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释义 | 土木工程学院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1998年,国家教委进行本科专业调整,原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等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系相应更名为土木工程系,2002年4月成立土木工程学院。 简介现有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交通工程、测绘工程四个本科专业。2003年11月土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使该校成为目前山东省唯一一个通过该专业评估的高校,进入当前全国340所具有土木工程专业的正规本科院校中的32强,标志着该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1995年学院所属“结构工程实验室”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实验室;1998年“结构工程”、“工程力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结构工程学科”为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十一五”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实验室”为山东省“十五”重点实验室,“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2006年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机构设置学院设有“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结构力学、地基与基础、道路与桥梁、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测绘工程及GIS”八个教研室;设有“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道路、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与信息中心”七个实验室;设有“工程结构研究所、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钢结构技术研究所、预应力技术开发中心、岩土工程研究所、道路工程研究所、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研究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中心”八个科研机构和开发实体,拥有“山东省土木结构诊断改造与抗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绿色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师资力量省委领导视察土木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2600余人,研究生96人。学院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9人,讲师6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0人,在读博士1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近五年共发表论文5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60余篇,参编著书30余部,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8项,科研成果鉴定26项,获得国家级科技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专业设置学院设有“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结构力学、地基与基础、道路与桥梁、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测绘工程及GIS”八个教研室;设有“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道路、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与信息中心”七个实验室;设有“工程结构研究所、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钢结构技术研究所、预应力技术开发中心、岩土工程研究所、道路工程研究所、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研究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中心”八个科研机构和开发实体,拥有“山东省土木结构诊断改造与抗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绿色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专业介绍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以及桥梁等工程设施的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结构分析与设计、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试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勘查、设计、施工的能力;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与科技开发方面的初步能力。成为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等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003年本专业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主要课程:工程数学、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等。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地球科学、测绘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形成的新兴技术学科。该学科以地表与近地表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现象分布的空间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利用计算机、卫星定位、遥感等现代技术进行空间信息的获取、管理、表达、处理与应用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该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地学、计算机软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学、资源环境科学、现代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理论知识,具有地图制图、工程测量、资源环境评价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技术和方法;了解空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利用,以及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能运用遥感技术、地学分析和规划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以及空间和动态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具有在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可视化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地图学;数字测图;地图设计与制图;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原理及应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环境学概论;GIS原理;GIS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地学建模;城市与区域规划原理;城市GIS技术;网络GIS技术等。 测绘工程迎新晚会测绘工程培养具备地面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工程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本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之一,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有专业课都包含大量实习环节。 交通工程交通工程专业是研究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和智能交通的基本理论以及交通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学科。学生系统学习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系统工程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掌握道路与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主要课程:交通工程基础、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物流学、运筹学、城市客运交通、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交通系统分析、桥梁工程、水力与水文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