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
释义 |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一所“国际化”、“重实践”特色鲜明的新型新闻传播学院,也是汕头大学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学院秉承“国际本土化,本土国际化”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为目标,汇聚国内外著名传媒专家、学者、教授加盟,创立了独特的模块化的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构建了布局合理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设有新闻学硕士点,是国内重要的应用性新闻人才培养基地。 简介 学院采用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个性化发展、自主选择。学生进校不分专业,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取得基础课程的所有学分后,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发展目标自主选择主修专业方向。目前学院重点发展的专业方向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广电传媒管理、新闻学、国际新闻(全英)、网络传播与制作、传媒管理、出版策划与经营等七个专业方向。 学院教师队伍拥有长期海内外新闻媒体实践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们的国际视野、媒体工作经验与外语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学院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高达60%,位于国内新闻院校前列。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院与国内主流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优秀学生将被推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深圳报业集团、上海东方台、南方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实习。另外学院每年还选派20-30名学生到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星岛日报》、《盛世》杂志等媒体和研究机构实习。对高考700分以上的本院新生,如进校后各科学习成绩优秀,并且通过 TOFEL 等外语考试,则可申请学院的香港或美国大学交流项目。 为扩展学生视野,学院构建了与国内外著名新闻院校和媒体广泛交流的平台,学术交流十分活跃。由学院主办的“调查报道国际电视节”、“普利策新闻奖研讨会”、“国际新闻教育研讨会”、“南亚海啸研讨会”、“凤凰卫视-从华人视角看国际风云”等大型学术活动在国内新闻教育和传媒业界引发巨大反响,为学生创造了一次次与著名新闻记者、主持人和专家零距离交流的机会。 毕业生调查表明,该院毕业生视野开阔、富有创新精神、媒体高科技传播手段应用熟练、采、写、编、评和外语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许多优秀毕业生进入京、沪、粤、港等地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媒体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在2006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学院作为“创新型报业人才培养联盟”的发起单位,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与北大、清华、人大并列的四家“著名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院办学理念根据现代社会和传媒发展对新闻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型、应用型新闻人才。 办学特色国际化:国际化师资团队、国际化交流平台、全英与双语教学、参照国际标准的小班教学 重实践:“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强大的实习基地网络、全国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 大类招生,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与发展方向 学院采用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个性化发展、自主选择。学生进校不分专业,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取得基础课程所有学分后,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发展目标自主选择主修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方向、广播电视传媒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英语、传播实务能力,在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和自然科学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的电视新闻记者、编辑;能够从事媒介经营、广播影视节目主持;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网络传播和管理、广告策划、制作以及宣传、公关文秘工作;或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新闻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毕业生能熟练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辑与制作能力;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分析、策划、市场运作能力;英语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了解我国广播电视政策、方针、法规。品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电视传播手段应用熟练,英语采写编播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特色。 其中: 广播电视新闻方向: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评、制作及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分析、策划、制作、市场运作和管理能力,胜任广播电视媒体及影视、广告、宣传部门之工作。 广电传媒管理方向:广电新闻与商学的交叉,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与技能,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传媒市场营销原理与方法;是广播电视媒体管理的专门人才。 新闻学专业(新闻学方向、国际新闻方向、网络传播与制作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英语、传播实务能力,在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关系和自然科学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的中英文新闻记者、编辑;从事媒介经营、网络传播、广告策划、制作;宣传、公关文秘;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新闻教学和研究的国际型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毕业生能熟练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中英文新闻采写、编辑能力;媒介市场分析、策划、市场运作能力;英语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国际新闻研究的能力。了解我国新闻政策、方针、法规;品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新闻实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特色。 其中: 新闻学方向:具有较强的中文新闻采写、编、评能力;媒介市场分析、策划、市场运作能力;英语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新闻研究的能力,胜任中文平面媒体工作。 国际新闻(全英)方向:熟练掌握英语的采、写、编、评等基本新闻技能,学生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较强的英语新闻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能胜任国际英语媒体工作。 网络传播与制作方向:以网络传播为学习重点,全面掌握网络传播的内容策划、网页设计、网络编辑等技能。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网站策划、编辑、制作能力,网络新闻业务和网络运营能力,胜任网络媒体工作。 传媒管理方向:新闻学与商学的交叉。学生在扎实的新闻学基础上,系统学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传媒市场营销原理与方法;具备扎实的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能够满足现代平面媒体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编辑出版学专业(出版策划与经营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编辑实务能力,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出版策划与创意、图书市场营销、出版社经营管理;在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新闻出版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本专业毕业生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英语口头表达、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品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编辑出版实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将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特色。 国际交流2006年3月,学院在京欢迎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代表团(ASNE)访华。 2005年6月,普利策奖主席西格.基斯勒应学院邀请访问中国。 2007年11月16日,美国环境保卫组织全球及区域性气候空气项目主任Peter Goldmark莅临我院,并与学生关于中国的环保发展道路展开热烈讨论。 2007年11月27日-12月1日,学院与美国使馆文化交流处、美国电影协会(AFI)联合举行的新精神电影节举行。 2007年12月1日,由新闻学院主办的“2007国际战地记者研讨会”在汕大科报厅举行了开幕式。3次获得美国电视最高荣誉奖艾美奖的David Marash等九位国际知名战地记者以亲身经历轮流发表了演讲。 教学设施本院拥有国内一流、齐全的教学设施,包括数字化电视演播厅、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新闻摄影实验室、网络传播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广播实验室、电脑报刊编辑实验室、编辑出版实验室、学生电视台、学生报纸、学生广播等专用教学实验设施,保证了同学们的课堂学习和课余实践。 学院图书资料中心拥有2002年以来最新版的专业图书上万册,中英文报纸期刊上百种,各类电视、电影、记录片2000多部。资料中心每天开放时间长达十小时,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求。另外,汕头大学图书馆拥有与本科生相关专业图书 40 余万册,外文期刊 4 万册。 为了保证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就能得到很好的专业能力训练,学院设立了长江传媒在线,网络编辑部,电子期刊等学生媒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实践的机会。 北京中心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北京中心建于2002年8月,是其在北京的窗口和教学基地,旨在更有效地利用北京在师资、技术设备、信息化、现代化及国际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发展平台,并广泛开展与国内、国际新闻业界和新闻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 北京教学中心将建立传媒信息资料库,安排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和实习,作为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汕大校本部教学、科研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新闻业界和教育界提供咨询和服务。配合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展“传媒产业研究”和“案例研究”;筹办国际性的高水平学术会议、高峰论坛和专题研讨,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的合作与研究。 利用已有的国际级师资队伍,研发推广系列高级新闻培训课程,包括:电视纪录片制作人高级培训、媒体管理、公共卫生新闻、企业策略传播等。逐步树立“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职业培训的品牌,为国内新闻业界和教育界提供一流的培训服务。 学院新闻: 11月27日-12月1日,由长江新闻学院院与美国使馆文化交流处、美国电影协会(AFI)联合举行的新精神电影节将举行 周翔教授带领队伍正式开始实施数字鸿沟项目 “追随梦想、品味激情”——《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报告会举行 “重走中国西北角”汕大召开新闻发布会 郭泽生:从新闻媒体到三尺讲台 沃尔夫岗·东斯巴赫教授在我院讲“传播” 我院新增设托福准备班 苏亚县:简约的风采 国庆趣味运动会 教工热情参与 《焦点访谈》曲长缨莅临我院开讲 佛山传媒集团总编畅谈“好新闻” 新教师巡礼之一 杨泓:“77级现象”代言人 美国传媒法律师Robert Balin讲座 林璎----Maya Lin《艺术与建筑》讲座 科报厅再次满堂 三方连线——新闻学院与密苏里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商发展大计 尼娜·赫鲁晓娃谈纳博科夫 我院成立全国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 Peter Arnett:报道胜过一切 新闻学子再度获选“ 美国Whitman College交换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