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闪小说
释义

“闪 小 说 ” 之 名 源 自 英 文“flashfiction”。西方的“flashfiction”源远流长。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伊索寓言,写作者包括契诃夫、欧·亨利、卡夫卡等伟大作家。闪小说既是文学的、具有小说的特质,又是大众的,具有信息时代多渠道传播的特色。这类小说,具有小小说的基本特征,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简介

“闪 小 说 ” 之 名 源 自 英 文“flashfiction”。西方的“flashfiction”源远流长。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伊索寓言,写作者包括契诃夫、欧·亨利、卡夫卡等伟大作家。闪小说既是文学的、具有小说的特质,又是大众的,具有信息时代多渠道传播的特色。这类小说,具有小小说的基本特征,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说,在写作上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从作者创作角度看,闪小说是灵感的火花,是心灵的闪电;从读者接受角度看,闪小说是一种轻松阅读,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特色。因其短,阅读快,可见缝插针随时随地阅读。

2007年1月,微型小说和寓言作家马长山、程思良在天涯社区 “短文故乡”发起了“180至210字超短小说征文”,6个月时间收到的作品总量逾3000篇,参与写手200多人,且其中不乏小小说名家。关于这类180至210字小说的命名,征文期间讨论热烈,曾多达24种:闪小说、蚂蚁小说、迷你小说、核心小说、拇指小说等,经过众多作者、专家审慎甄选,最后决定采用“闪小说”这个名称。

著名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樊发稼表示,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总是要经过方方面面的检验,才能了解它的优劣。所以,现在我们还不能保证“闪小说”已经具备承载文化的功能与实力。妄加评论优劣都言之过早。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闪小说”能够在新型的媒介上迅速而畅通无阻地传播,让大众共享,这本身就是它具备的某种优势。

一 小说星空的闪电

《卧底——闪小说精选300篇》序言:

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古代小说发轫期的典型文体是超短小说。如魏晋时期“搜奇记逸”的《搜神记》与《世说新语》,大多在100到200字之间,少的仅10余字。至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才渐次出现中篇与长篇小说,并占据主流。到了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微型小说与小小说勃然兴起,广受欢迎。近年来,借助手机短信这一传播平台,手机小说也登台亮相,但至今尚无手机小说的规范性界定,其地位十分尴尬。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文体特征不明,与微型小说、小小说难以区分。放眼当下,有不少所谓的手机小说,不过是将微型小说、小小说乃至短篇、中篇、长篇小说用手机短信连载的方式传播,显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

手机小说这种进退维谷的窘境引发我们的思考——是否可以开创一种别样小说呢?它既是文学的,具有小说的特质,又是大众的,具有信息时代多渠道传播的特色。这类小说,具有小小说的基本特征,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说,在写作上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微型,指篇幅超短。长的几百字,短的甚至仅几十字,彰显快节奏时代的阅读特色,符合读者追求轻松阅读的心理;新颖,指立意别出心裁。“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二月花。”就此类小说而言,前者指形式,后者指内涵。人云亦云不能抓住读者眼球,小说应能让人眼前一亮,耐人寻味;巧妙,指构思精巧。文似看山不喜平。构思上不起些波澜,直来直去,读者必无兴趣。读后,应能让读者感叹“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精粹,指语言惜墨如金。因篇幅短小,它的每一个字都是有价值的,每一个字都是重要的,必须讲究语言的节制,充分发挥汉语所指与能指的功能,用最少的字表达丰富的意思。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于2007年1月23日在天涯社区“短文故乡”发起了“180至210字超短小说征文”。征文之初,有不少人对征文持怀疑态度,认为难以想象如此短小的篇幅能写出精品。随着征文如火如荼地开展,写手们的艺术水准在实践摸索中迅速提高,尤其是众多报刊杂志的关注与转载,不同的声音迅速消失。据不完全统计,仅广东的一家报纸就转载了62篇作品。而在征文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实力写手,也纷纷在其它网站小说版块大力推动此类小说,呈现出波翻浪涌的喜人态势。

截止6月30日征文结束,作品总量逾3000篇,参与写手200多人,且其中不乏小小说名家。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我们从3000多篇来稿中精选出300篇作品,其中多有出手不凡的耐味佳作。

关于这类180至210字小说的命名,征文期间讨论热烈,命名达24种:闪小说、蚂蚁小说、迷你小说、残小说、核心小说、手机小说、拇指小说、掌上小说、超微小说、超短小说、最短小说、极短小说、玲珑小说、麻雀小说、针眼小说、一寸小说、一叶小说、袖珍小说、口袋小说、纳米小说、非常小说、一分钟小说、极速小说、瞬间小说等。通过审慎甄选,并征询了百花文艺出版社第三编辑室魏志强主任的意见,我们决定采用“闪小说” 这个名称。

“闪小说” 之名来自英文“flash fiction”。从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最早将“flash fiction”译成汉语“闪小说”的是云弓先生。西方的“flash fiction”源远流长。“闪小说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伊索寓言,写作者包括契诃夫 、欧·亨利 、卡夫卡等伟大作家。”(摘自“维基百科网站”)当代,西方闪小说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专栏作家蒙娜丽莎·索菲说:“时下,闪小说的身影无处不在。这种体裁吸引读者、震动文坛,那些故事是如此多种多样地涉及到人性本质。它的受欢迎程度,不仅创造了更广泛的读者,而且涌现了新的天才作家。”据云弓编译的《小小说的长度定义》介绍,1992年,詹姆斯· 托马斯等编辑的《闪小说》(Flash Fiction)选集曾引起轰动,他们选择的作品每篇不超过750个词。

我们编的这本书限定每篇小说长度在180至210字之间,既是一种挑战写作难度的尝试,也是适应信息时代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一种策略。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闪小说字数就是210字之内,至于多少字合适,还得经过长期的大量实践与探索方可界定,比如,是200字内,300字内,400字内,还是500字内等。总之,篇幅上应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微型小说或小小说,否则,将会与其混淆不清。闪小说写手王豪鸣先生有句话很形象:“如果说小小说是小说中的诗,闪小说便是诗中的绝句。”

以“闪小说”命名基于以下理由:从作者创作角度看,闪小说是灵感的火花,是心灵的闪电。作者从广阔生活中捕捉有意味的光点,杯水兴波,迅捷地表达;从文本角度看,闪小说短小精炼(如收入本书中的作品,每篇仅180至210字,是3个手机短信的长度),内蕴不陋,常常以小见大,此“小”是蕴含了某种丰富内涵的“小”,是体现为一种“精”的“小”。正如闪电,不特是光,更映照天宇,令人目眩神摇;从读者接受角度看,闪小说是一种轻松阅读,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特色。因其短,阅读快,可见缝插针随时随地阅读。通过阅读,既审美外在的光环,又引人心弦的颤动,思考文字背后的内涵,掀起心灵的风暴。

本书共分八大类:情节跌宕波谲云诡的悬疑篇,红尘两性爱恨情仇的男女篇,针砭时弊关注民生的焦点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世象篇,温情脉脉感人至深的真情篇,开拓创新探索实验的先锋篇,言外有旨寄寓教谕的寓言篇,荟萃其他各类作品的杂花篇。

阿·托尔斯泰说:“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论文学》)诚然!本次闪小说征文中就有一大批风格独具而又相得益彰的写手脱颖而出。他们有意识地在创作中积极向其它文体借鉴,如诗的情绪节奏、语言张力、模糊象征、立体交叉结构,杂文的尖锐犀利、讽刺辛辣,散文的意境优美、情韵绵长,小品文的幽默风趣、含蓄蕴藉,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意识流、黑色幽默、荒诞意味、欧·亨利手法、淡化情节、多角度展示、时序颠倒,戏剧的矛盾冲突、潜台词等。他们多方突进,或对社会问题民生疾苦聚集,或对草根人事深入描写,或对纷纭世象烛幽洞微,或对两性情仇精心营构,或对惊险悬疑巧妙布局,或对古代人物加以现代演绎,或对古代典故进行别开生面的阐释,……

《闪小说精选300篇》的出版,标志着中文小说家族又诞生了一位新成员。然而,我们也应有清醒的认识,闪小说虽闪亮登场了,但它还处在草创期。目前,尽管已有200多位写手正在这块新天地里潜心耕耘孜孜开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闪小说创作队伍,涌现了一批令人称道的佳作,引起了小说界不少名家的关注,但要使闪小说臻于成熟,需走的路还很漫长。

二 一种新的小说在崛起

《卧底——闪小说精选300篇》后记

汉语闪小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如先秦的神话、传说、寓言,魏晋的志怪等可视为后世“小说”的先声。但它们多为粗陈梗概,并不血肉丰满,非有意为小说。因此,渊源只是渊源而已。自汉语白话文诞生以来,仅用一二百字便营造出光怪陆离的虚构叙事世界,本书无疑是第一本。

所以,它的问世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一件事。

小说作为虚构的叙事艺术,本来就是可长可短的。但奇怪的是,自白话文主事以来,汉语几百字一篇的小说并不多见,几十个字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是这种超短篇小说不好写?

是这种超短篇小说不挣钱?

还是被小说家视为没有文学价值?

我不知道。

这次征文不仅涌现了200多位闪小说作者,而且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只是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编选者与出版者的选编角度不同,致使不少好作品未能入选。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为了吸引更多的作家和网络写手参与闪小说创作,促进闪小说得到长足发展,我们设想今后选编更多的闪小说文集。从题材上区分,可以选编武侠、情爱、推理等闪小说集子;从篇幅上区分,可以选编数十字至数百字一篇长度不等的闪小说集子;从作者性别上区分,可以选编女作者创作的闪小说集子,等等,并且在适当时候推出闪小说作家的个人作品集。

当前的重中之重是把刚刚起步的闪小说创作搞上去。我主张作家创作的时候不要考虑市场需要什么,不要看读者的脸色(那是出版者应该考虑的事情)。要敢于突破前人的各种框框。在风格上要提倡多样化,不能千人一面。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翻译出版外国优秀的闪小说集子;寻求热爱闪小说的企业家资助举办闪小说比赛;吸引评论家和学者关注闪小说,开展相关评论与研究;让闪小说作品进入学生课堂;召开闪小说作品研讨会;与外国和港台闪小说作家进行交流,等等。

值此《闪小说精选300篇》付梓之际,做为编者,我们衷心感谢天涯社区为闪小说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氛围良好的平台;感谢天涯社区文学版责任编辑朴素先生与“短文故乡”李兆庆、雨田园、朴素大方、赶路秀才等版主的大力支持!感谢网友张亮翻译了本书封底文字;感谢著名漫画家刘宏先生为本书做了精彩插图与整体设计;我们还要特别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薛炎文社长对本书的大力支持和魏志强主任对书稿的精心推敲与订正。2008年是我国文学作品出版重镇百花文艺出版社成立50周年,我们为能在这个时候成为该社的作者感到十分荣幸;最后要感谢积极参与支持“闪小说征文”的广大闪小说作者,包括众多参与创作却未能进入本书的作者!

三 世相生活的超常浓缩

——《卧底—闪小说精选300篇》赏析

《卧底》是我国第一次出版的闪小说集,收入180至210字的超短小说300篇,可谓容量巨大。它标志着一种新的小说文体正在崛起。全书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的创作风格,读来让人十分享受。一如主编之一马长山在后记中所说:“仅用一二百字便能营造出光怪陆离的虚构叙事世界。”同时,验证了王豪鸣老师所高度概括的闪小说“是诗中的绝句!”,也如王雨所指出,它像一枚银针,强烈地刺激着“读者倦乏、麻木的阅读穴位,振奋了读者的阅读情绪。”读罢《卧底》有如下感受:

一是视角独特。闪小说是小说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往往是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个瞬间中捕捉生活,表达一种新思想。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小、新、巧、奇。小,指篇幅短小,取材小,入题角度小。因而,它选材的领域可以触及到大千世界的各个角落。《卧底》既有写官场明里暗里的斗争,也有写悲喜交织的男女情爱,既有对当下生活世相的描慕,也有借神话、寓言讽刺现实生活的隐喻,以其轻巧灵敏的角度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如无刃剑的《袜子》通过端盆给母亲洗脚的细节,生动地刻划了一位舍不得穿袜子的母亲形象,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小说的主人公最后用脸抚拥着母亲的赤脚,哭了。我们的泪水也情不自禁地溢满了眼眶,为这样的生活横断面而感动。张亮的《圈子》讲述了水泊梁山后代宋小江和吴小用自建“水浒文化交流协会”圈子并互得利益的故事,映照了现实生活中的此类现象。马长山的《临终遗言》以狐狸和公鸡为主人公,阐明了爱读书的公鸡必须要有学问才不会让自己“毙命”的硬道理。贾甲儿的《列夫有个灰色的想法》、庄晓明的《五十步笑百步》、王豪鸣的《上帝访谈录》等甚至将笔触伸向了国外和宇宙。冷月潇潇的《卧底》则讲述了一段武林传奇:

南拳李与北腿张多次在武林大会上交手,均不分胜负,致使武林盟主之位虚悬多年。四年前的一个黄昏,北腿张在庄外散步时,遇一昏倒在路边的后生,命弟子抬到庄里。不久,后生醒来,磕头便拜,云为报家仇,前来拜师学艺。三年后,后生别师下山。本届武林大会,最后关头,南拳李与北腿张登场,百招后北腿张竟落败。这时,一个后生蹿上擂台。南拳李大吃一惊:“你?!”后生说:“师父,得罪了,我还有几招没向您讨教。”二百招后,武林盟主出焉。

二是故事新奇。新,指选材新颖,奇,指结尾巧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奇的故事总是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卧底》中的佳作大多在结尾处出其制胜,使人拍案叫绝。“大义濠然”的苍蝇、“儿女情长”的间谍、“足智多谋”的情敌等等构筑了《卧底》的精彩世界。如段国圣的《谋杀未遂》,初看题目我们会立刻被吸引,以为是一桩离奇的故事,实际上它只是讲述了约会中的一对男女在饮用咖啡时,作为“苍蝇”的我发现了男方不怀好意的倒入对方杯中的“白色粉末”的行为,从而不顾女方对我的讨厌,“勇敢”地扎入咖啡杯中解救女方的故事。应该说,“我”不是没来由的怀疑,因为小说一开始就介绍了“我跟踪那个家伙已经多日了”,所以结尾的“出奇制胜”也就不足为奇了。此篇故事的新奇让我们叹服作者的艺术功力。阿岚的《智取》讲述为夺回丈夫的心,她约情敌喝咖啡,主动给对方出主意:要想与自己的丈夫牢固关系,除非对方怀孕。结果怀孕后的第三者很快传来被她丈夫“打得鼻青脸肿”的消息。因为那个第三者并不知道,他们结婚多年“不孕的原因是丈夫”!这篇小说一直揪扯着读者的心,如此“智取”虽实不可取,却也让我们在极极可危的婚姻面前窥见了一颗脆弱的心,让我们警醒。我们再来看马长山的《间谍》:

我是一个间谍,已经潜伏30年了。我不想过白天是人,晚上是鬼的日子了。可是一想到婷,我又失去了自首的勇气。婷还像个脆弱的小女孩儿。她多愁善感,看见别人的一点不幸就要难过,她甚至为小狗而流泪……离开了我,她还怎么生活?圣诞夜,我们宽衣解带……“把灯关上。”婷红着脸说。“可咱们以前一直……”“把灯关上。”“你说什么?”“把灯关上!”天啊。“把—灯—关—上”――这正是当年上峰告诉我的接头暗语……

听说过这样离奇的故事吗?自己深爱的恋人原来正是自己所苦苦寻找的“暗线”人物,“把灯关上”的接头暗语诠释了这对恋人注定的悲剧结局。小说起始让我们对挣扎在“感情旋涡”中的“我”充满同情,直至结尾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女友潜伏得比“我”还不露声色。一段离奇得可以拍摄成电视剧的故事,却只在200字不到的篇幅里得到了超浓缩的概述。

三是意蕴丰厚。闪小说的意蕴要求能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一般情况下,作者对现实弊端做出批判时,不应该锋芒毕露、大声疾呼,而是需要通过对严肃问题的戏谑化处理,让锋芒隐含在人物形象后面,在生动的神来之笔中,让读者感受到一针见血的艺术功力,从而由轻松的阅读进入到沉郁的艺术思考中。每个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从不会把文学创作仅仅作为自己娱乐和消遣的工具,或是赚取钱财和名声的机器,而是总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出自己的悲欢爱恨,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愿望,写出自己的赞美和批判,所有这些,就如周大新所说“都是为人类日臻美好”。如王豪鸣的《破屋》,写一位垂朽的老人和濒临倒毙的老屋相互“激励”而不“倒”的举动感动了上帝,上帝让老人变回了小伙,小伙所作的第一件事却是“飞起一脚”将老屋踢得坍塌的故事,提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讲究诚信?诚信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是怎样的?我们的某种愿望一旦达到了,我们就应该对先前所“祈望”的东西再视而不见了或者是恨之而“破坏”吗?张亮的《和谐的邻里关系》通过西门庆副科长为李师师煲汤、献媚,以及妻子潘金莲对人们背后议论的反映,提示了民族的劣根性,即李师师的老公是西门庆的顶头上司,“花花公子”不会把李师师“怎么样”,彰显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一切可能面前,有时由于某种特定原因,“可能”也会变成让我们无法理解的“不可能”。花籽的《狗绳》、吴宏鹏的《雕像》等也都韵味十足。我们再来看刘吾福的《改变》:

东边是小森林,西边是大森林,中间隔着大沙漠。大森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狮子们企图穿越大沙漠去探访西边的大森林,可是派出去的狮子一拨又一拨,全都半途而废,无功而返。最后,有两头年轻的狮子说,让我们试试吧。这两头年轻的狮子于是从东边的小森林出发,进入了茫茫大沙漠……历经饥饿、干渴、风沙的残酷磨炼后,终于成功地穿越了大沙漠。西边大森林中所有的飞禽走兽都来迎接,他们对着两头远道而来的年轻狮子高喊:欢迎你们——骆驼兄弟!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人一旦失去自我会是什么?在婚姻中,为对方而改变自己,落得的下场恐怕就是“狮子”变成了“骆驼”,失去自我。

四是语言精彩。汪曾祺先生强调,语言本身就是艺术。他甚至有过一句说到极致的话:“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在《小说笔谈》一文中他告诉我们,一个小说家,要懂得“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香港著名小小说作家刘以鬯认为诗化小说“可以使小说获得新的力量”,“达到新的境界”。他的着眼点,在于小说语言的锤炼与运用;他提倡写小说跟写抒情诗一样,保持语言的质感,不让语言在流通的过程中老化和钝化。刘亚伦也高度概括了《卧底》中的语言,认为它“容量极大,言简意赅,就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十分讲究,让每个字都能负担更多的责任。”可以说,闪小说的语言应该就是花卉中的盆景!这方面,一线风的《戴蝴蝶夹的男人》、红颜花开的《老伴》、人在雪巷的《带你去看雪》等篇均十分出彩。表现最突出的是余途的《我身边的女人》:

飞机晚点了。原本零点起飞改在凌晨3点。她问我身边的座位有人吗?我下意识说没人。可那原本是妻子坐的地方,她去买水。她坐下了。妻子回来,我说你坐,她说连座位都看不住,拿着水去别的地方找座了。我身边的女子无辜地看着我,有点可怜。我又坐下。夜深了。坐着的人因守望中的困顿半睁半合着眼睛。她的头瞬间倒向我的肩并顺势依靠着。我顷刻惊醒,本能地四下张望,找我的妻。妻在不远处对着我们,眼睛半睁半合。她的头靠着我,我不敢动。

这篇小说语言以一当十,跳跃式递进,提示了人物的微妙心理,多一句,少一词均不可,可谓言简意赅,达到了极致。

五是人物鲜明。闪小说由于篇幅所限,需要其结构设计精巧,场所人物尽可能地压缩、集中。在设置人物上,它不能像小小说那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刻划人物,有条不紊、有张有弛地过渡人物性格,而是只能写一个人的片断行为或思想。闪小说中的人物多数是定型化的人物,即使写转变型的人物,也是瞬间的转变。即在一言一事、一景一言中转变,而绝不能在几次反复中转变。这就要求作者在设置情节时,将那个最能刻划人物精神面貌的、最典型的环境场面摄入闪小说的镜头。这一点,正如作家汪曾棋所说“应有更多的诗的成份”.小小说和诗的构思要求有一点相似,就是二者一般都不采取铺叙的手法,而是尽可能省略一些事实的现象和过程的交代,用最有典型特征的感性形象,让读者通过丰富的联想和艺术再创造,去把握生活的本质。闪小说的人物语言不仅要耐人咀嚼,而且要使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如马长山的《虹》,写一对离异的夫妻依然为好朋友,妻子不时要帮助照料一下前夫的生活,并在前夫生日当天住在了前夫家,却没有发生什么故事。因为两个人都感叹:再找一个前夫或者前妻那样的人太难了,两个人的情感只能寄托在彼此的回忆中。小说语言质朴,将夫妻两人分手五年来的“一些事实的现象和过程”省略掉了,而只选取了“我”生日这天的故事场景,可谓去繁存简,以一当十。无刃剑的《鲫鱼汤》通过叙述一位丈夫为生病的妻子熬鲫鱼汤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忍辱负重、大爱无声的丈夫形象,笔墨干净利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山崖子的《母亲》通过进城来住的母亲“每天都要从小区和汽车站之间来回走七八趟”的怪异举动中,为我们刻划了一位视力下降,怕眼睛失明后找不到家的母亲形象,让我们为之泪湿衣襟。我们再来看无字仓颉的《如画》:

“来吧,我一人在家。”她收到短信。犹豫。不去?爱,无私,愉悦,拥有……?他有家。天平失衡。她回复:等我。复式楼整洁气派。室内温馨,香气馥郁。来,换鞋。他温柔迫人。嗯。她低头轻应。呆住:三双拖鞋,赫然入目。一双虎头虎脑;一双绣花颀长;另一双,紫色绒面,新的。他知道她喜欢紫色。她脑海里跳进一幅画:《家》。画面:大中小,三双鞋子,依次排列。眼下,画中之鞋安在。只是,一双缺席,在他脚上。一双加塞,等她穿上。她夺门而逃。

这篇小说以跳跃性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刻划了一位在婚姻门外徘徊欲赴“幽会”的女士复杂的情感和微妙的心理变化,通过“颜色”、“拖鞋”、“油画”等三个“道具”,完成了女主人公的情感历程,让人警醒,读后印象深刻。

当然,由于篇幅所限和编选时间较短,《卧底》中所收入的作品也并不十全十美,如有的篇章侧重于说道理,有的过于直白等,但瑕不掩玉,《卧底》依然不失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好书。

田洪波先生:1989年起在《短篇小说》、《芒种》、《草原》、《河北文学》、《朔方》、《百花园》、《广西文学》、《小小说月刊》、《青年作家》、《小说月刊》等全国60余种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中篇小说等300余篇(部)。其中,小小说《玻璃心》获得全国第五届小小说大奖赛一等奖,《斜坡》、《借钱始末》等两篇小小说被选入《小小说选刊》。结集出版小小说集《第N 次约会》。系中国微型小小说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