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陕北民歌 |
释义 |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简介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 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 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特征陕北民歌有她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历史渊源陕北民歌流传于榆林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是世世代代的陕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陕北民歌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并与古来有之的春节“闹红火”的习俗紧密关联,如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乐舞百戏和秧歌的内容,可见当时陕北歌舞已经盛行,民歌必然随之滥觞。 民歌是最简便的艺术形式,它随着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陕北的历史以及民俗活动而诞生,并留传至今。如《脚夫调》的曲调只有三个音,是较为原始的反映陕北人民劳动生活的信天游山歌。再如《调兵曲》反映了清代顺治五六年间,满清政府镇压回民起义的史实。20世纪30年代以前,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依照自己的生活与习俗,在耕地、赶脚、放牧、喝酒、过节、盖房、祝寿、婚丧嫁娶、庙会等生活场景里,触物生情,即兴编唱出来的,逐步形成了高亢、豪放、粗犷、悠扬的风格,寄口头传唱而流行,靠集体编创而繁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陕北人民的生活、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 1935年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陕北成了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此时陕北民歌主要反映“闹红”,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内容,形成革命历史民歌。1942年兴起的大生产运动和新秧歌运动,对陕北民歌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大生产运动中,佳县、绥德、米脂、清涧等革命老区人民,积极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大规模、有组织的移民到人烟稀少、土地较多的延安地区,开梢林、垦荒地,其中许多人以后就定居延安各地。移民们将许多民歌和民间艺术带到延安。如《东方红》原名《移民歌》,歌中唱到“佳县移民走延安,一定要开老南山,不过几年再来看,尽是一片米粮川”。再如横山说书艺人韩起祥到延安后,说新书、唱工农,受到毛主席赞扬。陕北民歌经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采集和改编,出现了《东方红》、《翻身道情》、《绣金匾》、《拥军秧歌》等一批响誉全国的陕北民歌。有人说陕北民歌“唱红了天”,这是指《东方红》唱出了时代的心声,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敬爱毛主席,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求解放,建设新中国的决心。有人说陕北民歌“唱出了一个新天地”,这是指《翻身道情》以鲜明的特色,将陕北民歌的影响力、感染力演绎到了极致,“大家团结闹翻身”成了引领当时时代的共识,陕北人民唱着《东方红》和《翻身道情》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一时期除了革命民歌,又有了《三十里铺》、《赶牲灵》、《黄河船夫曲》、《跑旱船》、《五哥放羊》等许多精曲陕北民歌相继问世。1952年中央歌舞团在绥德县数千名歌手中精选了三十多人,组建了陕北民歌合唱队,使陕北民歌有了国家级演唱团体,让陕北民歌不仅唱响了中国大江南北,而且享誉国际舞台,这在我国民歌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至文革前,榆林各地民歌演唱活动非常活跃,以至许多村镇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歌村”,以绥德为中心,各地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他们有的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有的被音乐院校聘请任教,有的以后成为专家、教授。陕北民歌的曲目,有的被改编为民歌管弦乐曲,有的被改编为电影音乐,有的成为音乐院校的教材。总之,1935年以后至1965年是陕北民歌的红盛期。 文革期间,陕北民歌被禁唱,只有《东方红》如同第二国歌被中央广播电台每天播放。1975年以后,陕北民歌逐渐恢复演唱,1979年榆林民间艺术团赴省、赴京演出,受到广泛赞誉,并被摄入电影艺术片《泥土芳香》中,1982年文化部专调榆林民间艺术汇报演出团赴京进行示范表演,对遏制当时国内艺术界崇洋媚外思潮,起到重要作用,并推出了王向荣、郭云琴等一批民歌演唱家和优秀民歌手。1985年地区正式成立民间艺术团,并连年出国演出,陕北民歌再度唱响国际舞台。从80年代始至90年代初,完成了陕北民歌集成工作,共收集各类民歌八千多首。改革开放以后,各种陕北民歌演唱会和赛事,在榆林频频举行,不断涌现出陕北民歌演唱优秀人才,并在全省、全国大赛中频频获奖,特别是2006年陕西省陕北民歌大赛中评选出的“十佳歌手”均属我市籍选手,这在建国以来的民歌赛事中,尚属首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陕北民歌的源头、主流在我市,榆林民歌是陕北民歌的代表。 种类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小调小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还有细节描写。如:《害娃娃》、《探瑜姐》、《送情郎》、《四保揽工》和《下柳林》等都是篇幅较长的叙事体民歌。 信天游信天游(在与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叫“顺天游”,在神木府谷一带叫“山曲”)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韵脚多变,一般为两句体结构,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础,上句主比兴或写景状物,下句多主点意,虚实结合,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它两句一段,段与段之间可分可合,也可独立为一首,类似“散曲”。 内容概述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现在所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在8000余首陕北民歌中,这类作品毕竟是少数。多数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例如:小媳妇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亲,出门人思念家乡,年轻人谈情说爱,夫妻吵嘴逗趣等。还有,石匠们用歌声来装饰那单调的石锤声;农民们用歌声驱逐寂寞和忧愁;赶牲灵的人将那悠扬的歌声洒满崎岖的羊肠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妇用歌声倾吐心中哀怨。这些基本上是抒发感情的。此外,陕北人还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喝酒时用酒歌来猜拳,用歌来进述历史故事,用歌来搞社交,用歌来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谈情说爱,用歌来记叙新人新事,甚至上坟哭灵也以歌代哭。乃至丑闻千里,以歌传之;奇人怪事,以歌颂之。 在8000首陕北民歌中,反映爱情生活、婚姻问题,或与这个内容有关的作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几乎全是这个内容。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 陕北人平时最爱唱的民歌是情歌。旧社会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不能自主,他们只好用歌声来表达对封建婚姻的不满和对爱情的追求。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从前陕北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艰苦,男人成群结伙到外省给人揽工,即‘走西口”。丈夫临走之前,妻子多方叮咛,娓娓动听,情意绵绵,抒情色彩极浓。 走西口如脍炙人口的《走西口》: 走路你走大路, 莫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儿多, 拉活解忧愁。 住店你住大店, 不要住小店。 小店里贼娃子多, 操心把你偷。 睡觉你睡中间,不要睡两边。 操心那挖墙贼, 挖到你跟前。 喝水你喝长流水, 不要喝泉水。 泉水里蛇摆尾, 操心喝坏你。 吃烟你自打火, 不要和人家对火。 梢林里绿林响马, 操心那蒙汗药。 …… “走西口”的人一去经年不回,家里的妻子想起丈夫时,或手摇纺车,边摇边唱,或立于门前,低吟浅唱,抒发他们对远方亲人的眷恋之情: 豌豆开花一点红, 拿针缝衣想哥哥。 想哥哥想得见不上面, 口含冰糖也像苦黄连。 大河没水养不住鱼, 妹子离不开哥哥你。 一对百灵子钻天飞, 多会儿盼得见上你。 …… 想你实想你同是反映当地婚俗的陕北民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兰花花》、《大女子要汉》和《我给你寻个好婆家》等3首歌对嫁娶方式均有描写,但因时代不同,嫁娶的方式也不同。《兰花花》中是古老的传统嫁娶方式,买卖婚姻,新媳妇过门要坐轿,还有“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到了《大女子要汉》时代,反封建的思想情绪已形成一股潮流,“大女子”敢说敢干,敢于向父母提出要求出嫁,婚礼也简单化了,骑马代替了坐花轿。而在《给你寻一个好婆家》这首歌里,女主人公已是“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嫁娶方式也不是头上蒙盖头,脚上穿绣鞋,而是“骑着马,戴着花”,和新郎“说说笑笑进婆家”。 陕北民歌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真实,感情色彩浓,情歌尤其这样。《想你实想你》中的主人公是位未出阁的大姑娘,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抒发她的感情的: 想你想你实想你, 浑身上下都想你; 头发梢梢想你呀, 红毛头绳难挣呀; 脑瓜皮皮想你呀, 榆林梳子难梳呀; 眼睫毛毛想你呀, 白天黑夜难闭呀; 眼睛仁仁想你呀, 泪水颗颗难收呀; 舌头尖尖想你呀, 酸甜苦辣难尝呀; …… 如果说是只是人物内在思想感情的揭示,那么这首信天游 《拉手手》却是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你要拉我的手, 我要亲你的口, 拉手手,亲口口, 咱二人疙崂里走。 歌子四句,通俗易懂,男女主人公虽然大大咧咧,但动作自然,情绪轻松,可谓是陕北的一首绝唱。 其他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陕北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加之人口稀疏,居住分散,因而,封建意识对这里的统治,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一些边远山区从前曾流传过《三大怪》的民谣:“沙子打墙墙不倒,婆姨嫁汉汉不恼,嫖客跳墙狗不咬”。可见陕北思想意识之一斑。陕北民歌在陕北广泛流传,一般陕北人或多或少都能唱几首,田间地头劳作时,行路时,均可听到歌声。农闲休息,茶余饭后,人们常聚在一起轮番演唱。除了这种日常生活中群众自然流传外,还有两种流传方式:一是民间歌手和艺人们的流传;二是一些风俗活动中集体或个人的流传。如“过事情”、迎送嫁娶、祭奠、祈时、秧歌等活动,都得唱歌。又如《迎亲歌》中就有“落脚歌”、“走红毡”、“拜天地”、“撒帐”、“上头歌”、“送儿女歌”等。 著名民歌艺术家贠恩凤中国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理事、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名誉团长。 贠(音:yun)恩凤1940年生于西安,由于从小受到陕西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音乐、戏曲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多姿多彩的演唱才能。1951年十一岁的恩凤就步入了文艺工作者的行列,她演唱了大量陕北传统民歌和数以千计的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走的是一条坚实的民族声乐艺术道路。几十年来,她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歌唱,她的歌声深深地扎根在人民心中。她的演唱充满着真挚、催人向上的激情,洋溢着陕北地区浓郁的生活气息,为陕北民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强烈地感染着广大听众和观众,受到热烈欢迎。 1965年以来,恩凤随中国艺术团、友好代表团出访过苏联、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泰国、菲律宾、美国、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自1980年起,恩凤先后在西安、洛阳、上海、北京等地举办过四十多场独唱音乐会,获得了高度赞誉。为奖励她对我国声乐艺术事业作出的贡献,恩凤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 贺玉堂1949年生,陕西省安塞县文化局局长,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延安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贺玉堂生于歌手世家,从小酷爱民歌,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练就一副金嗓子。他的歌声高亢激越,优美动情。经专家测试,其发音高度为高音F,比举世闻名的帕瓦罗蒂的高音C高出三度。一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水流千里归大海"无不令人心摇魄动,荡气回肠。 贺玉堂自幼贫寒坎坷,纯朴善良,蕴藉丰厚,黄土情深。经他收集整理、创作改编的陕北民歌达千首之多,信手拈来,即兴清唱,真切感人,叹为奇响。多年来为老百姓随时演唱并为七十余部中外电影、电视配唱,润饰主题,锦上添花。 1986年贺玉堂在首届中国民歌音乐比赛中获演唱二等奖,创作三等奖,被中宣部正式命名为"民歌大王"。 王向荣 榆林市民间艺术团独唱演员,著名民歌演唱家,榆林市府谷县人,被誉为“西部歌王”。 他演唱的陕北民歌曲调丰富,内容广泛,行腔自如,风格独特。 曾多次获国家、陕西省奖励,数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活动,并出访欧洲、日本、香港、台湾等地,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与好评。经典歌曲《黄河船夫曲》经他原唱后传遍全中国。 孙志宽榆林市民间艺术团独唱演员,著名民歌演唱家,榆林市神木县人,信天游“歌王”。l986年参加全国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赛,获金孔雀杯奖。后又两次获全国民歌大赛金奖、陕西省艺术节一等奖。由他原唱的《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流传全国。 曾出访欧洲、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今年又获央视12频道西部民歌大赛信天游最佳歌手奖。 郭云琴榆林市民间艺术团独唱演员,榆林市米脂县人,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百灵鸟,1986年获全国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奖赛优秀演唱奖、两次获陕西省艺术节演唱一等奖。出版有演唱专辑。曾出访欧洲、日本、香港等地。 刘美兰府谷县文化馆青年独唱演员。曾获榆林青年歌手大赛一等奖,并于199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表演。 获得晋、陕、蒙民歌二人台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国西部沙湖杯民歌(花儿)歌手邀请赛获三等奖。 2004年1月,在CCTV“清逸佳雪杯”民歌大赛中荣获对唱组比赛金奖。 2004年2月,在陕西省榆林市和山西省吕梁地区联合举办的伞头民歌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王小怡榆林市民间艺术团青年独唱演员,榆林市绥德县人。曾多次获陕西省声乐比赛一、二等奖,随团出访新加坡。 出版有陕北民歌演唱集(与他人合作) 贺 斌榆林市民间艺术团青年独唱演员,榆林市横山县人。 曾获陕西省声乐比赛二等奖,随团出访新加坡。 出版有陕北民歌演唱集(与他人合作) 雒翠莲绥德县黄土地艺术团独唱演员,榆林市绥德县人。 曾获榆林市、陕西省民歌大赛一等奖。 由她演唱的数首民歌被中国唱片公司和陕西省音乐广播电台收录出版、播放。 许文华榆林市艺术学校声乐讲师,榆林市横山县人。 1995年获陕西省推新人声乐大赛优秀演唱奖,2002年获陕西省文艺调演演唱二等奖。多次参加省内外演出,受到观众的好评。 温永凯榆林市府谷县文工团独唱演员。1998年获秦晋蒙三省五旗县民歌、民乐大赛二等奖、2002年参加了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栏目、并获演出奖;2003年8月,荣获陕西省“农穗卡”杯民歌大赛二等奖、2004年1月,获中央电视台“清逸佳雪”杯西部民歌电视大赛铜奖、2004年2月,获秦晋伞头、民歌大赛优秀奖。 雒胜军绥德县黄土地艺术团独唱、小品演员,榆林市绥德县人。 曾出访荷兰、法国,两次参加中国民间艺术节,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西部“沙湖杯”民歌(花儿)歌手大赛金奖,2004年1月获央视西部频道民歌大赛最佳风采奖。 郝全林榆林地区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二级演员,民歌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戏剧协会会员。 九七年获陕西省声乐大赛民间唱法二等奖,同年代表陕西参加黄河流域16省区民歌大赛获铜奖。并代表陕西参加“七大古都”迎国庆进京献礼演出获特别贡奖。九九年获陕西省声乐大赛民间唱法一等奖。 二000年代表陕西省参加中央电视台“步步高”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获优秀奖。 二00一年参加陕西省秦腔清唱大赛获一等奖,同年代表陕西参加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清唱大赛获金奖。 二00四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清逸佳雪杯”西部民歌大赛,原生独唱获铜奖。 冯晓荣姓名:冯晓荣 性别:男 政治面貌:党员 家庭成员:父亲、母亲、弟弟 出生日期:1980年8月21日(农历) 毕业院校:陕西省教育学院(音乐系) 爱好:音乐创作、吉他、唱歌、古典文学、电脑游戏 喜欢的颜色:黑、白 歌曲推荐: 带有陕北特色的歌曲:《红光》《那是一个谁》《二后生》《记忆里的昨天》 关于退耕还林保护环境的歌曲:《风花碧草》 电视剧主题的歌曲:《此生如烟》《珍惜》 流行乐:《爱像一场纷飞雨》 抗震救灾的歌曲:《无数双手温暖世界》 校园民谣:《给你幸福》《秋日恋雨》《西藏之爱情》《雨滴》 流行摇滚:《逝》《四季》《感慨》《落日》 自述: 我出生在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很普通的一个家庭。父亲是一名人民警察, 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就经常教我唱歌,平时还总爱弹弹电子琴,吹吹笛子。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唱唱跳跳。在幼儿园时就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小童星了! 上了初中后因学习不好,平时还总爱听歌,遭到了家人的反感。后来因受不了家人的训斥和没完没了的冷嘲热讽就选择了当兵...... 到了军营是我人生最大的一次转折....我遇到了教我弹吉它和让我跨入音乐之门起门老师。之后我就深深迷恋上了吉他,后来自己又开始尝试创作歌曲。就这样一步一步为自己在音乐的道路上奠定 基础。 退伍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延安第一个演艺酒吧“古仔幽吧”跑场。在这里认识了很多音乐上的朋友 也对我今后的演艺生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正当我的音乐梦想不断收获时我被分配到了延安炼油厂工作...... 一个新的环境一个和音乐毫无联系的陌生地方。我失落了,连自己往日肆无忌惮的歌声也没有了。 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感到害怕,因为那时我是最孤独的人..... 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除了音乐,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于是我又抱起了吉他开始疯狂的练习。 在这段时间我忘记了和任何人联系,每天练琴9小时以上。后来我发现我喜欢上了黑夜,爱上了孤独。 当自己重新树立起人生目标的时候,发现对音乐的认识和知识还远远不够,于是我选择了上学...... 起初上大学的梦想又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固执的我还是背起了行囊踏上了我的求学之路...... 大学两年的生活让我对人生、音乐、生活、自我的看法有了重新的认识,在音乐的道路上有了质的飞跃!当自己梦想毕业后仍留在西安时,种种压力逼迫我又回到了原工作单位...... 但大学毕业的我再也不会感到气馁,仍旧抱着我的音乐梦想向前奔跑。自己虽然在一个远离音乐的角落, 但我的歌声带着我的音乐翅膀在互联网上到处飞翔。我感到我还是很快乐的! 当小小的收获正在悄悄喜悦时,又有几位怀着和我同样梦想的年轻人和我走到了一起。我们组建了现在这支“丛林狼乐团”!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和伤感,因为无论在那里都有他们的陪伴,我的歌声再也不会感到无助和苍凉,因为加入了力量的声音...... 个人简历: 1980年8月21日出身于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 1987年----1992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小学读小学 1992年----1994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永坪中学读初中 1994年----1996年在陕西省延川县就读高中 1996年----1999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县86923部队82分队服役 2000年----今在延安炼油厂电气车间工作 演艺简历: 1997年在部队开始学习吉他, 1999年退伍后在酒吧跑场, 2000年转学电吉他并组建自己的第一支摇滚乐队-“918乐队” 2002年曾荣获“延安市地税杯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二名 2002年8月受延安电视台文艺部邀请制作个人专访。 2003年7月受延安电视台文艺部邀请制作乐队专访。 2004年曾用原创歌曲《秋日恋雨》荣获“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奖赛” 陕西赛区二等奖。同年前往北京参加决赛荣获三等奖。 2005年受西安电台邀请做客‘西安交通音乐广播’ 并推广作品《风花碧草》 2005年9月“TOM”网全国巡演代表陕西在西安雁塔北广场与刘嘉亮、刘刚等同台演出。 2005年底被陕西古城热线评为年度最佳原创歌手奖。 2006年5月原创歌曲《西藏之爱情》连续4周打入中国原创音乐榜前6位。 2007年6月乐团成功举办了专场演唱会! 2007年底参加了“魅力延安”春节联欢晚会 2008年2月接受延安电视台相约星期天栏目组的专访。 2008年4月参加陕西省职工文艺调演获得音乐组二等奖,冯晓荣原创作品《二后生》获最佳原创作品奖。 2008年5月参加共青团延安市委、延安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延安市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晚会。 王二妮王二妮小档案: 王二妮,1985年生于陕北安塞县, 1999年毕业于榆林百花艺术学校,现为安塞县民间艺术团主要演员。1999年获延安青年歌手大奖赛一等奖。 2000年获陕西省MTV大奖赛三等奖。 2001年获21世纪首届全国农民歌手大奖赛一等奖。 2002年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上领唱《三十里铺》,获一等奖。 2004年获第十界全国推新人大赛优等奖、安塞县 “新秀杯”第三届陕北民歌大赛“特殊贡献奖”。参加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回延安》节目的演出。 2005年被授予第一届安塞县“十佳青年”称号。 曾在电影《信天游》,电视音乐片《走西口》中担任主唱。 近年来随剧团到德国、泰国出访演出,多次在北京、上海、香港、广西、山东、山西等地参加文化演出等活动。 著名曲目我国对民歌的定义是由普通百姓或民间艺人创作的歌曲。陕北民歌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解放区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热情地采集民歌和进行创作,那里掀起了唱革命歌曲等文艺热潮。有几首解放后仍有长期的大的影响的: 1、 革命民歌东方红:原是山西民歌的曲调,传到陕北后被填新词(骑白马),最后被一位老师填成东方红传唱。民歌采集者从农民歌手李有源那里搜集到它,想当然地认为是他填的词。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文艺工作者用陕北民歌曲调编曲填词,算是半民歌吧。 绣金匾:原是关中民歌绣荷包的曲调,填歌唱领袖和解放军的词后在陕北各地传唱。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是民间诗人孙万福用陕北民歌填的词,也在陕北各地传唱。这两首算得上是陕北民歌。 2、 一般民歌蓝花花、赶牲灵、三十里铺:曲调都很优美。三十里铺是绥德一青年农民在当时(1942年)根据自身的真事所作,另两首是传统民歌。 顺便说一下,绣荷乐、对花等很多题材的民歌各地都有,陕北不但有,且每首都有不同词曲的。我听过一首陕北的绣荷包是所听过的全国同类题材中曲调最复杂的,很柔美。但这两首不算有名。 3、 其它有的在舞台上或唱片里当作民歌的,其实是曲艺或戏曲。翻身道情是陕北道情(曲艺),夫妻识字是马可编曲作词的秧歌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