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伤寒腹胀 |
释义 | 伤寒腹胀 ,病证名。伤寒病邪传里所致的腹胀。分为热结膀胱腹胀、阳明胃实腹胀、血蓄腹胀。《症因脉治·肿胀总论》:“伤寒腹胀之症,恶寒发热,自汗口渴,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此热结膀胱之症。若里热不恶寒,自汗不大便,烦满燥实,此阳明胃实腹胀之症,若腹胀硬痛,小便自利,大便或黑,此蓄血腹胀之症也。”多因表邪不解,内传膀胱,或热结或血蓄下焦所致。治宜逐瘀、利水、攻下。热结膀胱腹胀,小便不利者,五苓散或羌活木通汤调六一散。阳明胃实腹胀,大便干结,脉沉实,宜承气汤;若寒热者,大柴胡汤。血蓄腹胀,小便利,大便黑,宜桃仁承气汤。参见腹胀、胃实腹胀、蓄血腹胀、热结膀胱腹胀条。 如何饮食1.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具有充足水分的饮食,以补充高热造成的机体组织消耗和维持正常的代谢,提高机体抵抗力,必要时静脉补液; 2.食物完全无刺激不含粗纤维、细软易于消化,以免造成溃疡面的损伤; 3.适量的脂肪:在病人食欲和消化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易于消化的脂肪,如黄油、植物油以提高热量的摄入; 4.坚持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每日5--6餐。 1.发病初期高烧阶段:以高热量流食或清流为主。除一般流食外,可供给西瓜水、鲜果汁、淡茶、过箩豆汤。对牛奶不耐受者可试用酸奶,以增加水分的摄入量以利于利尿散温排毒,每日摄入2000--3000毫升; 2.经3--4周后发烧减退,病人食欲增加,饮食可由高热量少渣半流改为高热量高蛋白少渣软饭。但必须提高警惕,因肠道溃疡尚未愈合或尚有发展的可能,此时易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必须严格限制粗纤维食物,如蔬菜、硬果、生果和粗粮。供给时应制成果泥、菜泥。蛋白质食品应制备得软烂极易消化,不食用油煎炸食物。每餐食物数量不宜过多,分小餐为宜。每日6--7餐或更多些。此种膳食应延续至4--5周才确保安全痊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