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杀熟 |
释义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人熟为宝”,这些向来是人们坚守信奉的观念。熟悉,相对来说就比较了解,知根知底,进一步也可能有情有义。人情、乡情、友情,都在熟里面。可以说,熟是情的前提,因熟而生情、添情。熟,是“关系”的另一种表达。拉关系,找关系,建立关系,利用关系,都首先需要熟悉,人熟才好搭上话,贴上边,凑上前,办事容易成功奏效。有的人热衷于搞“感情投资”、“联络感情”,就是对用得着的人,先千方百计地用物质“好处”当桥梁攀援上,进而厮混熟了,到关键时刻再去谋取个人利益。 当今杀熟如今,在极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的驱使下,“熟”者已经成为一些人直接获利的吞食目标,出现所谓“杀熟”现象。所谓“杀熟”,简单说就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专赚、专骗熟人钱物,损人利己——损熟人而利己。瞧,面带笑容,在亲切搭讪、唏嘘问候中,温柔地宰你一刀。在你没醒悟之时,明明骗了你,坑了你,你吃了大亏,但你却感觉这是对你关怀、替你着想,你占了大便宜,因而感激涕零,千恩万谢,甚至还热心地帮人数钱、替人装包。待到惊呼上当受骗的时候,骗子的踪影早已无处找寻,只能独自吞噬懊恼、悔恨了。“杀熟”恰恰是利用了你对熟的信赖,因熟而失去警惕,丢掉防范。可见,熟并不表明、也不保证诚信,正相反,熟反而常常更容易成为人家猎取的最佳对象。 影响"杀熟”,首先带给我们的是对社会伦理的大冲击。熟是情的前提,人情、乡情、友情,都在熟人身上。熟,意味着信任、了解、知根知底。中国人也有人会行骗,但一般都有一个底线,都是骗没有感情的陌生人;不管他是谁,他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欺骗自己的亲朋好友!老奸巨猾的商人和道上混着的大哥们也都供着最讲仁义的关羽的香火,可见无论黑道白道都是认同亲情友情的,兔子不吃窝边草嘛。 传销队伍之所以从小到大,越来越多,与亲戚、熟人、老乡之间的“传、帮、带”,与“大家告诉大家”有很大关系。很多在校大学生,大多是受同学的蛊惑才加入进去的;很多在外地搞传销的人,是被自己的老乡拉拢入伙的。熟人之间的介绍和拉拢,成为传销队伍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以前报道过一个传销团伙,20多人竟然都是亲戚关系。还有一家人,先是母亲骗儿子加入,儿子又把父亲骗来入伙。“杀熟”到这等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形式与效应对干部的腐蚀、拉拢也常借助熟人效应,是另一种形式的“杀熟”。当然这里有被杀者的主动配合在内。以贿赂为例,素昧平生、形同陌路,谁人肯于、敢于给你送钱送物?即使送了哪个又有胆子收?所以一定要有个从生变熟的过程。一旦你掌了权,便有人想起你,利用你,腐蚀坑害你,也便会出现不少攀亲结友的人。通常时候是用得着你,便与你套关系,仿佛几辈子前就是至爱亲朋,不熟也熟,自来熟;用不着你,或你没用了,就会对面不相识,就像你无法进入他视野一样,熟也不熟,装成不熟。大凡受贿赂者,一般都是因为与贿赂者熟悉,或经人介绍,方胆大妄为地收取钱物,觉得万无一失。而一旦事情败露,也正是经那些原以为“朋友”“死党”的熟人招供指证,才击中要害,东窗事发,落得个众叛亲离、树倒猢狲散的可悲结局。 尽管如此,现实生活中迷信“熟人效应”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因此而败北破落的例证也比比皆是。比如一些民营特别是家族式企业之所以办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部关系复杂,牵耳动腮。亲情大于王法,规章制度行不通,管理混乱,人情为大,真正人才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有的公共部门内部也是以亲划线,称兄道弟,排斥异己,拉帮结伙,结网成串,相互勾结,同流合污。从经济犯罪者由过去的一个个,到如今的一家家、一伙伙、一团团,足可以说明“熟”在其中所起到的恶劣作用。这种集体、团伙、帮派沆瀣一气、共蹈覆辙的深刻教训,实在应该引起人们对于“熟”的思考和警觉。 熟的弊端熟的最大弊端是消弭原则、制造漏洞。原以为人熟一通百通,万事便利,实际是人熟一叶障目,难辨真伪。人看得最清的并不是离自己最近的目标,不借助工具谁的眼睛能看清自己的眉毛?因此,距离产生美感,距离也好识别真假。挣脱熟络的网套、走出人情的泥沼,从根本上防范、解决“熟”的羁绊,还要提倡做事依据法和规则。亲疏无碍,远近皆宜,不管是谁,生也好,熟也罢,生熟都不能成为办事的条件和标准,一碗水端平,一切以原则为尺度。而且,还要把暗箱运作变成阳光法案,公开才能公平、公正,有利于防范陷阱泥潭,这才叫“道是无情却有情”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