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东省清真食品管理规定
释义

规定简介

【法规名称】山东省清真食品管理规定

【颁布部门】山东省人民政府

【法规文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50号

【颁布日期】2002-11-25

【实施日期】2003-01-01

【是否有效】 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

【失效日期】

规定内容

第一条

为了规范清真食品的管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保安、东乡等少数民族(以下简称回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生产、制作的食品。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使用清真标识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均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加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对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清真饮食习惯,不得歧视和干涉。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的教育。

第五条

县级以上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工商行政管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经济贸易、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物价等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清真食品的生产、经营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单位管理人员中有回族等少数民族公民;

(二)厨师、采购员、配料员、保管员等由回族等少数民族公民担任或进行监督;

(三)生产工具、计量器具、运输车辆、储藏容器、加工和销售场地等必须专用;

(四)禽畜类的屠宰必须符合回族等少数民族的习俗;

(五)加工清真食品的禽畜类原料,必须从清真屠宰场或清真柜台、摊点采购。

第七条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场所和清真食品的包装必须有明显的清真标识。

第八条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清真标识不得转让给非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第九条

非回族等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销售清真食品,不得悬挂、张贴清真标识。

第十条

非清真食品不得使用带有清真标识的包装。

第十一条

非清真食品摊位应当与清真食品摊位分开经营。

第十二条

禁止携带回族等少数民族禁忌的食品、物品进入清真食品的专营场所。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视情节给予以下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十一条的,分别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的,分别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悬挂清真标识从事清真食品进口、出口贸易的企业,适用本规定。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