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腊梅 |
释义 | 简介别名亮叶腊梅、秋蜡梅、毛山茶、岩马桑、香风茶 分类地位腊梅科、腊梅属 学名Chimonanthus nitens Oliv.[Calycanthus nitens(Oliv.)Rehd.,Meratia nitens (Oliv.) Rehd. Et Wils.],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1~3m。幼枝四方形,被微毛,后渐无毛。叶对生,叶柄长6~8mm,被短柔毛;叶片近革质,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13cm,宽1.5~5.5cm,先端渐尖,基部钝至急尖,全缘,上面粗糙,有光泽,下面无毛或有时叶缘及叶脉被短柔毛,叶脉在表面扁平,在叶背凸起,网脉不明显。花小,单生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直径7~10mm,花被片多数,卵圆形、倒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15mm,宽2.5~10mm,外被短柔毛,内花被片基部无爪,无毛;雄蕊5,长2mm,花丝短,被短柔毛,花药卵形,向内弯,长于花丝,退化雄蕊1.5mm;心皮多数,分离,基部及花柱基部被疏硬毛。果托坛状,长2~5cm,直径1~2.5cm,口部收缩,成熟时椭圆形,灰褐色,被短绒毛,内藏聚合瘦果。花期10月至翌年1月,果期4~7月。 分布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西、云南、贵州和陕西等,生山地疏林中或石灰岩地区,模式标本产自 湖北宜昌。 药用部位以叶入药。全年可采,以夏秋采收为佳,晒干。 性味归经微苦、辛,凉。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清热解毒。预防感冒,流行性感冒,中暑;治慢性气管炎,胸闷。 用法用量6钱。外用治蚊蚁叮咬,鲜品揉擦伤处。 备注(1)山腊梅因含挥发油,勿久煎。单用通常用开水冲泡代茶,亦可用山腊梅叶制成冲剂应用。 (2)用量过大,偶可出现恶心或上腹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即可消失。 (3) 也指山区特有的腊梅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植物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