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闪击英雄 |
释义 | 德国著名军事家、“闪电战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创作的一本回忆录。这本书是德国方面所发表过的,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充实、最真实和最富有启发性的个人回忆录。这本书内容极其详细,具有史料价值;而在写作方面又非常坦白和热情,使人读下去有一种轻快之感。古德里安自己说:“我写这本书是想把它当作一种象征,以表示我对死者和我的旧部们的感谢之情,并且希望能使它成为一块纪念碑,以使他们的令名可以永垂不朽,而不至于湮灭。” 目录(第一章 背景与青年时代 第二章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 第三章 希特勒一帆风顺 第四章 战祸的开始 第五章 西线战场上的战役 第六章 1941年苏联的战役 第七章 投闲置散 第八章 装甲兵的发展 第九章 装甲兵总监 第十章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 第十一章 参谋总长 第十二章 最后的崩溃 第十三章 第三帝国的领袖人物 第十四章 德国的参谋本部) ±基本信息书名:《闪击英雄》作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译名:《一个士兵的回忆录》(德文版),坦克指挥官(英文版)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钮先钟 内容简介在这本书里面,一个曾经大规模创造历史的人,亲自把他怎样用一种新观念来形成历史的真实故事讲给我们听,而这一段历史的结束却也完全在他个人意料之外。古德里安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是一个具有极重大影响的人物。没有他,也许希特勒在刚刚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可能早已失败了。因为在1930—1940年之间,一般说来,德国的力量是并不足以击败任何强国的。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胜利,其惟一的原因就是装甲兵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古德里安一手建立和训练成功的,而且在战争中,他不顾希特勒个人的疑惧和他上级的警告,独立大胆地去领导装甲兵作战,所以才终于获得了空前的大胜。古德里安的色当突破战,和他那直趋海岸地区的迅雷追击,事实上就完全决定了法兰西战役的命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已久,后人只能通过相关的战史、回忆录、传记等等来回味与凭吊。不过,我们所能看到的,绝大多数由英美等战胜国的作家、学者们所著述;而战败国德国的意见,却鲜见视听。然而,他们毕竟是这场战争的主角,他们对于这场几乎卷进了整个世界的战争持何观点,他们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发动、进程,以至自己的失败的。 德国“名将”古德里安的作战回忆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作为本套丛书译者的钮先钟先生,也是一位军事大师。两相配合,应是相得益彰。 在书中的一些段落中,作者给予了德军和德国将领一些极高的评价,但这些评价都是从纯军事技术和战术的角度出发的,与这场已有历史定论的战争的正义性与价值判断无关。 不过,他毕竟是德国军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立场,他的军人使命感和荣誉感要求他必须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国家争取胜利。因此作者难免流露出一些未能实现个人目标和国家目标的遗憾,以及烙上“德国立场”标记的观点和判断。 我们既应该对逝去的作者和历史作品表达尊重,也要在阅读时,对于其表达的历史观、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作者简介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1954),德国坦克兵的创建者,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优秀将领。毕业于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骑兵部队任职。30年代初,他开始研究坦克作战问题。1934年倡议建立3个坦克师,任师长。1938年任坦克军军长。1939-1940年参加入侵波兰和法国的战争,升为上将。1941年10月任坦克第2集团军司令,参加入侵苏联的战争。同年底在莫斯科地区战败后,被解除职务,编入预备军。1943年2月被召回,任坦克兵总监。1944年7月希特勒遇刺后,任陆军总参谋长。1945年3月因战场失利再次被解除职务。后被美军俘虏,不久即获释。他是闪电战的倡导者,认为大量集中使用坦克对进攻战役和整个战争的胜利起着重大的作用;主张在狭窄正面集中大量坦克,迅速突破并向纵深发展胜利。著有《注意!坦克》、《坦克指挥官》和回忆录《闪击英雄》等。 前言凡是略有军事知识的人都一定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真是名将辈出,其人才之盛实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尽管德国终于还是失败了,但从纯军事的观点上来看,那的确有一点输得冤枉,大有“非战之罪”的感想。无论如何,德国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至少是可以名垂青史,永为后世的楷模。 中国古代历史上说:“李广数奇不封”,读完了这一本《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之后,所得到的感想也正是这样。丢开历史上的功过不谈,古德里安这一个人,诚如李德哈特所说的,总真可以称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可是这个世界上,天才的遭遇总是悲剧性的,古德里安又何能例外? 曲高和寡,他的理想始终没有能够完全实现。但是当他以“装甲兵领袖”的姿态,指挥着那史无前例的巨型车队,横扫欧陆的时候,那真是够得上“风云变色,山川震眩”的形容语。装甲车的履带碾遍了大半个欧洲,“闪电战”已经成为历史上的名词。古德里安也实在是很可以自豪了。 不过,对于古德里安本人而言,却并没有能够满足他的抱负。假使战争真是能够完全照他的理想去打,那么今天也许历史就要重新改写过,地图也要重新改画过。自古到今,都是庸臣误国,古德里安的理想一再地受到意外的阻挠和打击,他一生事业的过程中,得意的时候少,而不得意的时候多。等到他最后出任参谋总长的时候,那已经是独木难支大厦,而终于无力挽回第三帝国的灭亡了。这是天乎抑人乎?是古德里安的不幸呢?还是世界的大幸呢? 蒋百里先生曾经说过:参谋总长是一定要有三分疯狂的气质,不怕他偏,偏到极点也就是正了。古德里安正是这样一个有偏见,有疯狂气质的名将。他的偏见也就是他的特点,这一本书最令人欣赏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古德里安在战后虽然是一个“败军之将”,但是却深为美英两国军事学界所推崇,他一度曾留驻美国,而成为美国国防当局的高级顾问。他这一本书出版之后,真可以说够得上“洛阳纸贵”的标准。在美国出版的时候是1952年7月15日,当我们一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就去电订购,但是不久书店就回答我们说首版书已卖完,俟再版时再寄,结果两个月后书来了,却已经是第三版了。 为什么这一本书——相当专门化的一本书——会如此的畅销呢?不仅是因为古德里安是一位当代的兵学大师,他对于战略战术——尤其是装甲兵方面——的见解,深为人们所重视;也不仅是因为这一本书可以算是由德国方面所发表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惟一信史,所以为研究战史和兵学者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这本书实在是一本对苏联作战的标准教科书,当年一口气打到莫斯科把克里姆林宫里的人骇得面无人色的,就是这位古德里安上将。所以他对于这一次战役的成功和失败,真是一本账完全在他的肚子里面。这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 我们在准备翻译这本书时,所看到的还是他的德文原本,英文本还没有出版,本来就准备照德文翻译,但是因为这一本书在台北只有一本,而且不是我们自己的,书的主人是一位外籍人士,他自己也要用,所以无法动手,直到我们准备去设法订购德文本的时候,英文本却已经出版了。于是为了订购和翻译便利起见,就决定采取英文本来作为翻译的对象,好在英文本对于原文是十分忠实的,而且还有李德哈特的序文和一些注解是原文所没有的。 一本好书的价值是无法用三言两语来加以介绍的,这是一本经典型的名著,它的滋味需要读者去慢慢地咀嚼,它的意义需要读者去慢慢体会。不过,千言万语,却是孙子所说的一句话:“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似乎是可以当作本书的总结论。 目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三大名将回忆录重印前记 德国三大名将再版前记 译者赘言 序言(1) 序言(2) 第一章 背景与青年时代我们新婚后的快乐生活不久即为战火截断,自1914年8月2日起,在以后4年中,我一共只回家度过一次短短的假期。1914年8月23日,上帝赐给我们第一个儿子海因茨·顾恩特尔(Heinz Gunter),1918年9月17日,我们又生了第二个儿子,库尔特(Kurt)。 背景与青年时代 第二章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我在两次大战之间的那段日子里,主要的活动都与德国装甲兵的建立具有密切的关系。虽然我原是轻步兵出身,而且也未受过任何的技术训练,但是命中却注定了我一定要和“摩托化”的问题发生密切的关系。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1)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2)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3)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4)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5)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6)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7)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8)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9)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10)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11) 第三章 希特勒一帆风顺如我上文所记载的,我在林茨曾经遇见希特勒,他似乎一点都没有光火的模样。我见过他许多次,这一次也许是他最为感动的一次。当他在阳台上向那些情绪热烈的群众讲演的时候,我就站在他的旁边,可以对他观察得很清楚,他的眼泪流在他的双颊上面,看起来并不是在“演戏”。 1938年,勃洛姆堡—弗里奇危机 德国吞并奥地利(1) 德国吞并奥地利(2) 德国吞并奥地利(3) 德国吞并奥地利(4) 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 情势再度转劣(1) 情势再度转劣(2) 第四章 战祸的开始第二步兵师的报告上说:他们向波兰方面装有铁丝网的防线攻击,未获成功。现在三个步兵团都已经列在第一线,所以师部已经没有预备队。我就命令趁夜色将左翼一团撤回转向右翼,这样第二天就可以跟在第三装甲师的后面,向图霍拉方面实行迂回。 战争的酝酿 波兰战役(1) 波兰战役(2) 波兰战役(3) 波兰战役(4) 波兰战役(5) 波兰战役(6) 波兰战后(1) 波兰战后(2) 第五章 西线战场上的战役可能是由于对意大利人不信任,所以希特勒才不想在那个时候发动对非洲的战争。不过更可能的是,希特勒的思想无法超出欧洲的范围以外,他根本不了解地中海对于英国的重要性。 战争的准备(1) 战争的准备(2) 战争的准备(3) 从突破到海峡(1) 从突破到海峡(2) 从突破到海峡(3) 从突破到海峡(4) 从突破到海峡(5) 海峡港口的占领 希特勒突然叫停(1) 希特勒突然叫停(2) 向瑞士边境突破(1) 向瑞士边境突破(2) 向瑞士边境突破(3) 向瑞士边境突破(4) 向瑞士边境突破(5) 休战(1) 休战(2) 第六章 1941年苏联的战役意大利的擅自行动,和在巴尔干所引起的错误,结果使强大的德军开入非洲和保加利亚,最后更进入希腊和塞尔维亚。从而使我们在具有决定性的战场上因而减少了不少的实力。 战争的背景(1) 战争的背景(2) 战争的背景(3) 战争的准备(1) 战争的准备(2) 战争的准备(3) 序战(1) 序战(2) 序战(3) 序战(4) 序战(5) 渡过第聂伯河(1) 渡过第聂伯河(2) 渡过第聂伯河(3)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1)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2)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3)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4)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5) 斯摩棱斯克—艾尔雅—罗斯拉夫尔(6) 是莫斯科还是基辅呢?(1) 是莫斯科还是基辅呢?(2) 是莫斯科还是基辅呢?(3) 是莫斯科还是基辅呢?(4) 基辅之战(1) 基辅之战(2) 基辅之战(3) 基辅之战(4) 基辅之战(5) 基辅之战(6) 基辅之战(7) 基辅之战(8)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1)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2)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3)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4)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5) 奥廖尔与布良斯克之战(6)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1)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2)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3)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4)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5)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6)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7) 向图拉和莫斯科进攻(8) 我第一次被免职(1) 我第一次被免职(2) 我第一次被免职(3) 第七章 投闲置散陆军中高级将领的人事异动,还不仅限于我和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去职。还有许多功高望重的宿将,也都纷纷地被免职了,有的简直毫无理由,有的也只有一点很勉强的借口。这些人中间有盖尔、弗斯特(Forster)、霍普纳尔几位将军。至于李布元帅和库柏纳尔(Kubler)将军却是自动辞职的。 投闲置散(1) 投闲置散(2) 第八章 装甲兵的发展在3月间,克虏伯(Krupp)公司和波尔舍教授(Prof.Porsche)奉命开始设计一种重达100吨的重型战车。这个工作是在加速进行之中,所以在1943年的春天已经可以制造出来它的模型。为了加速战车的发展,所以就需要更多的设计专家,结果使平日汽车工业的设计工作都停顿了。1942年3月19日,史贝尔报告希特勒说,到了1942年10月,就可以有60辆的波尔舍虎型战车和25辆亨舍尔(Henschel)虎型战车,而到了1943年3月间,还可以再生产135辆,使那个时候的总数达到220辆——假定它们都是可以应用的。 装甲兵的发展(1) 装甲兵的发展(2) 装甲兵的发展(3) 第九章 装甲兵总监自5月12日突尼斯(Tunis)沦陷之后,我们就已经丧失了整个的非洲战场。7月10日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25日墨索里尼已被推翻和囚禁,巴多格里奥元帅已经奉命出组新的政府。所以意大利的退出战争,是已经可以指日而待了。 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1) 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2) 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3) 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4) 接受任命与第一次行动(5) 哥尔德内博士的来访 卫城作战计划(1) 卫城作战计划(2) 卫城作战计划(3) 卫城作战计划(4) 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1) 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2) 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3) 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4) 1943年下半年的不如意事(5) 决定性的一年(1) 决定性的一年(2) 决定性的一年(3) 第十章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即令希特勒已经被刺,而阴谋者也达到了夺取政权的目的,但是他们却还是需要有一批相当实力的军队,来巩固他们的政权,可是他们手里可供调遣的兵力连一连兵也没有。所以,当施陶芬贝格飞回柏林,带来了行刺成功的假消息之后,他们还是控制不了柏林城。那些根据演习计划集中的部队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他们当然会拒绝合作。譬如说,我的装甲部队虽然已经奉命暂留柏林不调往东普鲁士,但是对于阴谋者却并无什么作用,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将他们的计划明白地告诉这些官兵。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1)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2)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3)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4)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5) 第十一章 参谋总长我们最强大的兵力似乎要算是南乌克兰集团军,它所包括的有第七、第八两个军团,以及一部分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部队。它的前线正面从黑海海岸上的第聂伯河口起,沿着该河到达克齐尼夫(Kichinev)以南、雅西(Jassy)以北和弗尔蒂切尼(Falticeni)以南,越过普鲁斯河和锡雷特河,最后向西南面延伸,以到达锡雷特地区为止。在3、4月间的春季会战中,这个集团军曾在雅西以北,击败了敌人的攻击,最后还能够把一部分的师团抽出前线,充作预备队。目前该集团军的总司令是夏纳尔将军,他是一个特别能获得希特勒信任的将领。 东线的作战(1) 东线的作战(2) 东线的作战(3) 东线的作战(4) 东线的作战(5) 东线的作战(6) 东线的作战(7) 东线的作战(8) 东线的作战(9) 东线的作战(10) 阿登攻势 东线的防御准备(1) 东线的防御准备(2) 东线的防御准备(3) 苏军的攻势(1) 苏军的攻势(2) 苏军的攻势(3) 苏军的攻势(4) 苏军的攻势(5) 苏军的攻势(6) 苏军的攻势(7) 苏军的攻势(8) 苏军的攻势(9) 苏军的攻势(10) 苏军的攻势(11) 苏军的攻势(12) 苏军的攻势(13) 第十二章 最后的崩溃5月1日,我带着我的妻子,同往地塔门兹尔(Dietramszell),在那里我把她留住在希莱赫尔夫人(Frau von Schilcher)的家里,然后我一个人就到了蒂罗尔,这时装甲兵总监部的本部人员,正迁移到那里。以后我就在那里坐候战争的结束。在5月10日无条件投降宣布了之后,我就和这个总监部的人员,一齐投到美军监护之下。 最后的崩溃(1) 最后的崩溃(2) 最后的崩溃(3) 第十三章 第三帝国的领袖人物于是希特勒就决定选择独裁政治。而他在独裁之下,却也获得了一些卓越的成就:失业现象消灭了,工人的士气提高了,民族意识又复活了,而国内也不再有党争。这都是平心之论,绝无过火之处。 我们的领袖们 希特勒(1) 希特勒(2) 希特勒(3) 希特勒(4) 希特勒(5)new 纳粹党魁(1)new 纳粹党魁(2)new 纳粹党魁(3)new 第十四章 德国的参谋本部德国的参谋本部(1) 德国的参谋本部(2) 德国的参谋本部(3) 德国的参谋本部(4) 德国的参谋本部(5) 附录:古德里安生平大事年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