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漠之梦
释义

外文名称 Desert Dream

更多中文片名:沙漠之梦、界 、边界

更多外文片名:

Hyazgar

Rêve de désert.....(France)

히야쯔가르

경계

导演: 张律 Lu Zhang

编剧: 张律 Lu Zhang

主演:

徐静 Jing Xu

巴图鲁 Batulu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Germany:123 min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国家/地区: 韩国 / 蒙古 / 中国

语言:韩语

上映 2007年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制作公司:

G21M

Arizona Films

剧情介绍

《边界》的故事发生在一片荒芜的草原上,主角是一个蒙古本地男子和一对从北韩出逃的母子。身心疲惫的三个人在无法相互交流的情境下接受着宿命的旨意,并不断寻求生存下去的希望。

在蒙古与中国交界的沙漠地带,尚存留着一个小小的村庄。干燥的气候、猛烈的风沙驱使人们纷纷离开,另谋出路。为了给女儿治病,蒙古男子将妻子和女儿送去乌兰巴托,自己仍留守原处植树造林。一天,一个名叫崔顺姬的北韩女子带着儿子昌浩来到这里,恳求在蒙古男子家中借宿一宿。后来,这对母子留了下来。他们彼此无法用言语沟通,却一起种树、挤牛奶、喝麻油酒,像一家人一样自然地生活到一起。在荒芜的草原,他们似乎找到了一种岁月静好的恬淡感受。

影片评价

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第三部长片 “Desert Dream”, 原名为蒙古语 “Hyazgar”, 意思就是 “世界”~ 导演在访问中指出, 这里的 “界” 可以指国与国之间的边界, 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边界~ 片中虽然提及北韩难民, 中国北部荒漠化, 中国蒙古边境关系等理应可以大造文章的敏感题材, 不过导演对政_治的描写只是轻轻带过, 反而集中塑造片中人物之间不依赖言语的沟通和互动~

“Desert Dream” 全片主要在蒙古荒漠地区实地取景, 大自然景色几乎成为其中一位主角~ 全片多采用远镜拍摄, 让片中的人物融入风景之中, 往往得出一些颇漂亮的构图, 同时亦捕捉了一些基鲁斯达米 (Abbas Kiarostami) 式荒凉而优美的景致 (特别是那些蜿蜒的泥路)~

片中那些不停被栽到地上, 但始终未能茁壮成长的树苗, 也可视为片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 Hangai (Bat-ulzii 饰) 眼见家园被黄沙掩盖, Soon-hee (Seo Jung 饰) 和 Chan-ho (Shin Dong-ho 饰) 母子逃难到人生路不熟的地方, 都宛如无根无家的孤儿~ 虽然他们在萍水相逢时建立过一点情谊, 但最后仍躲不过各散东西, 被迫远离家园的宿命~

整部电影大部分镜头的拍摄方法基本上都非常相似: 先是10多秒静止不动的中远距离定镜, 让多位角色在镜框中自由进出, 但即使片中人走出画面之外, 摄影机也不会立刻随之移动 (观众只能从声音猜测画面中看不见的事情), 往往要待人物全部离开后数秒, 才以一个从容不迫的 pan shot 披露剧情进展, 继而发展成另一个静止不动的定镜~ 这种几乎形式化的拍摄手法, 虽然有时显得呆板而造作, 但无疑成功保持一种静观生活的缓慢节奏, 同时让背后荒凉的自然景色渗出一阵澹澹的孤清~

在这部言语沟通失效的电影中, 音乐便成为人与人之间超越语言的沟通工具 (男女间的肌肤之亲也可视作另一种沟通方式, 但往往只是男方一厢情愿地强求…)~ 蒙古士兵演唱的蒙古喉音和民歌, Chang-ho 哼着的韩国短曲, 便都能暂时消除人们心中的界线, 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互相关怀~

电影的结尾, 讲述 Soon-hee 母子再次飘泊天涯~ 面对一条广阔的大路, 镜头来一个慢慢环顾四周的360度 pan shot, 回过头来却见栏杆上系满蓝色的丝巾予以祝福~ 这个 pan shot 就像小儿子 Chang-ho 早前迳自在原地转圈的怪行 (他自称这样能让他在晚上造读书上学的梦): 虽然眼前没有可见的美好将来, 但在路上的人内心依然充满盼望~

幕后

电影《边界》始终围绕着“边界”的主题。蒙古男子对身边的人称崔顺姬母子为“来自远方的客人”。来自北韩的母子和蒙古男子从国籍、语言等表层方面来讲都存在着明显的“边界”,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样存有一种对外来事物的戒备。当母子俩打破外人所谓的“界限”,进入蒙古男人的“领域”,他们之间存在的语言障碍和孤独感都被治愈。就像男孩昌浩所言“草原得到了保护,我们也得到了保护”。在这片荒无人烟的草原,孩子的悲痛被融化。

电影的拍摄手法采用贯彻始终的客观视角。摄像机左右移动,跟随人物的一举一动,进出画面。陌生的关系在时间和彼此的沉默中慢慢沉淀,逐渐打破无法交流带来的壁垒。故事单纯、缓慢。影片并非以事件为主线,而是更侧重于人物的内在情感,并大量采用长镜头捕捉登场人物的日常生活片段。在语言不能沟通的环境中,主人公仅用情感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一起植树、赶集、起居,用人类最本原的关系刻画出一种所谓“家庭”的概念。

影片以蒙古草原的风沙和贫瘠为叙事背景,无色无味的画面在某种程度上为感情的传达制造了障碍。镜头始终孜孜不倦停留在蒙古男子和北韩母子的日常生活画面上,甚至连人物特写镜头都欠奉。男主人公无精打采的低语,女主人公了无感情色彩的白描,儿子昌浩的单调刻画更加剧了影片的枯燥冗长感。尽管,摄像机从容不迫地展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但贫乏的台词,以及过于平淡的情节却妨碍了观赏性,无法淋漓尽致地反映导演的拍摄意图。

花絮

二字决导演

上部作品《芒种》在海外电影节载誉归来后,导演张律奉上新作《边界》。这个格外喜欢二字片名的导演先后拍摄了《唐诗》(2004)、《芒种》(2005)、《事实》(2006),《边界》(2007),而目前正筹备的新片《里里》同样是“二字诀”。

2007年,《边界》入选柏林电影节参赛单元。屡次进出国际电影节的实力派女演员徐静出任片中女主角——“崔顺姬”,蒙古著名男演员巴图鲁扮演在草原上与孤独为伍的男主角。

在上一部作品《芒种》中,女主人公是一个以卖泡菜维生的苦命女子,这部《边界》则讲述了一个蒙古男子和一对北韩母子的生活故事。有趣的是,《芒种》中的母子就叫作“崔顺姬”和“昌浩”,《边界》中沿用了这两个名字,可以说是导演本人主观地打破了作品间的“边界”,使每部作品都有着某种微妙的关联。事实上,张律导演的作品的确有着极为统一的风格。

跨越形式上与心灵上的边界

电影《边界》始终围绕着“边界”的主题。蒙古男子对身边的人称崔顺姬母子为“来自远方的客人”。来自北韩的母子和蒙古男子从国籍、语言等表层方面来讲都存在着明显的“边界”,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样存有一种对外来事物的戒备。当母子俩打破外人所谓的“界限”,进入蒙古男人的“领域”,他们之间存在的语言障碍和孤独感都被治愈。就像男孩昌浩所言“草原得到了保护,我们也得到了保护”。在这片荒无人烟的草原,孩子的悲痛被融化。

电影的拍摄手法采用贯彻始终的客观视角。摄像机左右移动,跟随人物的一举一动,进出画面。陌生的关系在时间和彼此的沉默中慢慢沉淀,逐渐打破无法交流带来的壁垒。故事单纯、缓慢。影片并非以事件为主线,而是更侧重于人物的内在情感,并大量采用长镜头捕捉登场人物的日常生活片段。在语言不能沟通的环境中,主人公仅用情感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一起植树、赶集、起居,用人类最本原的关系刻画出一种所谓“家庭”的概念。

影片以蒙古草原的风沙和贫瘠为叙事背景,无色无味的画面在某种程度上为感情的传达制造了障碍。镜头始终孜孜不倦停留在蒙古男子和北韩母子的日常生活画面上,甚至连人物特写镜头都欠奉。男主人公无精打采的低语,女主人公了无感情色彩的白描,儿子昌浩的单调刻画更加剧了影片的枯燥冗长感。尽管,摄像机从容不迫地展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但贫乏的台词,以及过于平淡的情节却妨碍了观赏性,无法淋漓尽致地反映导演的拍摄意图。

张律的人文精神到了蒙古,再在干旱之地植《芒种》,为流离的人刻划出真实的景色。蒙古边区,沙漠肆虐,赶走人的生计,村民一个个跑掉。植树领导在妻子和女儿走后,独自守住岗位。韩裔难民顺姬和儿子在逃亡路上,走进男人的孤独蒙古包。附近驻扎的一个蒙古大兵,也发现这忽然的“绿洲”。友情和爱情,都无需共同语言……自成一派的张律,这次更带着一个360度的镜头,去开发宁静致远的偏僻心境。人与天地,从没这么贴近过。

现代中国与蒙古边境的沙漠地区~ 居于中国与蒙古边境一个小村落的 Hangai, 不断努力在乾旱的土地上栽种树苗, 以防止荒漠化祸延当地, 但可惜一直未见成效~ 他年少的女儿因为身患耳疾, 妻子便带同女儿出城求医, 留下 Hangai 一人继续努力植树~ 一天, 一位说韩语的年轻母亲 Soon-hee 带同儿子 Chang-ho 来访, 说希望 Hangai 能暂时收留他们, 后来才知二人是来自北韩的难民, 孩子的父亲更不幸在逃难时被杀害~ Hangai 虽然跟两母子语言不通, 但却在相处过程中萌生出细致的感情~ 后来, Hangai 收到妻子来信, 说女儿病情告急, 因此 Hangai 不得不前往探望, 只留下 Soon-hee 两母子继续在荒漠中栽种树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