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湾村 |
释义 | 1 浙江省景宁县沙湾镇沙湾村沙湾村隶属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原沙湾区公所)沙湾镇,位于景宁县城西南21.5公里,北纬27°58′,东经119°38′,属浙南中山区。该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7.5℃。一月份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气温6.6 ℃;七月份为全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为27.7℃,适宜林木的生长。 ◎ 自然资源沙湾村2000年总面积4688亩,其中山林面积3127亩,耕地面积221亩,粮食总产量189.1吨;水果面积101亩,水果产量4.34吨,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69.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5元。 ◎ 基础设施沙湾村是该县西南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和沙湾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景宁至庆元、龙泉公路经此而过,小溪帆船、木排可达青田、温州。横跨沙湾小溪两岸有沙湾大桥、东信沙湾大桥、长潭大桥三桥。2007年9月以来,沙湾新农村建设逐步开展,完成项目投资165万元的沙湾村防洪堤建设。沙湾镇的水竹湾、七里坳两村整村搬迁到沙湾七里汇。另外鳗段、对面岗、等村也在落实之中。 按照下山脱贫工作“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突出重点,分级负责,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公开公正,确保稳定”的原则,下山脱贫的农户,打破原来行政村的格局,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逐步融入中心村村民之中,村民的城市意识和生活质量也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另外瓯江小溪支流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利用正在规划、商讨与实施中。 该村还建有朝阳台活动室、沙湾文化站、沙湾农村合作银行、广播电视站、沙湾影剧院、岭尾门球场、沙湾供电所、沙湾邮电局、操场健身所、洪畈医院、书报阅览室、街心综合菜场等文化娱乐、 基础设施和公共场所。 ◎ 人口卫生沙湾村主要以汉族为主,有畲、藏、苗、彝、侗、黎等少数民族,主要以拥有10个村民小组,635户,2855人,其中畲族53人。 ◎ 文化教育沙湾村小学生主要就读于沙湾小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沙湾村民柳景陶、柳桥鸿、柳景元、柳荫凤四人创办沙溪公立两等小学堂,村民捐赠建校地基和操场用地。该校先后称沙湾小学、沙溪区中心小学、沙湾区中心学校,是景宁县西南一所建校历史长,教学质量较高的小学。学校设施和师资均作重点配备,旧校舍全部拆除新建,新校园占地3065平方米,建筑面积2278平方米,学校围绕德育中心整体优化学校教育管理经验,辑入《中国当代小学教育经验》一书。2008年设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8人,教师39人。沙湾小学到2008年已经办学100周年。 中学生主要就读于沙湾中学,创建于1958年9月,校址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镇沙湾村,原称景宁县沙溪初级中学。学校当时只有一个班级,两个教师,22名学生。景宁县湾中学是景宁县第二所县属完全中学,现有19个班,学生1058人,教职员工75人(其中教师52人)。现有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1人,二级教师18人。在教师队伍中,大专以上48人,25岁以下39人。学校占地32亩,校舍面积8500平方米。有实验基地3亩。学校每班装配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一个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藏书8700册,订阅报刊杂志230余种。 ◎ 历史记载据《柳氏宗谱》载:先祖于康熙十八年来沙湾开基。由于村建河湾沙圩,地呈月牙形,素有“半弯村傍月,一曲水鸣雷”之喻,故名沙湾。“恰似新晴放野航,轻鸥个个出回塘。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时节刚逢挑菜好,女儿多见采茶忙。沙头剩有桃花片,流出村来百里香。”这是清朝浙江青田诗人端木国湖的《沙湾放船》诗。 ◎ 沙湾十景明清年间,沙湾有十大古景,沙湾十景为:金鸡亭 文昌阁 半月增光 双凤朝阳 伏虎望兔 福脉庵堂 海虾盘沙雷滩鼓浪 石佛点头 三水会合 现部分已破损,遗迹仍存。 《沙湾十景》 诗一首 半月增光映楼庭,雷滩鼓浪震鸡亭。 庵堂福脉海虾跳,双凤朝阳伏虎赢。 石佛点头沙望兔,文昌亮阁墨显灵。 天生景象人生乐,如画河山世代名。 注:三水会合以诗中“浪、海、河”影之。 (此诗转自景宁县《红夕阳》2009年4期 陈可富作) ◎ 族谱选录《柳氏宗谱》所排辈份序号是:守、其。春、光、明、吉、象;景、运、毓、贤、良。秉、直、家、风、振;余、和、世、泽、长。沙湾村,潘姓开基,几年后从廿里外柳山头村招一胥(柳氏),即村朝阳台古墓守积公(该墓建于康熙乙酉〔1705〕年,咸丰庚申〔1861〕年重修)。太公生一遗腹子为其辈,其下春,春辈分出五房头,以村中央(树林坌老处)为界,上部为长房、下部为二房,古有“长房拳头、二房笔头”之说。现在全村基本为柳姓,另有部分迁到其他乡村。沙湾街头有部分其他姓氏,陈姓为早。 ◎ 沙湾雪景沙湾雪景由 《畲山风论坛》畲乡风情摄影;并由柯柯山人题诗,诗作如下: 锦布园川望眼舒, 琼枝鳞甲晶莹珠。 天公昨夜芦花撒, 喜得今朝一画殊。 ◎ 沙湾诗话“恰似新晴放野航,轻欧个个出回唐。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时节刚逢挑菜好,女儿多见采茶忙。沙头剩有挑花片,流出村来百里香。”这是清朝青田一位叫 端木国湖的诗人描写沙湾风物的《沙湾放船》诗。应该是在暮春吧,潇潇春雨刚歇,天气初晴,河上飘来点点白帆,清俊的欧鸟也急不可耐地游到了溪面上,尽情地嬉戏。春水泛绿,仿佛柔软滑腻的绸缎。两岸青山苍翠欲滴,夕阳给整个沙湾涂上了一抹斑斓的色彩。山上田野里,妇女们采摘着新茶。哦,那溪边的沙地上还有些零落的挑花瓣呢,一阵波涌,卷走了花片,于是瓢飘悠悠地随波而去了,似呼到很远的地方还能闻到它的芳香呢。 诗中的沙湾,清新秀美,宛如不事装扮的质朴村姑,虽然素面朝天,清新秀美,宛如不事装扮的质朴村姑,虽然素面朝天,却自有一段天然韵味,让诗人心动。而我看到的沙湾,在已染上了现代的气息。两岸已不是青山,那年一把火把山的一面烧得光秃秃的,现在虽然也有些绿了,却总难掩其沧桑。山上又开了进山的公路,这又象是大山身上的一道伤口,赤裸裸的,昭示着现代与古典的矛盾,许多功利与理想审美的落差。河滩上堆满了垃圾,就连我最喜欢的渡口,也荒废了,只留一条破船,痴痴回想往日的行程。桥上车辆奔驰,张扬着现代的骄傲。 那个渡口,曾经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那时还没有桥,桨橹咿呀,迎送着两岸来往的人。对面有一个质朴的村庄,有几坐古旧的却充满人文气息的大户人家的宅子,门是青石做的,两边有字迹模糊的对联,梁上有精明的雕刻。进河边及村子里杂植着桃柳等树。每到春天,柳丝摇曳,桃李芳菲,那村子如在画中,总引得我坐上渡船,做一回画中人。而现在因为有了桥,那儿又成了开发区,不复古典了。想来惟有那一曲抱村流的溪水,还能让人感觉到自然之美。它从遥远的山涧里一路奔流而来,到了沙湾水势已然不小,溪面宽阔,水平让镜,两岸的山倒影在水里,就有了朦胧的妩媚。清晨或黄昏时分,迤俪而游的鸭子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有撑着小排撒网的渔人,当他从我的眼前一闪而过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有些闲逸了。 乡下小镇的生活有些枯燥乏味,不过每天清晨醒来的时候,听着满耳西碎的鸟语和流水声,就觉得这样的日子多少也有了些感动和欣喜的理由。时代要变化,生活要前进,世界不可能总是一派清纯,只要自己多些感悟的心审美的眼,这生活也值得我们去爱去珍惜。 2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沙湾村◎ 地理位置沙湾村位于水阳镇街道两公里处,水阳江、宣水公路环村而过,小河口大桥将本村与狸桥镇连接,交通便利。 ◎ 村情村貌全村辖18个村民组,2668人,党员64人。耕地面积2495亩,天然水面831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为2998元。 ◎ 经济发展近年来,支村两委一班人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以水产养殖、蟹苗培育和水上运输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形成了总面积达800余亩特种蟹苗培育基地,富裕了养殖户。在发展经济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村村通”工程已全部完成,“组组通”沙石路也基本完成,自来水入户率达95%,有线电视覆盖率达85%,太阳能拥有率达43%。 ◎ 党务落实村党支部职责明细: 1、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执行村党员大会的决定、决议; 2、领导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代会、民兵、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种村级组织,支持和保障这些组织按照法律法规、章程和职责开展工作; 3、加强对村经济工作的领导,主持制定村经济发展规划,讨论研究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4、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负责村、组干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6、搞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 7、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学习培训、民主评议党员和干部、民主生活会、密切联系群众等制度,大力培养和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 村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议事范围:主要讨论研究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在本村的贯彻落实;党组织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重要村务;需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的意见、方案等。 决策方式: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参加。会议要充分发扬民主,形成的决定、意见和建议须经应到会委员过半数同意。如情况紧急,村党支部书记可临机处置,事后应及时向村党支部委员会报告。村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随时召开。 ◎ 党员大会议事范围:讨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指示;讨论党组织的工作规划、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表彰和处分党员;听取和审议村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研究村党支部委员会提交讨论的其它重要事项;改选村党支部委员会。 决策方式:会议由村党支部委员会组织,党支部书记主持,全体党员参加。讨论的议题先由村党支部委员会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经党员充分酝酿、讨论后,作出决定或决议。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会议决定其他重要事项时,到会人数须超过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所作决定须经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的过半数通过。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随时召开。 3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镇沙湾村◎ 村情概况沙湾村隶属于黄泥河镇发祥村委会,属于 坝区河谷区。位于黄泥河镇西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黄泥河镇4.7公里。国土面积0.88平方公里,海拔1426米,年平均气温15.7 ℃,年降水量1441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生姜、芭蕉芋等农作物。有耕地149亩,其中人均耕地0.52亩;有林地555.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3户,有乡村人口301人,其中农业人口301人,劳动力1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7.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农村经济沙湾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7.2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1万元,畜牧业收入55万元林业收入2.64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9.4万元;工资性收入19万元;其它收入0.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 ◎ 基础设施沙湾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67户通自来水,有4.5户饮用井水。有6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沙湾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 1辆,摩托车3辆。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石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6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4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沙湾村◎ 村情概况沙湾村隶属于板桥镇品德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板桥镇西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板桥镇7公里。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海拔1475米,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612.2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油菜、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289亩,其中人均耕地0.74亩;有林地45.8亩。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6户,乡村人口423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人,劳动力2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9人。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2元,农民收入主要种植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76.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6.7万元;畜牧业收入113.6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38头,肉牛30头);林业收入0.9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80.3万元;工资性收入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4万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1人,在省内务工14人,到省外务工17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该村全部通自来水,全部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96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2户。 该村到板桥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最近的车站位于村旁,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29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建有小水窑24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9亩,有效灌溉率为30.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3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5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5 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沙湾村◎ 基本简介沙湾村,地处阙店乡北边,杭埠河南岸,舒庐干渠穿村而过,全村版图面积2.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4亩,山场面积360亩,辖10个村民组.全村共402户,现有人口1517人.全县有名的四大名塘“沙婆塘”座落在我村,经济上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劳务经济是我村的主要经济支柱。 ◎ 班子分工村两委成员分工 束志宽: 负责村全盘工作,侧重招商引资金、计划生育、土地工作 包片:合一、松墩 联系电话: 周世应: 主管村民委员会工作,侧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库区移民、民兵、 包片:三冲、山咀、长庄 联系电话: 葛兴宏: 主管文书统计、村级日常事务工作 包片:南冲、圩东 联系电话: 熊世会: 主管妇联、计划生育、共青团工作 包片:杨畈、方庄、旭光 联系电话: ◎ 工作规划阙店乡沙湾村三年工作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任务,切实推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首要任务。以产业化建设为主导,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政治、文化建设为根本,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核心,推动我村的新农村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二)建设原则:以发展生产、富裕农民、以人为本、惠及农民;齐抓共管、布局合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我村的建设原则。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产业发展、稳定增收、基础改善、公路联网、信息通畅、科技推广、环境优美、邻里和睦、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到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95%以上;五保户集中供养率95%以上;计划生育率95%以上;农村刑事犯罪发生率小于0.1%,创建合格文明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50%以上;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达100%,入户便道硬化率大于80%;农民对村政务以开满意率达95%;重大村务决策事项村民参与率达100%;村民对“两委”满意率达95%。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农业生产建设: 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认真搞好间作套种,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大搞无公害蔬菜种植,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同时推动生猪等养殖业的发展。板栗基地建设、抓好水稻水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产10-15%。 (二)基础设施 1、搞好水毁灌溉工程的修复 2、硬化通组道路 (三)街道、村庄建设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村庄布局,对居住相对分散村民组实行整体搬迁规划,对其他自然庄实行分散规划建设。 (四)社会事业 1、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1)教育科技文化目标:努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完成“普九”教育目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必须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彻底扫除文盲和半文盲,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对成年人的教育,对农民工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成为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 (2)计划生育目标: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巩固计生“三结合”成果,实行独生子女的奖励政策扶助,提倡优生优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维护良好的计划生育秩序,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 (3)医疗卫生项目:搞好医疗卫生工作服务,建立一个属于本村的合作医疗卫生室,方便群众有病可及时就近的享受质优、价廉、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合率达95%以上。 2、公共设施建设 (1)文化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在2013年前在村小学附近新建一个以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活动和健身娱乐活动。 (2)建成一个村卫生室,解决群众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问题。 (五)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1、发展目标: (1)民主管理目标: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法制建设目标:加强民主法制化管理,实行普法宣传教育,对各种治安案件、重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采用群防群治,打防结合来杜绝发生,使村民都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使该村无重大案件发生,成为真正的平安村。 (3)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使全村村民团结友好、互敬互爱、乐于助人、和睦相处。 2、建设内容: (1)完善村“两委”班子建设及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村级组织的党务政务、财务实行全面公开制度,切实维护村民的选举权和村民代表议会制度,村民代表参与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2)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建立一支以公安、联防队员为主的专访巡逻分队,加强治安巡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妥善解决村内的各种矛盾纠纷,杜绝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事故的群体性事件产生,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让村民知法、懂法、用法、推进法治化管理进程。 (3)精神文明及社会风尚;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四有新人,使全村村民都具备团结互助、礼仪待人、家庭美满,和睦乡邻的道德文明风尚。 四、保障措施 (1)以党的十七精神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利用有利条件,首先搞好我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其次,争取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切实加强领导,村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落实措施,制定规划方案,明确责任,从组织上保障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组织和依靠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自主投入,发扬自力更生,坚苦创业的精神。 (3)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对规划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争取各级相关部门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 (4)用活土地政策,根据新龙村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和调整利用土地。 (5)提高建设项目质量,争取各级领导支持,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建设项目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可行性。 (6)努力争取对口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金发展基础设施,公益性事业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可引进外商投资承包等,多种形式进行开发利用。 (7)争取上级继续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指导工作、支援建设,引进技术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强对干部群众的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懂科学、有技术的新型农民。 (8)建立对干部、群众的管理激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将干部的实绩与个人成绩评比挂钩,实行效绩考评个人,成绩突出的予以适当奖励,激励广大村民工好地参加建设工作。 ◎ 年度工作阙店乡沙湾村2011年工作计划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建党90周年的大喜之年,开好头,布好局是2011年工作的关键。为扎实完成2011年各项工作,现制定沙湾村2011年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按照阙店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创优秀党支部建和谐新农沙湾村”工作目标,不断加强新时期党支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沙湾村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具体工作计划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为了更好地履行沙湾村的各项职能,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工作能力,要求沙湾村委会成员时刻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党在农沙湾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理论内涵及精神实质,还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牧岭;并结合到工作实践中去,努力提高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能力。 二、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那些思想要求进步、年轻、有文化的同志,我们积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向党的组织靠拢;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继续组织入学积极分子培训班,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增强支部的活力。年内发展党员1-2名。 2、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搞好民主监督工作。不断强化人民参与管理的民主意识,公众监督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支部委员注意工作方法,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认真做好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的思想工作。 3、开展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重大问题,经过集体讨论,充分发挥民主,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每季度一次。 4、继续开展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无职务党员发挥作用搭建舞台。在设岗定责活动,坚持在岗位的设置上做到人人有岗,岗岗有人;岗位的职责要覆盖行政、党建的所有工作要求。 5、坚持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强化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严肃组织纪律。加强岗位职责上墙后的监督活动,明确职责,履职到位。 三、具体实事 1、通组公路硬化 2、化解村债50% 四、计划生育 1、突出抓好三项基础工作。加大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力度,建立长效措施落实情况月通报制度、放环半年内取环情况通报制度,当年有生育现象的育龄妇女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85%以上。加大孕环情检测工作力度,检测率力争达到99%,手术到位率做到100%。加大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力度,严格按法定程序和标准征收,当年发现的违法生育处理率达90%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50%以上。 2、强化沙湾村级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全面落实沙湾村级计生工作规范,做好二胎孕期、产后、术后随访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对隐性婚姻、特殊婚姻、出生瞒漏报的排查力度。增加特殊人群随访服务次数。落实沙湾村级政务公开制度,按月或季公开人口出生、违法生育处理和奖励待遇兑现等情况。 3、狠抓后进帮促转化工作。建立对口帮包重点管理组责任制,层层制定帮促措施,每季度召开会议,查找后进组的不足,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加快后进转化步伐。 五、综治维稳 1、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沙湾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沙湾村两委任成员的沙湾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2、领导和组织本沙湾村群众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沙湾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做好普法、治保、调解、帮教、消防、巡逻等日常工作,确保本沙湾村稳定和安全。 4、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制定、完善沙湾村规民约,增强沙湾村民、居民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5、协助公安、派出所、司法等机关做好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问题青少年的教育和“法轮功”人员的帮教、监督、管理工作,协助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6、实行夜间巡逻制度。每月组织中心户长、民兵、青年群众巡逻1-3次。不定期进行全沙湾村矛盾排查,即使协调群众纠纷、矛盾,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 7、定期召开沙湾村委会社会治安工作会议,分析情况,制定措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每月定期向乡综治领导小组报告该沙湾村、社区社会治安工作情况,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6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东坪乡沙湾村◎ 村情概况沙湾村隶属于东坪乡凉坪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东坪乡东边,距离凉坪村委会2.8公里,距离东坪乡集镇13公里。国土面积1.88平方公里,海拔2,450米,年平均气温14.60 ℃,年降水量118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200亩,其中人均耕地0.83亩;有林地1,94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户,有乡村人口220人,其中农业人口220人,劳动力15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林、种、牧、养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00亩(其中:地200亩),人均耕地0.83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1,94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8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草地410亩;荒山荒地200亩,其他面积65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有41户饮用井水,有4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41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0%和46.3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73%和73%)。该村到乡镇道路为不通公路;进村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3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8辆。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35%;畜牧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1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5头,肉牛21头,肉羊80头);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5%;第二、三产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5%;工资性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10%。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农民收入以林、种、牧、养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5人,在云南省务工40人,到省外务工25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核桃,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5%。该村发展核桃特色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有农户41户,乡村人口220人,其中男性108人,女性112人。其中农业人口220人,劳动力158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8人,参合率96%;享受低保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东坪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8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凉坪小学,中学生就读东坪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公里,距离中学12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9 人,其中小学生25人,中学生4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