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市三中 |
释义 | 湖北省沙市中学(原沙市三中——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269号(434000) 学校简介创办于1941年11月,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弘 扬以“上善若水”为内核的习坎精神,赢得了诸多荣誉:1953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中学,以后一 直是湖北省重点中学;1960年光荣出席全国第一次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群英会);1979 年,又光荣出席第二次群英会并荣获“国务院嘉奖令”;1983年被授予“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 集体”称号;1986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7次被授予“湖北省文明单位”称号; 1993年4月作为全省第一所中学,被湖北省政府、省教委授予“湖北省普通中学示范学校”称号;2001 年被授予“湖北省科研示范学校”称号 ,并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教育科研五十强”学校;2002年被 教育部确认为全国中小学“名校六百家”之一。2007年被第29届奥委会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命名为“北 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2007年5月当选为“中国百强中学”;2007年,还作为全国前20强中 唯一在地级市办学的中学荣登“中国中学高考状元”榜。 学校现有学生3200多人;教职员工210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01人,一级教师53人;图 书馆藏书13万册;实验仪器和电教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语音室两间,计算机室两间,学校校园 网已与国际互联网开通;拥有现代化的运动场及综合性体育馆。 学校一贯重视德育,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对德 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德育体系。《人民教育》、《光明日报》曾分 别报导了学校德育改革的经验。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改革。在围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学校努力 改革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建立“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和学校课程为一体”的新课 程结构体系。在全国高中数、理、化竞赛中,共有近千人次的学生获全国等级奖。其中1人荣获国际奥 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第一名(荆州市迄今为此唯一一块国际奥赛金牌)、1人获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 赛银牌,同时,高考升学率不断提高,1996年以来一直位居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教研风气十分浓厚,拥有一批科研成果特别突出的教师,学校教师的整体教研水平在本地区 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学校先后接受了国家、省、市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教师中共有200多人次参 加了市级、省级教育学会,约200人次获得市级以上教研奖,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学 校教师主编或参与编写的正式出版物达30多种。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由于学生体育活动得到广泛开展,学生体质明显高于同类学校,曾4次荣 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4次荣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称号,2次被国家教委定 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1989年还被评为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学校田径竞赛成绩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培养了以全国中学生田径赛女子全能金牌得主陈银为代表的 大批运动员。学校还曾荣获全省中学生篮球比赛男女冠军。 由于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参与的国际教育交流也日益增多。学校曾多次接待来自日 本、爱尔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等国的参观访问团和友人;学校曾被邀请参加中美学校 依傍联结活动,开展国际学术研讨。学校先后邀请了美国近百名教师来校成功地举办了9次中国英语夏 令营活动。2007年学校又成立了国际部,国际交流和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此外,学校还常年聘有外 籍教师任教。 今日的沙市中学,正秉承光荣的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前行,正以“先进的文化、和谐的环境、 智慧的师资、优异的学生”为办学目标,为实现学生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而努 力。过去,沙市中学曾经以其宽阔的胸怀,培育了3万多名莘莘学子,如今,她又张开双臂,拥抱着来 自四面八方的带着理想等待飞翔的有志青年,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沙市中学将以其卓越的办学成 就立足于中国名校之林。 (2007年8月) 走出了5位院士: 王明庥,原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学校首批学生中共党员 樊明武,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官春云,原湖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声华,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名学生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 张俊安,1993年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第一名(荆州市迄今为此唯一一块国际奥赛金牌) 吴 翔,1993年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银牌 培养了7名省级高考状元: 赵 晶:1997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 于 芳:1998年湖北省高考外语类状元 魏翔宇:2000年海南省高考理科状元 邹怡容:2003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 石 鸣:2003年湖北省高考文科应届生第一名 石 松:2004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 高 原:2006年青海省高考理科状元 网上盛传的《炸三中》视频2011年7月13日,网上惊现沙市三中学生恶搞的《炸三中》视频,短时间内红遍网络。片中所有素材均是学生自拍,片中人物采用英语对话,描述一支“特种部队”进入三中实施爆破的过程。 该片的学生是沙市三中的一名高二学生,网名“小半”,在6月29日期末考试结束后同本校及外校几名高中生完成视频拍摄,并用50多个小时剪辑成这段视频。 校方对此反应激烈,13日当晚,百度“沙市三中”贴吧就出现一篇帖子,称校方考虑对该片主创及几名参与拍摄的同学给予处分。“小半”也在土豆网上留言:“学校把我们全抓了,你们还转载啊,我还活不活。”随后,“小半”自己发帖称:“事件已经很严重了。明天,部分剧组人员还有家长要到学校在违纪调查表上签字。具体是什么处分明天才知道。所以今天到明天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剧组能否度过这一劫,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你们的在网上的行动。” 14日校方公布了对本校参与视频拍摄的几名学生的处分,“小半”给予记过处分,其他几人给予全校通报批评,理由是该视频损害学校形象,会影响其他学生。 得知“小半”等人受到处分,网上立即引发热议。 自称参与视频的外校学生称,他们对此感到异常震惊。他们认为拍摄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这与新课改、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很多网友认为,孩子们拍摄视频纯粹是一种游戏,很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又是英文对白,学校不应该对孩子们进行处分,这对孩子的心理素质和自主创造力都有不利影响。 对于事件双方谁是谁非,笔者不做过多点评,但是该事件又一次将素质教育的落实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内。校方对于记者的提问称“学校的处分已经相当仁慈”,“小半”事后承认“玩笑开得太过火,学校处罚得当”(笔者认为该帖与“小半”之前的帖子观点迥异,很可能是迫于压力发表的观点),网友们一致力挺“小半”,专家学者分为两派。其中一名专家的例证笔者认为击中要害:“许多电影里有国家被炸、领带人被劫持的情节,国家形象全无,难道这些影片的剧组有被指责‘叛国’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