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商旅会馆 |
释义 | 会馆是明清时期异藉同乡人士在客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它是适应社会的变迁而产生的,又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在对内实行有效整合的同时,又不断谋求与外部世界的整合。狭义的会馆指同乡所设点办公的建筑,广义的会馆指同乡组织,由商人发起新建的会馆,目的在于保护本地商人或本行业商人的商贸利益,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团体。其实对于会馆,最通俗的解释莫过于: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商人自发形成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联系、联谊形式。经商的人企图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站稳脚跟,必然要以类聚、以群分。 功能作用一、会馆联乡情,笃乡谊。这是会馆最为重要的一个功能。作为来自异乡的人,他们在异地他乡人地两生,难免有思亲怀旧之感。而“会馆之设,所以答神麻,睦乡谊也。”由于共同的语言、风俗,趋近的心理、文化,联乡语,叙乡情,畅然荡然。而且在每年春节期间,各大会馆会召集不回乡的同籍商人聚餐,联络乡情交流生意经;这个又以潮州会馆为大型,有时不独是召集潮州本帮的同乡,而且还盛情邀请款待徐闻本地的有名望和乡绅、地方官员等。 二、会馆是聚会议事,是旅居异乡的乡亲们其社会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会馆作为“叙语之地,正可坐论一堂,以谋商业之公益”之地,有较特殊的意义。作为远离家乡的同乡,大家一起联络乡情,共同联合,商情;集思广益,沟通信息;以谋商业的共同发展。 三、会馆团结同乡,同时规范同乡的商业行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群涣必然削弱竞争力量。因此,无论是从联络感情出发,还是从经商需要出发,他们都需要一种组织形式来加以联结,来团结乡亲。而且在明清时期,官府对商业多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大概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由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较多轩格。在这种情况下,商人们的市场行为没有法定规则可循,加之在利益驱动下所诱发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泛滥,使明清以来的市场呈现出无序的状态。所以在这种状态之下,商旅会馆对本帮商人或本行业商人的商业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而且在数百年间,会馆实际上已经成为解决商业纠纷、订立合约的重要场所。可见,会馆在维护同乡和商业集团利益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四、会馆是祭祀神灵之地。在异地经商的同乡在精神上需要有神灵的保护,这也是他们建立会馆目的之一,因此在会馆内供奉他们所崇拜信仰的神灵,定期祭祀是会馆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比如说广府人崇拜关公,潮人崇拜天后,琼人崇拜邬王,节序习俗,饮食习俗都反映了原乡人的世风。 五、会馆是聚岁演戏及各种庆典活动的场所。会馆作为同乡人的组织凡逢年过节时同乡人常常在会馆欢聚一堂,聚酬演戏。如逢神公诞期,会聘请戏班演上三五天戏。如广府会馆里商人们会操着粤语交流着一年来的心得,戏台上是专门从家乡请来的戏班在唱着粤剧;而在海南会馆里,来自海南的商人们说着海南方言,和乡亲们一同欣赏琼剧表演。 六、帮护救济同乡,襄助兴学也是不同会馆都会有的一个功能。如建于南门头的高凉会馆其中一大宗旨就是补助同乡回家路费及其子弟入学费用;而广府会馆开办了一所广府小学。潮州会馆和海南会馆则先后购置铺宇等公产,用于出租和经营来筹集经费为生活困难的乡亲谋福利等。其实这是会馆成立之初最基本的宗旨,可以说会馆在维护同乡权益及热心社会公益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徐闻明清代的会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状况,如人口迁徒、民间民俗的变异和濡染、多地区文化交融、商业贸易等等,可以说会馆在维护同乡权益及热心社会公益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