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水画语录类选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陈洙龙 编出 版 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6-1

版 次:1

页 数:329

印刷时间:2008-6-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02043135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画为心意,论为心声。师古人之迹,更要师古人之心,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更要师古人的“师造化”之心。这只有认真地、不断地读书,犹须先读古人的画论。

临摹、写生、创作,师古人、师造化,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不断地临摹、不断地读画论、不断地对景写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挥毫、不断地创新,从而达变而入化、新而又新之境,只有“新”才是有生命的,否则必不能生、必不能存,这是千古不易的习画之道。

明人王世贞说:“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这“一变”、“一变”、“又一变”,就是变出了“新”的章法、“新”的笔法、“新”的墨法、“新”的意韵、“新”的面貌。若不是那“一变”、“一变”、又“一变”,山水画至今仍是一貌,那也就没有唐画、宋画、元画、明画、清画之别,至今仍是一顾恺之而已,这些画也就只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貌的怪画了。

作者简介

陈洙龙,原名珠龙,温州大学教授,曾担任温州工艺美术学校校长、温州大学艺术系主任、温州市第五届政协委员、浙江美学会理事,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 出版画集有《陈洙龙嚼集》、《陈洙龙作品选集》,《陈洙龙国画作品选》,《陈洙龙作品选》等。 出版论著有《张大千画语录图释》、《朱屺瞻画语录图释》、《怎样画山水》、《山水画技法要点答问》,《芥子园画语录图释》、与陈旭合撰《龚贤画语录图解》等。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如:工笔山水《绿云无尽》参加了“当代巾国工笔山水画展览并获“金叉奖”。2005年完成了纵180厘米、横25000厘米长的《二万五千里壮丽山河图》的创作,并于当年九月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展出。

目录

第一章 树木类

第一节 杂树

第二节 松柏

第三节 梧柳

第四节 四时

第二章 山石类

第一节 画石

第二节 画山

第三节 远山

第四节 四时

第五节 三远

第三章 云水类

第一节 云霞烟霭

第二节 风水雨雪

第三节 四时

第四章 景物类

第五章 笔墨类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用笔

第三节 用墨

第四节 皴擦染

第五节 用点

第六节 用色

第七节 用水

第六章 布局类

第七章 师法类

第一节 师法论

第二节 师古人

第三节 师造化

第八章 神意类

第九章 画诀类

第十章 理论类

第一节 画理

第二节 六法

第三节 气韵

第四节 画评

第五节 题跋印章

第六节 论画诗

第七节 功用

第十一章 人品类

第十二章 作者简介类

第一节 周朝

第二节 汉朝

第三节 六朝

第四节 唐朝

第五节 宋朝

第六节 元朝

第七节 明朝

第八节 清朝

第九节 20世纪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树木类

第一节 杂树

梁·元帝 《山水松石格》

树有大小,丛贯孤平,扶疏曲直,耸拔凌亭,乍起伏于柔条,便同文字,或离合于破墨,体向异于丹青。隐隐半壁,高潜入冥;插空类剑,陷地如坑;秋毛冬骨,夏荫春英;炎绯寒碧,暖日凉星。

巨松沁水,喷之蔚荣,裒茂林之幽趣,剖杂草之芳情。

唐·王维 《山水诀》

村庄著数树以成林,枝须抱体。

悬崖险峻之间,好安怪木。

平地楼台,偏宜高柳映人家。名山寺观,雅称奇杉衬楼阁。……近树唯宜拔迸。

唐·王维 《山水论》

丈山尺树……远树无枝……楼台树塞……树看顶……

……有路处则林木……水断处则烟树……林密处则居舍。临岩古木,根断而缠藤……

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

松皮如鳞,柏皮缠身。生土上者,根长而茎直。生石上者,拳曲而伶仃。

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有雨不分天地,不辨东西。有风无雨,只看树枝。有雨无风,树头低压。

……树头不得一般,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精神。

五代·荆浩 《山水诀》

凡描枝柯、苇草……运笔使巧,……苍林、老树,运笔宜拙。虽巧不离乎形,固拙亦存乎质。远则宜轻,近则宜重,浓墨莫可复用,淡墨必教重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