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河大学城 |
释义 | 北京沙河大学城位于北京昌平区沙河镇,北起六环路,南至沙河卫星城北环北路,西起东沙河,东至回昌路,其中高教园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33.63公顷。沙河是北京市规划中14个卫星城之一。 简介为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工作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决定在昌平区沙河卫星城北部建设北京沙河高教园区,并被列沙河高教新城作为北京市2002年―2005年的60大重点工程之一,被写入了北京市第九届党代表会和第十一届人代会报告。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799.72万平方米,总投资突破100亿人民币,建筑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总容积率约0.62。经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批准,园区入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外交学院等五所中央直属大学。 地理位置沙河卫星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将不再是几所大学的简单聚集,而是一座以高等教育园区为中心,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依托,在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居住、休闲、学习、工作等多个生活空间的现代学园都市。 园区规模大学城建筑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可容纳20万余人的综合型园区,包括10多万学生,2万教职员工。本区空气质量列全市第一,宜居指数无可比拟。她凭借大学独特的人文氛围、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100万平方米景观绿地、120万平方米城市规模配套设施、134万平方米大学教育设施、74万平方米商业金融、20万平方米文化娱乐、5.5万平方米的中小学托幼、16万平方米体育健身、10万平方米三甲综合医院。 目前,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外交学院已陆续入住园区。园区内由北向南分布中央财大、北师大、北邮,往西是外交学院和北航。高教园区入驻规模为学生10万人,教职工2万人,将有近50个院系、约120余个专业入驻。园区将构成以理工类学科为主,兼有文科、财经、外语、师范类学科的合理办学结构。五所高校进驻园区将以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大量聚集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与多所"211工程"重点大学建立全方位的教育合作,提供教育国际化的平台;多项产业、多种机遇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城将成为一个拥有各类综合教学楼、科研实验楼、计算机中心、校园互联网络系统、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各种体育运动中心、文化宫、大礼堂、文化广场以及学生公寓、教师公寓、书店、健身、商业、餐饮、医院、交通、保安、清洁卫生等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为一体的大型科技教育园区。 园区特色沙河大学城特有的理想和气质,将与世界及国内著名企业和高校展开合作,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出版、建筑、商业服务、投资等各方面,共同创建有特色的教育试验区。大学城的发展定位于以高科技制造业为基础,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以形成科学研究综合体为目标,培育创新环境,促进广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从而发展成为一座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益的投资管理软环境、以产、学、研为主、辅以少量高级住宅的多功能现代新型城区,北航、北邮、北师大、北京外事学院、中央财经大、外交学院等学府的进驻,文理结合,兼收并蓄,构建了大学城全面而系统的高等教育框架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每所大学自主管理,办学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资源充分共享,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实现后勤社会化管理,构成了理工类、文法类、财经类、外语类、师范类等多个学科复合的合理办学结构。 生活配套园区生活配备逐步完善现有部分高档别墅,如玫瑰园别墅以北美风格为主的大型高档别墅区以北美风格为主的大型高档别墅区面积262平米到1499平米不等,户户门前小溪流水、户户立体式庭院设计。 此外交通十分便利,京昌高速12出口东行直达高教园,东邻规划之回昌路贯穿回龙观、昌平,与城市主干路相接;规划市郊轻轨(西直门-昌平新城)穿高教园区而行,30分钟直达西直门;公交820路、345路、345路支线、919路、小20路、小21路经过,复合式的便捷交通网,顺畅通达京城各地。 搬入新家从八达岭高速小汤山出口向东北方向行驶5分钟,即进入沙河高教园区,悬挂各种“迎新”条幅的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就坐落在大学城的北部。2009年9月8日,伴随着中央财经大学1200余名大二学生的入住,建设近五年的沙河高教园区终于迎来了第一批主人。 从早晨7时,就陆续开始有学生往新校区“搬家”,临近中午,从城里开来的“送学”车辆逐渐多起来,在家长的陪同下,拿着大包小包的学生不断涌向宿舍楼。 最早入住的中财沙河校区目前只启用了部分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和学院办公区,8座学生宿舍楼的窗棂分别被粉刷成蓝、绿、黄、红等颜色,感觉非常现代。大二女生入住的1号宿舍楼前,学生们进进出出,等待收拾宿舍的学生在电梯前排起长队。“今晚学生们就能上网了。”忙着调试上网设备的宿舍管理员说。 此时,老师们正在学生活动中心忙着布置,安排场地,张贴告示,为第二天09级2000多名新生入住做着准备。从校本部运来的书籍已经堆放在活动中心,很快就会在学生阅览室中上架,校园中的阅报栏以及路灯也在紧张地安装。 新主人们对入住沙河大学城显得十分兴奋。“这儿的住宿条件好,4个人一屋,还有空调,感觉很舒服。” “校区现在还处于磨合期,校本部将会多派老师到这边来,关心孩子们。”一位中央财经大学的老师告诉记者。 沙河大学城现在的确还好像一片工地。规划中还将入驻大学城的北航、北邮、外交学院、北师大等高校,除北航校区初见规模外,外交学院校区尚未完工,而北师大校区预计要到2012年才会开工建设。 未来展望“三年建成,五年完善”,这是被称为“大学城”的沙河高教园区自今年起的时间表。新学年已入住大学城的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在2010年9月,将迎接来自北航和外交学院的“新邻居”。 2003年,市委市政府批准在昌平区建设沙河高教园区。根据规划,园区北起六环,南至沙河卫星城,西起东沙河,东至回昌路,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五所高校签约入住大学城,入住规模将达到8万余名学生,两万教职工。 目前,除中财沙河校区已启用外,其他高校的校区尚未完成建设。中央财经大学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新校区全部40余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逐步将主校区从校本部转移到新校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