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泉
释义
1 词语

山泉(shānquán)意为山地涌出的泉水。清澈的山泉。

简介

释义

(1).山中泉水。 唐 朱庆馀 《山居》诗:“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2).犹山水。指山水风景。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隋 卢思道 《上巳禊饮》诗:“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

山泉形成

1,天空中的雨水、雾气、通过土壤渗透出来(这种山泉时断时续)

2,地下水反涌的自流泉,一般在地势低洼处可见(这种泉水持续时间长,会不停地流)

3,高山冰川融水,一般会在气温升高时山泉流量会加大(断不断流取决于山体高度和形态及周围环境变化) ,

水质含量

明代《茶笺》一书认为:“山泉为上,江水次之。”可见山泉水在古代典籍的记载中被奉为上等饮用水。山泉水多源出山岩壑谷,或潜埋地层深处,流出地面的泉水,经多次渗透过滤,一般是比较洁净清澈,悬浮杂质少,水的透明度高,受污染程度少,水质也比较稳定,所以有“泉从石出清宜冽”之说。山泉经过山体多年的孕育后,水质清澈甘甜,并且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钙、钠、钾、溴、镁、铁、偏硅酸和碳酸根等。因而被称为安全饮用、有益健康的水种一。

据中国饮水协会专家介绍,山泉水最大的优势在于,水源来自环境清幽的大自然,水体卫生干净,未受任何工业污染。

其他与山泉

山泉与烹茶

1,《茶经》:真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2,《茶经·五之煮》: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3,《茶疏·择水》:今时品水,必首惠泉,甘鲜膏腴,至足贵也。

4,《茶录·品泉》: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 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

古诗咏山泉

【山泉煎茶有怀】唐·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山泉】唐·杨发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静彻啼猿寺,高陵坐客台。

耳同经剑阁,身若到天台。溅树吹成冻,邻祠触作灰。

深中试榔栗,浅处落莓苔。半夜重城闭,潺湲枕底来。

2 马塞尔·帕尼奥尔的小说

本书系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帕尼奥尔的晚期作品,由1952年的电影《泉水姑娘玛侬》改编而成。女主人公玛侬一家从城里搬到普罗旺斯山村继承的农场里,准备从事饲养和种植业,享受山林的清净,却遭到利欲熏心的爸伯和他的侄儿于戈兰的暗算,他们想把农场占为己有。玛侬家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住进山洞。于戈兰一直在追求玛侬,最后在绝望中自缢身死。爸伯了解到他害死的玛侬之父正是他昔日恋人的遗腹子,而玛侬竟是他的亲孙女。他在阴谋败露、悔恨交加中离开人世。玛侬与有情人小学教师终成眷属。1985年又改编成电影《恋恋山城》和《甘泉玛侬》。

书名:山泉

作者:马塞尔·帕尼奥尔

原版名称:L‘EAU DES COLLINES

译者:李玉民

ISBN:7-5327-3069-7

类别:名著

页数:457

定价:25元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6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版权:Editions de fallois授予

字数:41万字

所属丛书: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本

版次:01版01次

作者简介

马瑟·巴纽(又译马塞尔·帕尼奥尔)(Marcel Pagnol,1895~1974)法国剧作家,小说家。生于马赛附近一教师家庭,曾任中学英语教师。1925年与人合写《沽名钓誉的人》。讽刺喜剧《托帕兹》(一译《窦巴兹》)写一老实的小学教师的遭遇和堕落,幽默诙谐,曾一再被搬上银幕。自1929年起,他在几年内完成戏剧《马赛三部曲》:《马里乌斯》、《芬妮》和《凯撒》。此后,他将季奥诺、都德的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有《再生草》、《面包师之妻》、《掘井人之女》等。194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晚年写有回忆录和小说《家父的光荣》、《家母的城堡》、《秘密的年代》、《山泉》等。

小说梗概

上部《让·德·弗洛雷特》男主人公让是个残疾人,驼背,他无意中继承了自己一位远亲的遗产,来到了自己母亲的故乡定居。还有他的妻子和女儿玛侬。

不幸的是,他们的出现却成为了同村另两个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凯撒·苏贝朗(大伙儿都叫他爸伯),是一个老光棍儿,终身未娶,和他的侄子于戈兰,一心想买下这幢宅子,种康乃馨发财,而且这所房子有一眼现成的山泉,水源不成问题。但让·雷瓦尔并不不知道这眼山泉。他的愿望是和妻女过上落瑭蒂克(真正、纯自然)的生活,于是他开始养兔子。

于戈兰刻意和他们走得很近,让·雷瓦尔并不知道他的居心,惟有玛侬,从一开始就觉得他不怀好意。

由于天旱,给兔子的饲料缺乏,让·雷瓦尔不得不与大旱拼搏。全村人都知道他家有现成的山泉,但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话。

在打井爆破中,让·雷瓦尔意外死于非命。于戈兰以大善人的形象出现,买下了这幢宅子,疏通了泉水,成功地种康乃馨发了财。玛侬和她母亲住到山里去了,虽然玛侬有些事情还不很明白,但在她的心里,对这眼山泉,和这位于戈兰叔叔,有一种莫名的怨恨。

上部随着让·德·弗洛雷特的死就结束了。

下部《泉水玛侬》。

不知不觉已是八年之后,一老一小两个光棍儿依然单身。玛侬渐渐长大,于戈兰无意中看到了她洗澡,结果看上她了。

不过于戈兰也对自己的悲剧结局有所预感,“也许,一切还没有结束……”

村子中新来了一位小学教师,对玛侬颇有好感。玛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山洞,山洞中便是整个村子水源的源头。为了报复全村人的冷漠,玛侬堵上了水源。但这一切,都让小学老师看在眼中……

整个村子陷入了无水的境地,饮水要从外面运来。于戈兰的康乃馨全枯死了。小学老师劝玛侬放过他们,说如果你父亲还活着,他愿意你这样吗?玛侬做了一个梦,梦醒之后发现自己原来深爱着小学教师。

于戈兰求爱不成,最终绝望自尽。他一死,苏贝朗家族就只剩爸伯一个人了。玛侬和小学教师结婚了,很快有了身孕,幸福地生活着。

本来看到这儿以为这本书就应该结束了,没有想到……

老爸伯的一位老相识(也是弗洛雷特的闺蜜)回到了村子里,她带来了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原来爸伯之所以一直没结婚,是因为一个人,就是他的恋人弗洛雷特,他恨弗洛雷特抛弃他,所以也恨弗洛雷特的儿子让·雷瓦尔。

然而这位老太太告诉他,弗洛雷特之所以跟别人结婚,是因为当时你被应征入伍(参加对非洲的侵略战争,帝国主义才是罪魁祸首啊),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就给你写信,希望你能给她一个承诺。但你迟迟不给她回信,她以为你不要他了,一气之下就嫁给别人了。

爸伯说自己从来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当时他们的部队调动得非常频繁,他只知道当他回来的时候,他深爱着的弗洛雷特已经远离故土,嫁作他妇了。然后爸伯又问,那孩子呢,老太太回答他说,弗洛雷特用尽了各种方法,但孩子就是打不下来,最后还是生下来了,但是一个驼子。

爸伯沉浸在深深的痛苦当中。他总是深情地望着玛侬走过,别人还以为这个老风流又看上玛侬了呢。

爸伯死了,玛侬的孩子出生了。他给玛侬留了一封信,不敢奢求玛侬的原谅,只希望她可以明白真相,并将自己所有的遗产留给了玛侬。

(情节概述作者:愿咸与恒)

作品简析

知识分子加入法兰西学院,通常被誉为“跻身‘不朽者’行列”。1946年,这项荣誉落到51岁的马塞尔·帕尼奥尔身上,作为第一位以电影制片人身份被选入学院的院士,当时他已经写了十几部电影剧本,通过这些创作,他给人们的印象是:有着非凡的讲故事的才能,同时有着强烈的乡土情结,他的创作灵感和精神养分很大一部分源于普罗旺斯地区风土民俗的记忆。

《山泉》的故事发生在巴斯蒂德村,一个距离作者的出生地奥巴涅约两法里的村庄,因为偷猎的缘故和毗邻的克雷斯潘村结下了仇家,两村的人“在普罗旺斯人那种乐观开朗的外表下,都同样嫉妒、疑心重而行动诡秘”,这种关系直到巴村的弗洛蕾特·卡姆安嫁到克村之后仍未改变。等到弗洛蕾特在巴斯蒂德村的家产继承权传到她的儿子让·德·弗洛蕾特手中后,这块家产却被巴村的苏贝朗家族最后两个人——爸伯和于戈兰叔侄——看中了,千方百计要买到手里,他们想在这里种植康乃馨,扩大产业。为了诱使让先生出售地产,他们悄悄堵死了庄园下的一眼泉水——在那个干旱的地区,没有水源的土地只能白白撂荒。

作者在让·德·弗洛蕾特身上倾注了极重的笔墨。这是一个驼背中年人,放弃了收税官的城市职业,带着妻子和女儿到巴斯蒂德村务农。让先生是作者倾心的理想主义者,他带来了大量的农具、农书,根据书本上的介绍和气象资料种菜、种瓜、养兔。他有学问,有非凡的毅力,热爱农家生活和自然风光,向往着融入当地山野成为自给自足的一员。他说:“通过大量劳动,我是指脑力劳动,通过久久思索和玄想,我得出这样一个无可辩驳的结论,即惟一可能实现的幸福,就是做个大自然的人。我需要空气,需要空间,好让我的思想凝聚。现在我所感兴趣的,只有真实、坦率、纯洁、宽容,一句话,l'authentique(法语,“真正的”),我来到这里,就是要保持l'authentique。”

农民于戈兰听不懂这个词,把它当成一种名叫“落塘蒂克”的植物。 但帕尼奥尔为让先生安排了一个死于非命的结局。由于农民的诡计,他终于没能抵挡住干旱的威胁,在利用爆破钻井取水时不幸身亡。农场被爸伯和于戈兰顺利买走,后者立即把隐藏的泉眼疏通,发起种花财。女儿玛侬和她的母亲隐居到另一处有泉水的山洞,一隐就是许多年。当16岁的玛侬成长为亭亭玉立的“泉水姑娘”时,她偶然得知了当年害死父亲的阴谋,便开始寻觅复仇的机会。 “泉水姑娘”是当地村民送给这位神秘女孩的美称,酷似中国民间故事中的长发妹,牧一群羊,带一条狗,手持弹弓,行走在山涧草木、花鸟虫鱼之间。

我们看到,作者显然在玛侬身上寄托了理想,他要让玛侬成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象征,她的父亲l'authentique理想的实现者。在小说的后半部,帕尼奥尔的写法愈来愈倾向民间故事风格。无意之中,玛侬发现了村庄山泉的总源:这个源头隐藏在岩石丛中的一个岩洞里,我们可以想象,1952年拍成的电影里这该是怎样的一幅奇景: 她站到一片水的边上:一个椭圆形的水坑,有十步长。水不深:狗趟过去还踩着底。右侧岩壁脚下,由一道长苔藓的石缝流出的涓涓细流,投入那汪微微发颤的水中。椭圆形水坑的另一端,有一个小漩涡,水被一个看不见的洞汲走。 她眼里涌出泪水。这就是山泉,本来可以救她父亲的丰沛的水,却在光秃秃的岩石和地下黑夜中白白流走……

这样的景物描写在小说中比比皆是,清朗、素朴,它注定了作者不会放任故事以悲剧结尾;道德尽管不是小说的底色,但道德善恶的理念却会影响自然在人眼里的形象。玛侬认为整个村庄对她父亲的死都是有责任的,于是她以牙还牙,以阻断水源实行复仇。但是,当全村陷入绝境、人们决定在神甫的带领下列队祭祀的情况下,玛侬听从年轻的乡村教师贝尔纳的劝说及时罢了手。贝尔纳引用了《圣经》上的一句话:“这座城市哪怕还有一个义人,就不应该被毁灭。” 也许谁都不会否认,《山泉》远未达到跻身文学经典之列的资格。帕尼奥尔的写作多少有观念先行的味道,形成一个具有传统格局的民间故事,一个托付某种理想的封闭的寓言,在其中,所有主要人物都是有确定归宿的,每个人物都开启一种相对确定的道德指向。

但这个在1952年被拍成电影的传奇故事得到广泛的欢迎,以至于10年后,作者又把它改写成小说,以《山泉》为题出版发行。“三栖作家”造就、渲染戏剧冲突的非凡才能,在书中得以再现。 帕尼奥尔通过小说暗示:自然和人类社会有一种“互镜”的关系。自然的严酷对应着人情的冷漠。然而,和谐并不是不可追求的梦想。玛侬的悬崖勒马至少表达了一个象征:恩仇之道、善恶之行是完全可诉诸良心达致平衡的,而平衡正是寻求l'authentique的人们应从自然中获得的启迪。正如泉水作为山区最大的秘密,等待重见天日、向农民滋以恩惠的一天一般,人间仇恨的消弭同样必须借助人的自我反省、自我发现。泉水的重现消弭了弗洛蕾特母女和巴斯蒂德村民的仇恨,玛侬与贝尔纳的结合消弭了巴斯蒂德村和克雷斯潘村间的仇恨;而通过祭祀仪式,甚至异教村民之间也相拥而笑。爸伯和于戈兰则受到了适度的惩罚。

“泉水姑娘”这一介于神话和现实之间的形象不仅蕴含了“融入野地”的寄托,同时也受到人的道德尺度的丈量。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人与自然的结合”不能仅作狭义的理解,帕尼奥尔呼唤的不仅是异质生命间的亲近,更是同质存在间的宽容、和睦的相处。 崇尚“自然写作”的作家都把自然看作第一位的家园,它是超越于人类社会本身的物质源泉和精神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就是一个类似于宗教参照系的“彼岸”,不过这个“彼岸”地理上仍然位于“此岸”,或者说是“此岸”中最有超验意味的存在。帕尼奥尔从早年的愤激到后来的自然写作似乎有所撤退,但对作家本人而言,或许他更需要持久的、形而上的“凝视”,凝视自然这一“彼岸”,这里才有l'authentique,才有真正的超越,真正的终极关怀。引自(章乐天 《中国图书商报》 2003.8.2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