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杉木笼村 |
释义 | 杉木笼村隶属陇川县护国乡,与王子树、清平乡相邻,距护国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7公里。东邻王子树乡 ,南邻清平乡 ,西邻 护国村,北邻帮掌村 。辖杉木笼 、菜园 、等7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98户,有乡村人口787人,其中农业人口782人,劳动力54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44人。全村国土面积26.05平方公里,海拔165.5 米,年平均气温 17.6℃,年降水量 165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 818亩,人均耕地0.98 亩,林地30223.2 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18 亩(其中:田 695亩,地123 亩),人均耕地0.98 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 等作物;拥有林地 30223.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 238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2.9亩,主要种植茶叶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60亩,其中荒山荒地 7729.8亩,其他面积200 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 、通电 、通 路,无路灯。全村有198户通自来水,有23户饮用井水,有1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98 %)。有19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39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7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4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6 户(分别占总数的81 %和 75%)。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无集贸市场 。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2辆,摩托车112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94亩,有效灌溉率为35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9亩。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4户;全村有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 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 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7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8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 县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9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8%。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甘蔗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98户,共乡村人口787人,其中男性105人,女性382人。其中农业人口782人,劳动力548人。该村以汉族、景颇族为主(是汉族、景颇族混居地),其中汉族540人,景颇族237人,其他民族10人。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人,占人口总数的0.09%;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83人,参合率82 %;享受低保8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卫生所面积为 125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1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 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117户,占农户总数的64%。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拥有教师5人,在校学生68人,距离乡 镇中学10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2人,其中小学生65人,中学生47人。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8人,少数民族党员 5人,其中男党员43人、女党员5人。 村委会由支书、副主任等组成,下设杉木笼 等 5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支部 1个,共有团员35人。 人文地理云南景颇族包括4个主要支系:景颇、载瓦、勒期和浪俄,其中载瓦支系最大,其人日占景颇族人口的80%左右。景颇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景颇方言属景颇语支,载瓦方言属缅语支。景颇、载瓦两种方言由于语言亲属比较疏远,互相通话困难。原无文字,1895年,美国传教土约翰逊夫妇在缅甸创造了一套以景颇语为基础,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景颇文。由于语言的相同,这套文字也流传到我国景颇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语言工作者在原景颇文的基础上对这套文字进行了改进,同时为说载瓦支语言的景颇族人民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现在两套文字均推广使用。 景颇族主要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人们相信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鬼魂,它们都能作祟于人,给人以祸福。一般群众对鬼魂既崇敬又畏惧,在每年春播、秋收、冬藏之前及逢婚丧、生病、械斗时。都要杀生祭鬼。近代,随着基督教的传人。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景颇族的盛大传统节日是"目脑纵歌"节。目脑纵歌是一种群众性的歌舞活动,其中包括多种舞蹈形式,排列成阵,舞步有序,节奏鲜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一般进行4天。节日期间,景颇人民穿着盛装,汇聚目脑纵歌场,围着歌舞场中央绘有目脑舞蹈路线图谱的"目脑示栋"。踏着鼓乐节奏尽情欢舞。目脑纵歌,原是敬祭鬼神的原始宗教活动,现成为盛大传统节日。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324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415亩。年末集体总收入1.81万元,有固定资产 1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4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财务。 新农村建设2009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36.5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农户生产经营粗放。没有打破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规模小,手段落后,生产与市场联系不上。 2、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由于文化程度低,农民接受新科技的机会少,技术水平不高,科学生产的意识薄弱,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难度大。 3、村寨建设缺乏规划。农户居住呈自然分布,布局零乱、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未能合理划分,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4、公共事业发展缓慢。由于集体经济来源少,缺乏资金,公共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村民生活用水还没有实现自来水到户;村内主要道路是土路,路况较差,文化活动设施更是缺乏。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1、产业发展,急需发展的是种植业,在种植业中优先发展的是茶叶、核桃种植,其次是麻竹和西楠桦;在养殖中,优先发展生猪养殖,其次是土鸡养殖加强新产品与新技术服务提高农业效益。 2、产业发展,主要发展是种植业,继续稳定甘蔗、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茶叶、草果,麻竹种植增加经济收入,养殖业以发展生猪饲养为主。 3、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加强村内道路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水利和田间道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进行生猪畜舍改造,实现人畜分离,推行健全养殖模式,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4、引进品种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组织开展科技入户,推广新技术,培养科技示范户。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治理得到进一步完善。 5、村民素质显著提高,使每个劳动力平均掌握2-3项农业实用技术、技能,广大村民科技素质,法制观念,道德观念不断增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