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坝村
释义
1 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下辖村

沙坝村委会云南省曲靖市隶属麒麟区寥廓街道办事处,距街道所在地13公里,到街道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 。

村情概况

沙坝村委会辖古城 、松戈河、尖山、沙坝、马河、升官屯、下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915 户,有乡村人口3436人,其中农业人口 3436 人,劳动力 2128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820 人。

全村国土面积23.54平方公里,海拔 1,800.00 米,年平均气温 16.00 ℃,年降水量 900.00 毫米,适合种植稻谷、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3,429亩,人均耕地 0.1 亩,林地 29,302 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村委会总支书记兼主任:代绍良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429 亩(其中:田1,405 亩,地 2,024 亩),人均耕地 0.10 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稻谷等作物;拥有林地 29,30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06 亩,主要种植苹果、梨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536 亩,其中养殖面积200 亩;荒山荒地 80亩,其他面积 964亩。有原始森林、蚕桑、大蒜、烤烟、大豆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915 户通自来水。有915 户通电,有736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5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80 %和82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53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31户(分别占总数的 58 %和 58 %)。

该村到街道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3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9 辆,拖拉机 11 辆,摩托车 503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375亩,有效灌溉率为4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494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14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235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8 户;建有小水窖 115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9 户。全村有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所有自然村未通路灯。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92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2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802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58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905万元,占总收入的57 %;畜牧业收入360 万元,占总收入的 23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915 头,肉牛 40 头,肉羊 560 头);林业收入 10.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0.6 %;第二、三产业收入303万元,占总收入的19 %;工资性收入 4万元,占总收入的 0.2%。农民人均纯收入 2,96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粮食 ,主要销售往本市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8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0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辣椒、蚕桑、大豆、大蒜、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各村的特点、地理位置、各方面的因素、具体是:

A、马河发展养殖业,因为林地面积大而广。

B、沙坝村发展种植业,主要种桑树、烤烟、水果玉米。

C、升官屯村:发展水果玉米、烤烟、蚕桑等。

D、下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水果玉米、蚕桑。

E、松戈河:发展烤烟、大蒜。

F、沙坝古城村:发展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

G、尖山村:大力发展养殖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 915 户,共乡村人口 3436 人,其中男性 1747 人,女性 1689 人。其中农业人口3436 人,劳动力 2128 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彝族11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0 人,占人口总数的0.3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3141 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91 %;享受低保 95 ,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街道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120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2 人,该村距离街道卫生院 11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5 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1 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472 户,占农户总数的 52 %。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4 所,校舍建筑面积700 平方米,拥有教师36人,距离街道中学12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002 人,其中小学生736 人,中学生266 人。

2 贵州毕节地区赫章县达依乡下辖村

基本情况

沙坝村地处云贵高原,古代属具有辉煌历史的夜郎古国管辖,如今归属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提出建立的国家级生态试验区——贵州省毕节试验区,居住着彝苗汉等几个民族,这里平均海拔1900米,无霜期200天,年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820毫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倒春寒、冰雹、洪涝、冷雨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差,土地破碎,贫瘠瘦薄,日照不足,是全国的极贫村之一。

1、人口状况及生活状况

全村有10个村民组444户1809口人。其中,汉族206户,793人,彝族192户,823人,苗族45户,186人,白族1户7人。这里的居住条件极差,大多数农户居住的房屋为土墙茅草屋,面积狭窄,光线暗淡,破烂不堪,有的甚至无土墙,用荆条或农作物秸秆作墙壁或屋顶,夏不能渡雨,冬不能避寒。并且是人畜同屋,屋内屋外污水横溢,蚊蝇乱飞,易患疾病,患病后又无钱医治,多数是顺其自然。这些家庭家徒四壁,一般家庭固定资产不到280元,人均纯收610元,解决油盐酱醋茶等日用必需品都十分困难。

2、文化素质状况

沙坝村小学生入学率在68%。这里小学的学费虽然仅为每学期70元,但是对于这些处于绝对贫困的家庭来说还是无力承担。这里一般的家庭都是两到三个孩子。能读到小学毕业的并不多。大部分读到四年级就辍学在家,帮家里干些农活或到外面打工。

3、土地及农业生产状况

全村有耕地面积1736亩,人均占有0.96亩。这里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洋芋,人均占有粮食不足430斤。除去种子和饲料,所剩粮食只够吃9个月,有3个月要靠地方政府供应或靠亲戚朋友周济。

4、基础设施状况

近几年,镇政府出资,村民们出力,共同修建了一条简易的乡村马路,经过几年的水打沙淤,塌方断沟,道路损毁严重。村内的所有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劳动强度非常大,效率极低。全村已通电,但因生活困难还有许多家庭用不起电。沙坝村有小学一所因学生多教室少,只能租3间民房做教室。

造成沙坝村贫困的原因

1、地域的局限。这里地处于云贵高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破坏严重,耕地少,海拔高,积温低,生产期短,极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2、教育发展落后。绝大部分小学生毕业后因贫困被迫放弃升学,这就必然壮大了文盲半文盲劳动力结构队伍。当地教师素质低,这里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当老师的现象非常普遍,根本无法保证教育质量。教育事业的落后直接导致当地劳动力资源缺乏竞争力。

3、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如玉米秸秆和绿肥等资源都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不能将优势资源变为一个强有力主导产业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4、农民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小农思想严重,认为祖祖辈辈都这样过下来了,对怎样脱贫致富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对脱贫致富没有一个具体明确、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准确的定位。

5、基础薄弱。由于资金积累没有形成,加之农户收入过低,致使农户无力投资致富项目,只能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帮扶沙坝村走出贫困的建议

1、教育扶贫

(1)帮助建立农村远程教育服务系统,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2)点对点帮扶失学儿童。

2、帮助确定畜牧业作为沙坝村脱贫致富发展之路

沙坝村有着丰富的牧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所在。如能帮扶180户极度贫家庭饲养一头黄母牛(每头黄母牛3500元人民币),每户农民年收入可增加700元,若每家农户都能发展饲养三、四头黄母牛,沙坝村就可形成一个养牛专业村,牛粪可以进行堆肥处理作为有机肥料,种植、养殖业便能循环发展,农民即可奔小康。

3 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乡下辖村

沙坝村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乡北面,距县城 12公里,北面与山后村相临,南面与克朗村接壤,东接安宁河,西连龙华村。全村幅员 21.0969 平方公里,辖 8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 2127人,有党员73人,有小学1所,全村地势中山区,最高海拔1813 米最低海拔 1094 米,属于北亚热带气候,以大米 等作物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是早市蔬菜、甘蔗,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早市蔬菜、甘蔗,2006年人均收入为3385元。

4 安徽宣城市广德县东亭乡下辖村

沙坝村总人口3650人,水田2800亩,山场3800亩,二00四年以来,村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两个依托”。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实现“双培双带”。积极支持“三兄弟”薯业有限公司,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利用当地的红薯种植优势进行就地加工增值。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200人、净资产达1000万元、年经营性收入5000万元的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已推出20多种系列产品,其中“正文”牌还获得了“安徽名牌产品”、“宣城市知名产品”称号。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全乡发展了万亩优质红薯基地,为种植户增收近300万元。二是依托双培双袋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能人、发展能手入党,“三兄弟”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先成已被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整合盘活了村集体经济,利用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对集体新型建材厂进行了技术更新,重新发包后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3.5万;元并多方争取资金74万元,打通了沙坝村与浙江安吉、长兴的“快速通道”,为招商引资、物流畅通、日常出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作为广德县“五个好”村党支部、县“双培双带”示范村,沙坝经济将在“东向发展”中快速崛起。

5 云南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乡下辖村

村情概况

沙坝村,现有农户39户,共乡村人口180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87人。其中农业人口180人,劳动力80人。该村以壮族为主,其中壮族180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7人,参合率81.7%;享受低保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2公里,距离乡卫生院29.5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39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自然资源

沙坝村隶属于旧莫乡里洋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旧莫乡东南边,距离里洋村委会12.00 公里,距离旧莫乡29.50公里。国土面积0.25平方公里,海拔1,31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800.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170.00亩,其中人均耕地0.9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户,有乡村人口180人,其中农业人口180人,劳动力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2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作物、打工为主。

沙坝村有耕地总面积170.00亩(其中:田28.00亩,地142.00亩),人均耕地0.9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0.00亩;荒山荒地200.00亩,其他面积0.00亩。

基础设施

沙坝村有12户饮用井水,有3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户(分别占总数的2.6%和2.6%)。

沙坝村到乡镇道路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其他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00公里。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20口;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沙坝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00万元,占总收入的35.3%;畜牧业收入6.00万元,占总收入的35.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4头,肉牛26头);林业收入3.00万元,占总收入的17.6%;第二、三产业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11.8%;工资性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5.9%。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0元,农民收入以农作物、打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人(占劳动力的1.3%),到省外务工18人。

文化教育

沙坝村小学生就读到红坡完小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旧莫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50公里,距离中学29.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1 人,其中小学生12人,中学生9人。

6 贵州贵阳市乌当区百宜乡下辖村

沙坝村距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百宜乡乡政府驻地3公里,地处北纬26˚49',东经106˚56'。全村面积6.93平方公里,以河谷地和山间小盆地为主。最高海拨1496米,最低海拨1260米,总耕地面积2257.5亩(其中:水田1030.5亩,旱地1227亩),现有337户,1266人(其中:布依族18户72人,苗族15户67人,汉族308户1133人),是一个汉族、苗族、布族杂居的民族村。辖拐棒、朱家湾、上龙井、下龙井、滥泥沟、汪家庒、曹家寨、邵家庒、大粪田、基仓坝、陆家坟、下寨等12自然村寨,10个村民小组(拐棒、曹家寨、朱家湾、基厂坝、上龙井、下龙井、大粪田、邵家庒、汪家庒、烂泥沟、)。

本村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豆类、洋芋、油菜、辣椒、折耳根,水果有梨、李、桃、黄金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7年总产771.6吨,优良品种率达90%以上;辣椒(百宜平面椒)种植面积达343.5亩,总产量158.4吨;折耳根种植面积达541.5亩,总产量1353.8吨。养殖业蓬勃发展,以猪、牛、禽类为主。2007年农业总产值达989.2万元(现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52元。

7 云南红河州蒙自县期路白乡下辖村

沙坝村隶属于期路白乡松树坡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期路白乡东边,距离村委会3.5公里,距离乡28.5公里。国土面积有1.89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56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17亩,其中人均耕地1.24亩;有林地1657亩。全村辖1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6户,有乡村人口74人,其中农业人口74人,劳动力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0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8 四川广安市岳池县同兴镇下辖村

同兴镇下辖村是同兴镇的行政村,也是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岳南公路(果兴南路、果兴北路、友谊路、大东街、新城路)前线,总人口6700人,同兴镇唯一的一个委员会果兴居民委员会的所在地,位于沙坝村大东街。全村总管辖面积约占全镇的2/1。管辖面积最大。辖12个大队(组),2000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2500万元;农业总产值1500万元, 其中:种植业124万元,养殖业256万元。乡镇企业2个,实现销售收入1240万元,利税21万元。粮食总产量3455吨,生猪出栏1.35万头; 集市贸易成交总额234万元;财政收入78万 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33元。劳动输出主要为成都、南充、岳池等省内城市。是岳池县劳动输出最大的一个镇之一。农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柑橘为全村的经济主要来源。其次就是生猪。

9 云南红河县开远市下辖村

村情概况

沙坝村隶属于乐白道办事处旧寨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乐白道办事处南边,距离旧寨村委会4公里,距离乐白道办事处16公里。国土面积有 4.13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20 ℃,年降水量800.7 毫米,适宜种植稻谷、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149.89亩,其中人均耕地0.7亩;有林地3149.7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0户,有乡村人口216人,其中农业人口216人,劳动力1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6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2户饮用井水,有2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56 %)。有49户通电,没有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8 %、0和 6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户(分别占总数的60 %和2 %)。

该村到办事处道路为土路和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12辆,摩托车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9.09亩,有效灌溉率为72.78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09.0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1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6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7.73万元,占总收入的 52.71%;畜牧业收入18.98万元,占总收入的 37.0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7头);林业收入0.8 万元,占总收入的 1.52%;第二、三产业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 3.61%;工资性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 7.06%。农民人均纯收入192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 20%),在省内务工1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0户,共乡村人口216人,其中男性84人,女性132人。其中农业人口216人,劳动力109人。该村以苗族为主(是苗族、汉族、布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15 人,汉族1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人,占人口总数的0.93%(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18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8.33%;享受低保 5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乐白道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乐白道卫生院16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40户,占农户总数的80 %。

10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沙坝行政村隶属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地处旧圃镇东边,距旧圃镇政府所在地3 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 (方便或不方便),距县区5公里。东邻白坡村,南邻红泥村,西邻锦屏村,北邻后海村。辖1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789户,有乡村人口6899人,其中农业人口6899人,劳动力14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00人。全村国土面积4.4平方公里,海拔1901米,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农作物。有耕地面积4862.5亩,人均耕地0.7亩,林地1670.42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5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7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601户通自来水,有1185户饮用井水,有1789户通电,有115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5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4%和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05户(分别占总数的62.6%和61.7%)。该村到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6辆,拖拉机19辆,摩托车64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862.5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11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7亩。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0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25户。全村有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6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52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21,占总收入的22%;畜牧业收306万元,占总收入的2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249头,肉牛53头,肉羊121头);渔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0.2%;第二、三产业收入354万元,占总收入的24%;工资性收入280万元,占总收入的19%。农民人均纯收入160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8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66人(占劳动力的16.4%),在省内务工460人,到省外务工106人。

11 云南曲靖市麒麟区板桥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沙坝村隶属于寥廓街道办事处沙坝村委会 ,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00 公里,距离街道20.00公里。国土面积2.50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气温14.00 ℃,年降水量700.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380.00亩,其中人均耕地0.95亩;有林地3,169.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8户,有乡村人口401人,其中农业人口401人,劳动力22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6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82 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202.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0.00万元,占总收入的 54 %;畜牧业收入48.00万元,占总收入的 24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00头,肉牛20头,肉羊120头);渔业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 0.9%;林业收入2.80万元,占总收入的 1.3 %;第二、三产业收入25.00万元,占总收入的 12%;工资性收入15.00万元,占总收入的 7.3 %。农民人均纯收入3049.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5人(占劳动力的21 %),在省内务工22人,到省外务工0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18户通自来水,10户饮用井水。有118户通电,有7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0户(分别占总数的51%和51%)。

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1辆,摩托车6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5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60.00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2 云南丽江玉龙县石鼓镇下辖村

沙坝村隶属于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石鼓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石鼓镇东边,距离石鼓村委会3.00 公里,距离 镇3.00公里。国土面积0.46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239.00亩,其中人均耕地0.8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0户,有乡村人口277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人,劳动力14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4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700.00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70户,共乡村人口277人,其中男性142人,女性135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人,劳动力14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200人,普米族2人,其他民族75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73人,参合率99%。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该村没有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石鼓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第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1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9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劳355个(劳均1.5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70户通自来水,有70户通电,有6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2户(分别占总数的99%和8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7辆,拖拉机9辆,摩托车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3户;建有小水窖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2.00亩,有效灌溉率为9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22.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80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39.00亩(其中:田222.00亩,地17.00亩),人均耕地0.86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蔬菜等作物,主要种植冬雪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00.00亩,荒山荒地10.00亩,其他面积40.00亩。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3.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0.00万元,占总收入的78.3%;畜牧业收入13.50万元,占总收入的10.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0头,肉牛1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0.00万元,占总收入的7.8%;工资性收入4.20万元,占总收入的3.3%。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00元,农民收入以农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人(占劳动力的10%),在省内务工17人,到省外务工3人。

13 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隆阳区板桥镇,地处板桥镇,距板桥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区15公里。东邻苏家庄,南邻小永平,西邻清水,北邻董达。辖沙坝、厚庄、等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471户,有乡村人口6172人,其中农业人口6097人,劳动力358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68人。

全村国土面积12.6平方公里,海拔1673米,年平均气温25.2℃,年降水量966.4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467亩,人均耕地0.24亩,林地1000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40.1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467亩。人均耕地0.24亩,主要种植水稻、大小麦、甜柿等作物;拥有林地1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64亩,主要种植甜柿、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467亩;荒山荒地3036亩,其他面积4500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471户通自来水,不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的农户。有1474户通电,有111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1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75%和7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9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20户(分别占总数的94%和69%)。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公里 ,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23辆,拖拉机51辆,摩托车69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67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6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4亩。

到2008年底,装有太阳能农户85户;建有小水窑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65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6个自然村已通路;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灯。不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的现象。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户为主,其中有18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3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户;还有3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14 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下辖村

该行政村隶属鲁甸县龙头山镇,地处龙头山镇东边,距龙头山镇政府所在地 5公里,到龙头山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 25公里。东邻火德红,南邻沿河村,西邻水磨镇,北邻光明村。辖上街、下街等2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1116户,有乡村人口 4453人,其中农业人口 4321人,劳动力30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87人。

全村国土面积 19.8平方公里,海拔 1521米,年平均气温 14℃,年降水量69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 6352亩,人均耕地 1.4亩,林地 2401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30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8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15 云南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下辖村

乡村概况

沙坝村隶属于研和镇研和村委会,位于研和镇西边,距离研和镇0.3公里,到研和镇的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493亩,海拔1636米,年平均气温16.6℃,适合种植稻谷、烤烟、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5亩,人均耕地0.22亩。全村有农户86户,共248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248人,劳动力13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13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5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农村经济

2010年沙坝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1133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41%;畜牧业收入108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1%;外出劳务收入800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85213元,人均纯收入5552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18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35户,砖木结构住房30户。

2010年底全村拥有汽车10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31辆。

基础设施

沙坝村目前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通自来水的农户数53户,28户饮用井水;86户通电,7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2户。

沙坝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装有太阳能农户5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5亩。

16 云南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镇下辖村

乡村概况

沙坝村隶属于大营街街道赤马村委会,辖十六村民小组。位于大营街街道北边,距离大营街街道4公里,到街道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0.09平方公里,海拔1620米,年平均气温16.8℃,适合种植稻谷、小麦、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8亩,人均耕地0.91亩;林地1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9亩。全村有农户19户,共64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64人,劳动力4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

农村经济

2010年沙坝村农村经济总收入9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2.24%;畜牧业收入1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1.22%;第二、三产业收入65万元;外出劳务收入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18户,其他结构住房的农户1户。

2010年底全村拥有汽车3辆,摩托车10辆。

基础设施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19户通自来水;1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8户,17户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全村共有2户农户建有沼气池;装有太阳能农户9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5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