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川之美 |
释义 | 山河的秀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赏谈的。高峰直入云霄,水流清澈见底。河的两岸山石峭壁,五颜六色交相辉映。 碧绿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一年四季都俱备。黎明雾气将要消散,可以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傍晚,夕阳将要落下,潜游在水中的鱼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康乐公)之后,再也没有再能理解其中乐趣的人了。 作品名称:山川之美 创作年代:南朝 作品出处:《答谢中书书》 作者:陶弘景 又名又名:《答谢中书书》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1.川:水,河流。 2.共:共同 3.入:插入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但这里指很多颜色。交辉,交相辉映。 5.四时:四季。 6.俱:全、都 7.备:具备 8.晓:天亮。 9.歇:消散、消失。 10.猿(yuán)鸟:猿猴和鸟雀。 11.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黄昏时间) 颓:坠落。 12.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争相。 13.欲界之仙都:即为人间仙境。 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色指物质,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14.康乐:指南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中国第一个山水诗人,重要山水诗的后续人,是南朝晋宋间诗人。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15.与(yù):参与。 16.复:再。 17.乱:交织,交错。 作者介绍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医学家、思想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建三年(公元456年),死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活了八十一岁,经历了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曾任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弘景自幼聪明,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著《寻山志》。不足二十,作诸王侍读。虽在公门,不善交际,专心读书。三十六岁辞官隐居。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後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人称“山中宰相”。他的思想脱胎於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另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後百一方》、《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 弘景为人,《梁书·处士传》称:“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又作浑天象,高三尺,刻有二十八宿度数,七曜行道,不但用于天文历法,对修道也有帮助。曾梦佛受菩提记,名为胜力菩萨,于是到阿育王塔自己发誓,受五大戒。大同二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一说八十一岁),颜色不变,屈申自如,香气满山,数日不散。先生学问渊博,著述丰富,今列于后:《学苑》一百卷,《孝经》`《论语》序注十二卷,《三礼序》一卷,注《尚书》《毛诗传》一卷,《老子内外集四卷》,《玉匮记》三卷,《三国志赞述》一卷,《抱朴子注》二十卷,《世语阙字》二卷,《古今州郡记》三卷,并造《西域图》一张,《帝王年历》五卷,《续临川康王世说》二卷,《太公孙吴书略注》二卷,《员仪集要》三卷,《七曜新旧术数》二卷,《风雨水旱饥疫占要》一卷,《算术艺术杂事》一卷,《卜筮略要》一卷,《灵奇秘奥》一卷,《举百事吉凶历》一卷,《登真隐诀》二十四卷,《真诰》十卷,《合丹药诸法式节度》一卷,《本草经注》七卷,《肘后百一方》三卷,《梦书》一卷,《效验施用方》五卷,《集金丹药白方》一卷,《服云母诸石方》一卷,《服食草木杂药法》一卷,《断谷秘方》一卷,《消除三尸诸要法》一卷,《服气导引》一卷,《人间却灾患法》一卷。 另据唐李延寿《南史》:“撰而未讫又十部,唯弟子得之”,藏于敦煌石室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当是其中的一部。是现今为止,唯一记载《汤液经法》内容的医学文献,提出了五脏辩证的提纲,在《伤寒论》与《汤液经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可算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经典巨著。他撰写的著作很多,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真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药总诀》、《华阳陶隐居集》等。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书法工于草隶,其画清真。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 阅读赏析这篇《山川之美》是南朝陶弘景晚年在幽栖山林时写给中书的一书短札。原题的《答谢中书书》全文只有69个字,他用了简洁的语言,以山川之昏晓、四时之变化,描摹出南方水木之华,文辞清新隽永,语言精炼生动,写景寄情,神气飞越,音调铿锵,节奏鲜明,既有诗的冥想,又有画的的色彩和音乐的节奏,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 文章开始,作者用人们对山水的态度写到”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接着“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这一句是概括描写,作者紧紧地抓住江南景物的特点:高山、流云、溪水、青林、翠竹……用白描的手法,稍加点染,便组成一幅江南山川的秀美图。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选择了连个极具画面感的镜头:晓雾、夕日,来描摹、渲染。 黄昏、夕阳,又是另一幅山水佳景。落日余晖扑救大地、淙淙的溪流碧波荡漾;光和影巧妙地柔和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下的水,哪是水中的光;调皮的锦鳞不时地在水底觅食、嬉戏。它们时而跳出水面,搅动阵阵涟漪,圈圈荡漾在远远地岸边。独处如此,美景之中,自觉不自觉的融入了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传说中的人间仙境莫非在此?不然的话,为何这般清幽、脱俗,不带一丝的人间烟火。语言鲜明、质朴、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篇文章,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磷……有比喻,有夸张、拟人,既有正面描写,也有反面描写,说不完的情趣、道不完生机盎然。本文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心清神明!最后一句写出对作者的凄凉心而感叹。 相关链接: ①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粱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原文题为《答谢中书书》。本文为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谢中书,指谢征,作者的友人。中书,官职名。后一个“书”指书信,这段文字是原信的一部分。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道思想家、医学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有《华阳陶隐居集》 关于文章的题目一、解释下列词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歇:消散。 乱:此起彼伏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欲:将要。 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争着跳跃。 鳞:鱼 3、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人间。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5、古来共谈 谈:欣赏 6、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二、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关键问题: 1、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山河美景描写,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也表达了归隐林泉的志趣。 2、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一句的作用、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用:使文章的语言在整齐之中有疏散之美。 言外之意:自从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只有我才能欣赏到这种奇景。这句话既表达了对谢灵运的你仰慕之情,又抒发自己能欣赏到美景的得意之情。 4、用文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1)、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手法这首诗主要是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都是动景,鸟鸣则写出了声音,诗人用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的手法,更突出了山的幽静,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