的热处理分厂或车间的业务也承接过来的目标,除了客观条件需转化外,从我们商业热处理企业的自身角度讲,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化加工的先进技术和工艺能力,形成和强化“专、精、优”的专业化加工特色,即“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这方面,商业热处理企业的差距还很大,亟需作极大的努力。

综上所述,当前行业现状的五方面特点概括来讲就是“成长中的烦恼”——我国商业热处理行业和企业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有新的作为。

全球商业热处理公司概览

全球商业热处理公司一览:

1.BODYCOTE总部在英国,目前在全球有170家以上的商业热处理工厂。

2.Bluewater总部在美国,目前在美国有17家工厂。

3.上海热处理厂有限公司(SHT)总部在中国上海,中国最大的商业热处理公司,目前在中国上海、天津、山西太原、辽宁大连、湖南长沙等地有8家商业热处理公司。

4.SHU总部在德国,有世界上单体最大的热处理工厂。

5.TTL总部在意大利,特大件感应淬火方面令全球瞩目。

6.日本东方株式会社,总部在日本,是一个集热处理设备制造与商业热处理加工一体的公司。

7.FPM总部在美国,美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商业热处理公司,有3家热处理工厂。

8.VAC总部在加拿大,在北美地区有7家热处理工厂。

9.Trutec总部在美国,在美国有5家工厂,其中4家是热处理工厂。

10.SST总部在美国,有3家工厂。

11.Nitrex氮化设备制造厂家,但在美国有5家热处理工厂。

12.Paulo总部在美国,有5家热处理工厂。

13.Woodworth总部在美国,有5家热处理工厂。

14.Alfe总部在美国,有7家热处理工厂,同时也是热处理设备制造商。

15.Metal Improvement Company在美国有7家热处理工厂。

16.GMAA在美国有4家热处理工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