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乌桕
释义

山乌桕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又名红叶乌桕、山柳乌桕,属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或灌木。乔木或灌木,高3~5米。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简介

英文名:Mountain Tallowtree (Tallow Tree)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

【科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乌桕属

学名 :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 Muell.-Arg.

高达6-12米,叶椭圆状卵形,纸质,全缘,长3-10厘米,宽2-5厘米,下面粉绿色;叶柄细长,顶端有腺体2。

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及花盘;穗状花序顶生,长4-9厘米;雄花花萼杯状,顶端不整齐齿状裂,雄蕊2;雌花生在花序的近基部,萼片3,三角形;花柱3,基部合生。

蒴果球形,黑色。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及台湾。生于山坡或山谷林中。

【园林价值】春季嫩叶和秋季老叶红色,果实成熟时裂开,果皮脱落,种子常年挂在树上,为鸟类喜爱的食物。群植或片植,为优良的秋色植物和生态林树种。

以根皮、树皮及叶入药。根皮、树皮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种子有毒。

【功能主治】 泻下逐水,散瘀消肿。

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

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形态特征

枝条灰黑色,具小点状皮孔。单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柄长2~7.5厘米,顶端有2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密生黄色小花;雌雄花同在一花序上,但有时仅具雄花,无花瓣及花盘;雄花7朵聚生于苞腋内,苞片卵形,先端锐尖,每侧各有腺体1,萼杯状;雄蕊2,很少有3枚者;雌花生于花序的近基部,萼3,三角形,子房卵形,3室,柱头3裂,向外反卷。

化学成份

采用柱层析进行了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从中分离得到九个化合物,分别为3β-acetoxy-D-friedoolean-14-en-28-oicacid(Ⅰ),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胡萝卜苷(Ⅳ),异东莨菪素(Ⅴ),没食子酸(Ⅵ),6,7,8-三甲氧基香豆素(Ⅶ),没食子酸乙酯(Ⅷ),3,3′-二甲基鞣花酸(Ⅸ),其中,化合物Ⅴ为首次从乌桕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Ⅳ,Ⅵ-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药理作用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

来源: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以根皮、树皮及叶入药。根皮、树皮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散瘀消肿。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精选配方

①治大便秘结:山乌桕根一两。用水煎服。

②治白浊:山乌桕根须一两,猪肉二两。用水煎服。

③治蛇咬伤:山乌桕根一两,枫木叶二两。共捣烂,用糯米水四两,调匀,取汁服。渣敷患处四周。

④治毒蛇咬伤:山乌桕一至二两,黑面叶一至二两。用水煎,冲酒服。

⑤治痔疮及皮肤湿痒:山乌桕根、铺地粘、金银花各适量。用水煎洗患处。

(选方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栽培繁殖

播种技术

苗床准备选择排灌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作圃地,冬季深翻一遍。用硫酸亚铁消毒后,以腐熟农家肥牛栏粪或猪粪1000千克作基肥。圃地需三犁三耙,苗床高20厘米,宽1.2米,南北向,自然长,床面土块打碎。

山乌桕宜点播,2月中下旬选择晴好天气播种,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播种沟深5至8厘米。种子播前用多菌灵或0.2%高锰酸钾消毒,然后用50℃温水浸种10小时。播后用无菌黄心土覆盖,厚1厘米,然后盖稻草,用洒水壶洒水浇透土壤。山乌桕种子细小,每千克约1.6万粒,每亩播种量为1.5至2千克。

苗木生长规律

播种后15至20天即可发芽,此后一周左右基本出齐。幼苗生长很快,速生期在7至8月,此阶段生长量占一年的70%至80%,8月份开始长侧枝,9月中下旬苗木转入粗生长期,到10月底,基本停止生长,随着气温的下降开始落叶。一年生苗木平均高度约1.5米,地径1厘米左右,主根长25至30厘米,侧根5至6轮,根系较发达。每亩产苗量约2.5万株。

种实处理

山乌桕种子成熟的标志是果壳由青转黄。此时,将果球采摘下来晾晒,待果壳开裂后收集种子。种子黑色,近球形,直径3至4毫米,外被白色蜡层,需用碱性物质去除。可用草木灰或食用碱搓揉种子,然后在温水中清洗干净,晾干后密封干藏。

湿度管理

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管理

山乌桕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

幼苗萌发后20天左右长出真叶5至6片。此时可追第一次肥,每亩施3千克氮肥。以后每个月追一次肥,以氮磷肥为主,共3至4次。于9月份施钾肥一次,促进苗木木质化,利于越冬。山乌桕

较为耐旱,但水肥充足时生长更快,因此要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高温干旱的7至8月,要注意灌水保湿。

2.除草

本着“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进行。除草3至4次,7月底苗木即可郁闭封行,此后无须除草。

3.病虫害防治

山乌桕病虫害较少,主要有老鼠咬食种子和小地老虎咬食幼苗根茎部位。可采用呋喃丹拌种和喷施防地下害虫的农药进行防治。

应用价值

乌桕因其叶片长时间呈现红色,可营造美丽的植物景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如果在城郊公园或森林公园中成片种植,效果尤为显著,春秋冬季都可观赏满山红叶。而且山乌桕的花富含糖分,招引蜂蝶;种子为鸟类所喜食,对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造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山乌桕还可用于行道树、工业原料林、退耕还林的阔叶树种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对于营造城市生态林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树种。

种仁含油,制肥皂、蜡烛的原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