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枹栎
释义

物种名称

中文名:枹栎

拉丁名:Quercus serrata Thunb.

其它中文名:枹树、青冈树,柞木

所属科:壳斗科 ( Fagaceae

所属卷:栎属 (Quercus Linn.)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幼枝被柔毛,不久即脱落;冬芽长卵形,长5-7毫米,芽鳞多数,棕色,无毛或有极少毛。叶片薄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17厘米,宽3-9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叶缘有腺状锯齿,幼时被伏贴单毛,老时及叶背被平伏单毛或无毛,侧脉每边7-12条;叶柄长1-3厘米,无毛。雄花序长8-12厘米,花序轴密被白毛,雄蕊8;雌花序长1.5-3厘米。壳斗杯状,包着坚果1/4-1/3,直径1-1.2厘米,高5-8毫米;小苞片长三角形,贴生,边缘具柔毛。坚果卵形至卵圆形,直径0.8-1.2厘米,高1.7-2厘米,果脐平坦。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分布及生境

产辽宁(南部)、山西(南部)、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200-2 000 米的山地或沟谷林中。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用途及功能

木材坚硬,供建筑,车辆等用材;种子富含淀粉,供酿酒和作饮料;树皮可提取栲胶,叶可饲养柞蚕。

枹栎(原变种)

种名

中文名:枹栎(原变种)

拉丁名:Quercus serrata Thunb. var. serrata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幼枝被柔毛,不久即脱落;冬芽长卵形,长5-7毫米,芽鳞多数,棕色,无毛或有极少毛。叶片薄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17厘米,宽3-9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叶缘有腺状锯齿,幼时被伏贴单毛,老时及叶背被平伏单毛或无毛,侧脉每边7-12条;叶柄长1-3厘米,无毛。雄花序长8-12厘米,花序轴密被白毛,雄蕊8;雌花序长1.5-3厘米。壳斗杯状,包着坚果1/4-1/3,直径1-1.2厘米,高5-8毫米;小苞片长三角形,贴生,边缘具柔毛。坚果卵形至卵圆形,直径0.8-1.2厘米,高1.7-2厘米,果脐平坦。花期3-4月,果期9-10月。

产地生境

产辽宁(南部)、山西(南部)、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200-2 000 米的山地或沟谷林中。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用途功能

木材坚硬,供建筑,车辆等用材;种子富含淀粉,供酿酒和作饮料;树皮可提取栲胶,叶可饲养柞蚕。

短柄枹栎(变种)

种名

中文名:短柄枹栎(变种)

拉丁名:Quercus serrata Thunb. var. brevipetiolata (A. DC.) Nakai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处,叶常聚生于枝顶,叶片较小,长椭圆状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1厘米,宽1.5-5厘米;叶缘具内弯浅锯齿,齿端具腺;叶柄短,长2-5毫米。

产地生境

产辽宁南部、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生于海拔60-2 000米的山地。

用途功能

木材为环孔材,边材浅黄白色,心材褐色,木材气干密度0.75克/立方厘米;叶含蛋白质12.31%;栎实含淀粉46.3%,单宁7.7%, 蛋白质3.9%。

绒毛枹栎(变种)

种名

中文名:绒毛枹栎(变种)

拉丁名:Quercus serrata Thunb. var. tomentosa (D. C. Ding et T. B. Chao) Y. C. Hsu et H. W. Jen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处,小枝、叶柄、叶背密生星状绒毛。

产地生境

产河南嵩县、甘肃文县、陕西宁陕。生于海拔800-1 100米的山地。模式标本采自河南嵩县。

文献来源

:Quereus serrsts Thunb. (1784); 陈嵘(1937)*; 徐、任(1976)*.

Q. glandulifera BI. (1850); Rehd. et Wils. in Sarg.(1916); 图鉴(1972)*.

中国植物志 第22卷, 16. 枹栎 枹树

Quercus serrata Thunb., Fl. Jap. 176. 1784; Koidz. in Bot. Mag. Tokyo 39: 313. 1925; Rehd. et Wils. in Journ. Arn. Arb. 8: 98. 1927;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199.图138. 1937; 云南植物志2: 336.图104, 8-10. 1979. ——Q. glandulifera Bl. in Mus. Bot. Lugd. -Bat. 1: 295. 1850; Rehd. et Wils. in Sarg. Pl. Wils. 3: 212. 1916; Chun, Chinese Econ. Trees 93. f. 33. 1921; A. Camus, Chenes 2: 115. 1938-39, Atlas 1. Pl. 103. f. 1-17. 1935-36;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 458.图916. 1972; 河南植物志1: 247.图300. 1981; 江苏植物志, 下册: 50.图798, 1. 1982; 贵州植物志1: 119. 1982; 中国树木志2: 2339. 1985; 辽宁植物志, 上册: 261. 1988.

16a.枹栎(原变种)图版73: 3-5

var. serrata

16b. 短柄枹栎(变种)图版73: 6-8

16c. 绒毛枹栎(变种)

var. tomentosa (B. C. Ding et T. B. Chao) Y. C. Hsu et H. W. Jen in Journ. Beij. Forest. Univ. 15(4): 44. 1993. ——Q. glandulifera Bl. var. tomentosa B. C. Ding et T. B. Chao Fl. Honan (河南植物志) 1: 248. 1981. ——Q. glandulifera var. stellatopilosa W. H.Zhang in Journ. Northwest Forest. Coll. 6(2): 88. 199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2: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